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下午,在南肖墙关帝庙的南房里,由山西时尚回响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记事儿——写给城市的一封情书”摄影作品分享会在这里召开,来自龙城太原的30多位摄影专家或爱好者,汇集在这里,分享着摄影的快乐与乐趣。 <p class="ql-block">(本照片来源于时尚记事群)</p> 太原南肖墙关帝庙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南肖墙街的历史文化遗址,始建于明代 (具体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主体建筑为清代风格,2000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肖墙关帝庙坐北朝南,采用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1294平方米,中轴线现存 献殿 、 正殿 ,两侧为 东、西厢房 ,院东设偏院。正殿为二层楼阁式建筑,面宽五间,进深五椽,采用 单檐悬山顶 结构,屋顶覆盖 绿琉璃瓦 。 作为晋商文化的重要载体,关帝庙体现了山西商人对关公“忠、义、侠、胆”精神的崇敬,其选址闹市既便于商贸活动,也延续了晋商精神。 2000年,南肖墙关帝庙与浙江会馆 合并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11月,庙内设立“ 太原城市记忆馆 ”,通过历史照片、实物、视频等展示太原城市变迁,成为文物活化利用的典型案例。 <p class="ql-block"> 本次分享会由太原城市记忆馆主任黄珊女士主持。</p> 下午3点钟,在主持人的安排下,到会的各位老师首先向大家做了自我介绍、活动区域,以及个人在摄影方面做出的专注或成就等情况后,会议进行第一项内容,由黄海波老师讲话,她向大家介绍了城市相册的有关情况。 黄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主题为“记事儿——写给城市的一封情书”展览情况,分享她的街拍经验,并提示大家近期要多关注盛夏司机在车里睡觉的镜头。 会议第二项内容是分享摄影作品。首先由贾建玲老师给大家分享她这张作品的拍摄过程、拍摄构思构图以及拍摄时机等情况。 分享的第2个作品,是李小桃老师拍摄的卖水果的这张作品。 第3个分享作品,是张辉老师拍摄的小区老人的作品。 第4个分享作品,是李如彪老师拍摄的马路车流作品。 第5个分享作品,是王春雷老师拍摄的下面条作品。 <p class="ql-block"> 第6个分享作品,是李书民老师拍摄的抬冰山的作品。</p> 第7个分享作品,是彭崇德老师拍摄的闹红火的作品。 第8个分享作品,是畅红霞老师拍摄的卖对联的作品。 第9个分享作品,由邱琲珑老师分享他的几十张街拍作品,并对有关作品进行了点评和分析。 邱老师向大家分享了他的街拍经验、拍摄理念、看点营造、构图、器材选择、注意事项及如何赋予作品内涵等内容。 邱老师说,他的拍摄理念:不拘泥特定题材,感悟到什么就拍什么,做有情趣的人,发现生活中的有趣之处。 邱老师说:片子要有看点:要有内涵,具备情绪性、幽默性或哲理性,等待合适元素与画面呼应,增强看点。 邱老师说他的构图与画面:构图重要,画面感要好,注意光影效果,可通过等待合适人物优化构图。 邱老师说他的器材选择观点:手边有什么器材就用什么,无需纠结器材。 邱老师告诫大家,拍摄要注意与人为善,避免拍他人负面内容,若拍了别随意发布;若与人发生摩擦,要解释并可删片。<br data-filtered="filtered"> 邱老师谈作品内涵:可通过文字描述点题,结合作品表达对生活、社会现象、审美等方面的感悟。 邱老师说,摄影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通过镜头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让它们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永恒的印记。 邱老师说,那些看似平凡的照片,却能让人看到生活的多彩与美好。每一幅作品都如同一个小世界,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摄影的执着。 会议第三项内容,由黄海波老师介绍“山西时尚回响”平台地理标志摄影征稿的事项。 接着,黄老师说了展览众筹的事项,到会人员对众筹事项进行了无记名投票。下午5:30左右会议结束。 活动花絮。 走出南肖墙关帝庙的摄影作品分享会场,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今天的分享会使我收获颇丰,使我深切体会到了摄影所蕴含的巨大力量,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对摄影的热爱。摄影让我更加珍视每一刻的生活,更加热爱这个多彩的世界。展望未来,摄影将继续照亮我前行的道路,争取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摄影所带来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