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书院

佳嵘

<p class="ql-block">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如璀璨星辰,散发着独特而永恒的光芒。白鹿洞书院,这座坐落于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古老学府,宛如一位静默的智者,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无数的书声琅琅、思想碰撞,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p> <p class="ql-block">南宋淳熙六年,理学家朱熹主持复兴了这座书院。他亲自制定学规,讲学授徒,使得白鹿洞书院成为当时全国的文化教育中心,也奠定了其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崇高地位。</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庄重典雅,是书院的大门,也是学子们进入知识殿堂的起点。穿过棂星门,便是泮池,池中荷叶田田,荷花绽放,给这古朴的书院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泮池上的状元桥,承载着莘莘学子的梦想与希望,走过这座桥,仿佛能感受到当年学子们怀揣着憧憬与期待,迈向知识的彼岸。</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板路前行,来到了礼圣殿。殿内供奉着孔子的画像,庄严肃穆。每年的祭孔大典,这里都会举行盛大而庄重的仪式,师生们身着古装,行礼如仪,表达对先师的敬仰和对知识的尊崇。</p> <p class="ql-block">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青砖黛瓦,飞檐斗拱,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岁月的痕迹和古人的匠心独运。</p> <p class="ql-block">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白鹿洞书院的讲堂。这里是朱熹等大师讲学的地方,也是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讲堂内,桌椅整齐排列,仿佛还能看到当年学子们围坐在一起,聆听大师教诲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白鹿洞书院的历史,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它始建于唐代,那时,李渤兄弟在此隐居读书,养鹿自娱,白鹿洞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李渤在庐山五老峰下隐居读书时,驯养了一头通人性的白鹿。白鹿不仅日夜陪伴李渤,还会帮他完成日常事务——例如将竹篮挂在鹿角上,放入字条和银两,白鹿便能独自前往县城买酒且从未出错。李渤后来官至江州刺史,为纪念这段经历,将读书处命名为“白鹿洞”。</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白鹿洞书院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浮躁,只有山间的清风、潺潺的溪流和朗朗的书声。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能够静下心来,沉淀自己的心灵,汲取知识的养分。</p> <p class="ql-block">白鹿洞书院,它不仅仅是一座古老的学府,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象征。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教育的辉煌,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该走进白鹿洞书院,去感受它的魅力,去传承它的精神。让那千年的墨韵,在我们的心中继续流淌;让那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