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后来相会——阿尔山林中六八届同学入学60周年联谊会纪实(上)乌兰浩特篇

秀秀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序 言</b></p> <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茫茫林海深处的大兴安岭西南麓、中蒙边境线上,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镇,它就是阿尔山镇。</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小镇上有一个名声显赫的国企,它就是阿尔山林业局。1958年9月5日,阿尔山林业局成立了当地的第一所中学,全称叫做“阿尔山林业局中学”。</p> <p class="ql-block">1965年9月,即这所中学成立后的第7个年头,来自天池小学、伊尔施中心完小、白狼小学和阿尔山中心完小等不同学校的青少年,跨入了这所学校的大门,成为阿尔山林中的一年级新生。</p> <p class="ql-block">天池小学1965年毕业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伊尔施中心完小六年一班毕业合影。</p> <p class="ql-block">伊尔施中心完小六年二班毕业合影。</p> <p class="ql-block">阿尔山小学65年全体毕业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5年,他们迎来了“入学60周年”这个具有非凡意义的历史时刻。6月20日,由六八届三个班共同承办,以“60年后来相会”为主题的“阿尔山林中六八届同学入学60周年联谊会”,在乌兰浩特市隆府大饭店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39名同学齐聚一堂,畅叙友情,共忆同窗时代的美好时光,共享老友重逢的欢乐。</p> <p class="ql-block">60年时光如诗,60载岁月如歌。60年的人生不算高寿,但60年的同学情却弥足珍贵。已进入耄耋之年的39名六八届同学,从上海、北京、深圳、沈阳、大连、沧州、黑龙江、吉林、呼和浩特及内蒙古各地,千里迢迢相聚红城,首先是得益于各位同学的身体康健,其次是得益于60年来不离不弃的沟通联系,但最最重要的,是得益于大家对这份同学情谊的珍惜和看重。</p> <p class="ql-block">阿尔山林中的校徽,是同学们60年来魂牵梦萦的珍品,是青春的记忆。它承载着同学们的青春梦想,是那段短暂而珍贵的三年同窗时光的历史见证。在别人眼里,它只是一个普通的校微;而在六八届同学心中,却是一份沉甸甸的情感和久远年代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时隔60年,又一次看到校徽,心中无比激动和亲切;又一次戴上校徽,仿佛回到那个青葱年代共同学习生活的校园……。</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次“入学60周年联谊会”的主持人,是六八届三班的赵秀荣同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联谊会的第一项日程是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全体参会同学大合影。</p> <p class="ql-block">六八届一班参会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六八届二班参会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六八届三班参会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全体参会女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全体参会男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对于六八届三班来说,这次聚会的最大惊喜,是自从1969年离校分别后,56年从未见过面的杜秀琴同学,首次前来参加这次聚会。老友相见,分外激动。诉不完的情,说不完的话,在这一刻统统化作了洒泪相拥。亲爱的老同学,我们分别的太久了!亲爱的老同学,你知道我是多么想念你吗?</p> <p class="ql-block">六八届三班还有一个惊喜,就是曾经参加过入学50周年同学会的孙凤红同学,在阔别故乡10年后,又一次从河北沧州前来参加这次聚会。3600多个日夜的分离,在这一刻变为重逢;3600多个日夜的思念,在这一刻化作相聚。特别是10年后再回故乡的孙凤红与56年从未见面的杜秀琴两位老同学相聚在红城,是天意,更是缘分!两姐妹手拉手、面对面坐在一起,恨不能把半个世纪要说的话,在这一刻全都说出来……。</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纷纷与杜秀琴和孙凤红合影,记录下这一难忘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经过六十年的沉淀,同学情已经打破了班级界限,幻化成一个纯真感情的代名词。六十年后来相会,带来的都是浓浓的真情、相濡以沫的感情和难舍难分的兄弟姐妹情。不管在校时是不是一个班的,此时都要争先恐后的一同拍个照、合个影,将这半个多世纪之约的画面,定格在人生和历史的长河中。</p> <p class="ql-block">伊尔施中心完小同学。</p> <p class="ql-block">六八届同学中的铁路子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联谊会的第二项日程,是由参会同学进行自我介绍。</b></p> <p class="ql-block">  1969年5月,在经过短短一年的文化学习和三年的“文革”岁月后,68届同学陆续离开学校,步入社会,走向五湖四海,奔向四面八方。56年来,有的同学至今没有见过面,有的同学今年第一次见面,有的同学虽然10年前在入学50周年聚会时见过,但10年后的今天又很难清晰的叫出相互的名字。不怪我们眼老昏花,只怪56年的光阴和岁月的沧桑,使我们的容颜都发生了太大的变化。来一个自我介绍,让大家再重新相互认识认识吧。</p> <p class="ql-block">随着自我介绍的进行,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让大家的头脑中出现了“噢,原来是他”这种刻意的反映。同时又在不知不觉中,与当年在林中学习时,那个帅气调皮的翩翩少年和那个文静优雅的花样少女形象去对号,去反思:“60年前的他(她)是长什么样呢”?</p> <p class="ql-block">她是谁?</p> <p class="ql-block">她是谁?</p> <p class="ql-block">她是谁?</p> <p class="ql-block">她是谁?</p> <p class="ql-block">她是谁?</p> <p class="ql-block">这两位同学是谁?</p> <p class="ql-block">这11名同学是阿尔山小学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你能从这张阿尔山小学的毕业照中,找出上面的11名同学吗?</p> <p class="ql-block">赵国学、杜秀琴、马江、程玉婷、魏尚武五位同学,是60多年前天池小学的同学。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少年时光,一直是他们珍藏在心中的美好记忆。</p> <p class="ql-block">你能从天池小学的这张毕业照中,找到上面那张照片中的5个人吗?</p> <p class="ql-block">“风浪三年齐奋战,五湖四海炼红心”,这是1969年5月,张自修老师在我们离开学校,去伊尔施贮木场劳动锻炼时,在一张红卫兵合影照片上的题词,也是在我们离开校园走入社会之际,留给同学们的赠言。可以说,这张照片,是目前能够看到的唯一一张包含有六八届三个班同学的合影照片。在这张拍摄于56年前的红卫兵合影照片中,有8人(于新民、王玉祥、孙凤红、魏淑兰、张敏杰、刘翠玲、郑凤彩、赵秀荣)参加了这次联谊会。你能从这张照片中找出上面的8位同学吗?</p> <p class="ql-block">这张同样拍摄于56年前的照片,是六八届部分女同学与军宣队姚连长和马云龙老师的合影。这张照片中的女同学,有11人(赵国学、程玉婷、王淑清、杜秀琴、王秀凤、孙凤红、杨桂清、魏淑兰、张敏杰、郑凤彩、赵秀荣)参加了这次联谊会。你能从这张照片中找出上面所说的11位同学吗?</p> <p class="ql-block">这张拍摄于68年2月的六八届三班女同学红卫兵合影,当时参加者为12人,其中有6人(孙凤红、杨桂清、杜秀琴、王秀凤、郑凤彩、赵秀荣)参加了这次联谊会。你能从中找到这6位同学吗?</p> <p class="ql-block">孙凤红、杜秀琴、王淑清三人,在学校时就是闺蜜和好朋友。</p> <p class="ql-block">分别56年后,三闺蜜第一次在红城相聚。尽管两组照片相隔半个多世纪,三个同学的容颜由青涩变成熟、体态由轻盈变丰满,但不变的还是那纯真的笑脸和真挚的情谊。</p> <p class="ql-block">是啊,光阴一年一年在流转,我们一年一年在变老。过去一天一天在遥远,回忆一点一点在增添。时光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却留下了60年前一个个难忘的瞬间;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却改变不了60年来大家对同窗情谊的深深挚念!</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联谊会的第三项日程,是三个班同学代表致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刘爱莲代表六八届一班同学致辞。</b></p> <p class="ql-block">关仁华代表六八届二班同学致辞。</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郑凤彩代表六八届三班同学致辞。</b></p> <p class="ql-block">三个班同学代表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回顾了美好的同窗时光和60年来的人生历程,感情真挚,语言优美,情谊深厚,表达了所有参会同学的心声,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三年同窗时间很短,但情谊却是一辈子。</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联谊会的第四项日程是共进午餐和才艺展示。</b></p><p class="ql-block">组委会在隆府大饭店备了丰盛午餐。席间,大家在推杯换盏、把酒言欢、相互祝愿的同时,多才多艺的同学们又展示了各自的才艺。歌声乐声绕梁回,欢声笑语溢满堂。</p> <p class="ql-block">杨桂清葫芦丝演奏《军中绿花》。</p> <p class="ql-block">原阿尔山林中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部分队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宣传队的6名队员共同表演节目。</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互相敬酒,互送祝福,畅叙友情。</p> <p class="ql-block">三班参会同学小合唱《六十年后来相会》。</p> <p class="ql-block">  六十年后来相会(歌词)</p><p class="ql-block">1、过了60年,我们来相会。端起这杯酒,咱们干一杯。你天南,我地北,多年不相逢,今天一见我就认出你。啊,亲爱的同学们,同窗的时光不能忘。你青梅,我竹马,三年的同窗生活转瞬归。</p><p class="ql-block">2、再过去10年,我们80多。那时的祖国,比现在还要美。天更蓝,水更清,生活更美好,现代化强国屹立在东方。啊,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牵手向前行,强身体,不掉队,快乐的走向未来90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尾 声:</b></p><p class="ql-block">这次联谊会,是2007年以来,阿尔山林中六八届同学的第三次大聚会,机遇难得,意义深远。</p> <p class="ql-block">2007年8月,以“39年天各一方同走人生路,伊尔施旧地重逢再叙同学情”为主题的毕业39年同学会,拉开了六八届同学聚会的序幕,为之后同学之间的广泛联系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2015年7月,以“50年前初相识,半个世纪再相会”为主题的入学50周年同学会,是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聚会,它将六八届同学聚会推向了高潮。</p> <p class="ql-block">这次以“60年后来相会”为主题的入学60周年联谊会,是68届同学今生的最后一次大聚会,也是一次收官之会,它将给六八届同学大聚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十八年里的三次六八届同学大聚会,谱写了我们半个多世纪的同学情之歌。这首歌,是青春之歌,是生命之歌,是友谊之歌。它将永久地留在同学们的记忆里,永久地伴随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永久地留给大家难忘的回忆和深深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番外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分班活动,精彩纷呈</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6月20日大聚会午餐结束后,进入分班活动阶段。每个班都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各有特色,同样精彩。</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六八届一班活动剪影</b></p> <p class="ql-block">科尔沁公园美景逸人,赏美景拍美照一路欢声笑语。</p> <p class="ql-block">蒙古族餐厅美食飘香,献哈达送祝福情满蒙古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六八届二班活动剪影。</b></p> <p class="ql-block">聚红城,慰恩师,师生情谊伴终生。</p> <p class="ql-block">肩并肩,手牵手,健康快乐向前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六八届三班活动剪影</b></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后来相会,我们相会在鲜花盛开的季节里。</p> <p class="ql-block">乌兰浩特市中心公园广场上矗立的“焰红兴安”雕塑,尤如我们少年时代高高举起的少先队的星星火炬和飘动在每个少先队员胸前的红领巾,它曾经点燃了我们心中的理想之火,激励着我们一生不变的去追求奋进和拼博。</p> <p class="ql-block">从小我们与小松树和山花一起长大。松树的品格是我们成长的动力,随处可见的野花和满园怒放的芍药花,尤如我们当年如花似玉的年华。</p> <p class="ql-block">归流河彩虹桥。</p> <p class="ql-block">希尔顿欢朋宴会厅。</p> <p class="ql-block">6月19日,贾树斌在隆府大饭店接风晚宴上致欢迎词。</p> <p class="ql-block">6月20日,三班同学在希尔顿欢朋宴会厅愉快进餐,畅谈离情别绪,兴致悠然,情谊满满。</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在希尔顿欢朋宴会厅的晚宴,也结束了在乌兰浩特的所有行程。同学们整装待发,准备于次日乘坐火车前往下一个“六十年后来相会”之地——母校阿尔山林中的所在地阿尔山和走出校门的第一站伊尔施,去追寻那当年的青春足迹,去拜谒那曾数次出现在梦中的山山水水,去了却那深藏心中多年的痴痴夙愿……。</p> <p class="ql-block">受阿尔山林中六八届同学入学60周年联谊会组委会 的委托,由六八届三班相册小组制作了这个三个班共享的手机相册。</p><p class="ql-block">愿以此手机相册,留住我们逝去的青春,留住我们六十年的同窗情谊,留给未来的回忆和怀念!</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制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