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被誉称为东方宝石的朱鹮鸟

阿蛋肥鸡蚊子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朱鹮(学名:Nipponia nippon),也称为朱鹭或日本风头鹮,是一种珍贵的鸟类,被誉为“东方宝石”和“吉祥之鸟”。成年雄性朱鹮体重大约在1700至1885克,而雌性则轻一些,约为1465克。它们的羽毛主要是白色,嘴黑而弯曲,脸和嘴基红色,翅膀和尾巴粉红色,脚短且红色。幼鸟颊部橙黄,脚浅褐色,羽毛呈烟灰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种鸟类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俄罗斯远东、朝鲜和日本,但数量已大幅减少,接近灭绝。1981年,中国科学家时隔十多年后终于在陕西再次发现7只野生朱鹮,其中4只成鹮、3只幼鹮,而1只幼鹮不幸掉出鸟巢,被科学家紧急送完北京动物园,这也是中国人工养殖朱鹮的开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85年,日本听说中国发现了野生朱鹮,急忙请求中国能否借出几只。日本人为啥要借朱鹮?其实朱鹮不仅仅是中国的鸟中“东方宝石”,它更被日本皇室视为圣鸟,朱鹮的拉丁学名“Nipponia Nippon”直译为“日本的日本”,以国名命名鸟名,足见朱鹮对于这个国家的重要性。但是此时全日本的野外朱鹮已经近乎灭绝,到1979年,日本全境只剩下8只朱鹮,到了1985年仅剩下3只。1985年,中日签订《中日共同保护朱鹮计划》,从中国借出3只朱鹮帮助日本朱鹮繁衍,但是这次“国际联姻”失败了,日本朱鹮未能获得繁衍。后来中日关系尚可时,还对日本赠送过朱鹮,双方曾约定“其生下的幼鸟由日中两国平分,奇数只将归还给中国”。但因日本的拜鬼、钓鱼台等事件,严重影响了两国关系,后续赠送/租借日本朱鹮一事也就没有了消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至今中国的野外和笼养的朱鹮数量已经超过9000只。2007年国家林业局批准河南信阳董寨保护区为国内第一个朱鹮迁地保护和再引入野化放归地,同年调拨朱鹮种源17只。截至2023年3月,董寨保护区人工饲养繁育朱鹮280只,6次野化放飞127只,野外繁殖360只,野外种群存量达400余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拥有世界上唯一的野生朱鹮种群。中国的朱鹮不迁徙,而其他地区的朱鹮曾有迁徙行为。朱鹮的形象也被用于中国的邮票、纪念币,甚至是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吉祥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董寨作为全国第一个朱鹮迁地保护地,无论是人工繁殖还是野外种群重建都取得巨大成果,朱鹮已成为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濒危等级‌: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濒危物种(EN),中国将其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图文来自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