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的冯氏族谱

陈坑(古时候叫澄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次旅行,我走进了时间的褶皱,翻开了一页页尘封的家谱。在斑驳的纸张上,我读到了一个个名字背后的故事,也读懂了血脉延续的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一座古老的祠堂中,我见到了几本保存完好的族谱。纸张已经泛黄,边缘卷曲,但文字依旧清晰。那些用毛笔写下的字迹,记录着一个家族从宋至明、再到清的迁徙与繁衍。我看到“凌云气象新”这样的诗句,也读到“太祖考”、“祖妣”的名字,以及他们居住的地方——“住在大樟树下”、“住在赤岭下”。这些看似平凡的描述,却让我感受到历史的温度。</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继续翻阅,我发现了更多细节。某位祖先生于乾隆四十七年,卒于道光十四年,享年六十三岁;另一位则葬于“白马村”,后代迁居至“七仔山岭”。这些记录不仅有生辰、去世、葬地,还有子孙的去向。族谱中还夹杂着风水方位的记载,如“坐庚何甲兼酉外分金庚申分金坐里牛宿三度”,让人不禁感叹古人对天地人伦的讲究。</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