<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学以致用,在学习任务实践中锻炼</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莱阳市文昌小学 于伟东</p><p class="ql-block"> 我在莱阳市文昌小学参加了2025年7月14日到7月15日为期两天的“莱阳市小学语文教师暑期面对面培训”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受益良多。</p><p class="ql-block"> 我聆听了专家的讲座《指向实践,语文课程改革路径的重新抉择》、崔峦教授的《写好三文》,听了《大象的耳朵》《小毛虫》还有《古诗二首》《威尼斯的小艇》《介绍一种事物》等课堂实录,还进行了听评课。</p><p class="ql-block"> 学习吴忠豪教授的讲座,认识到语文学习任务群要以单元为素材进行实践活动,是一种语文教学的方式或者是途径,要注重学生转化解读文本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一、语文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让孩子成为熟练阅读者,多读书,广泛读书。不要看重教知识和方法,因为超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认知水平。</p><p class="ql-block"> 熟读才有语感,才能输出,字句连贯,文从字顺的书写。要重视熟读成诵,要读成自己的语言,形成语感是关键。</p><p class="ql-block"> 多写多改,积累语言经验把课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素材和经验。熟读成诵,重视语感培养。</p><p class="ql-block"> 熟能生巧,先是学懂,再是会用,最后是应有所领悟。<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 二、任务驱动,在实践体验中自我建构,改变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语文改革的方向是实践。通过实践活动作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语文是一门实践课程,在语文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实践习得内隐的语言和语言规则。</span></p><p class="ql-block"> 三、教师是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p><p class="ql-block"> 学习任务群分三类,有基础性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p><p class="ql-block"> 语文要素要落实在实践活动中,知道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学习阅读方法,知道什么时候用,何时用,何由用,怎么用。</p><p class="ql-block"> 学习任务群的基本要素,有真实的学习情境、具体明确的任务、渐进性的实践活动、自主多样的学习方法、显性的学习成果、聚焦语文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学习任务群的优势基于真实情境,有学习成果明确,激发动机兴趣,学生亲身实践参与,教学方式转变由教和听到学和用,整合课文、口语交际、习作、整本书阅读,效果最大化,自我建构运用知识和方法,提升核心素养、培养价值观、品格,学会做人。</p><p class="ql-block"> 语文教学要注重积累语言经验,丰富文化知识,体验阅读方法,熟练阅读技能。在学习任务群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习习惯,不断操练运用方法转化为自身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是语文的头等大事,利用课本创设情境,训练表达,主动运用方法,练习表达,培养表达能力。语文课50%的时间是阅读,表达要占50%。多种形式的我表达作为重点。阅读指导要花时间,重心是语言经验的积累,语言运用建构能力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语言经验积累占10%,语文的知识方法策略占10%,语言运用建构建构能力培养占80%(其中包括练笔与写作占40%,读书和交流占40%。要多写多改,课外、早读、放学前、课堂检查占10%)。</p><p class="ql-block"> 四、作文重视改写、列提纲,多角度思考</p><p class="ql-block"> 关于作文写作的《介绍一种事物》一课,以说明白为成功让我很受启发。多么朴实落地的写作要求和目标。在初试身手环节,让学生选择身边的一种事物,向同学介绍写的文章,你想介绍谁。围绕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写出了什么三个问题来介绍。围绕内容、方法、效果,三个角度进行介绍,从抽象到具体,从陌生到熟悉,具体说明通过修改自己的作文,运用学习的方法。用学生的习作《大熊猫》为例子,学习关于体重和两个成年人做比较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用《重庆小面》为例,它的面细且薄,用具体的列数字的方式,抓住重点词语,从面、料、汤三个角度具体说明,突出“讲究”这个关键词。标点的建议,逗号到句号的细节。</p><p class="ql-block"> 《重庆火锅》的团队合作,从味道、制作过程、起源三个角度,三人组团集体分享,这种方式充分调动了集体的资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p><p class="ql-block"> 通过讨论怎样写事物,学习列提纲的方式,从多个角度进行介绍。</p><p class="ql-block"> 五、印象深刻的评课活动</p><p class="ql-block"> 在培训的最后环节,对《威尼斯的小艇》评课活动,让理论落地于实践。从输入输出,批注,仿写仿说,集体训练四个角度进行,学以致用。</p><p class="ql-block"> 1.课堂过程环节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 导入环节,通过猜一猜这是哪里,从相关的威尼斯的文章引入,图文结合有利于环境创设,渗透了名家作品,拓展了阅读内容。接着再找阅读目标🎯,明确要求。自由读课文圈画美词美句,交流分类给词语分类:物、景、人,两字、四字词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品词赏句,落实了对字词句段的巩固。</p><p class="ql-block"> 赏名段:抓住“威尼斯是一个别致的地方”这个中心句,逐段学习,学习总分结构、比喻修辞、动静之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的写作方法,品读关联词。</p><p class="ql-block"> 在课文中及时做批注,再运用到武夷山的的竹筏的写作中,有序衔接,逐步迁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文本的范式,</p><p class="ql-block"> 2.注重输入,及时输出</p><p class="ql-block"> (1)从多角度品读《威尼斯的小艇》到仿写《武夷山的竹筏》,嫁接过渡自然,从小艇的外形、船夫高超的驾船技术,到竹筏的外形、夜色中的武夷山,教师循循善诱,学生学得有法,举一反三,逐步运用到习作中。</p><p class="ql-block"> (2)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从字词句段多角度品析。让学生掌握习作的方法范式;填空运用很灵话、由扶到放。 </p><p class="ql-block"> (3)先讨论交流,再及时记录,注重在课本上做批注、总结复盘的学习习惯培养,课堂有动有静,动静结合,读说结合,课堂节奏紧凑,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品悟有写作运用。</p><p class="ql-block"> 3.我喜欢的部分</p><p class="ql-block"> 及时记录方法,最后的总结,整体教学有序。从扶到放,从读到说。读的形式丰富,学得得法,抓住关联词,多角度品美文,注重方法及时运用,学生获得能力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4.我的看法、改进建议</p><p class="ql-block"> 本课内容丰富多彩,课件制作精美, 细节非常用心。我的建议,可以开放性的应用本课习得的方法:,比如:你还想应用这种方法写什么?写哪里?让学生天马行空地发挥一下可能更精彩。关于人物驾驶技术的正侧面描写,还有哪些活动可以运用这些写作方法?除了驾船,还能干啥?</p><p class="ql-block"> 另外,关于培训休息时间,我的看法本次培训坐的时间太长,身体吃不消,腰酸背疼腿麻,休息时间需要多一点,建议一节课一休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