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架上的尊严

冰清

<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家住在一个叫镜子石的山梁上。家里穷,人口多,劳力少。每到开学,学费便是家里的一大难题。看着父母愁眉不展,我知道,这学费得靠自己去挣。父母便让我进城卖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柴卖个好价钱,我下了很大功夫。先用锯子把柴锯成等长的短节,再用斧头劈成小块。劈好的柴块,放在太阳底下晾晒干透,再捆成整整齐齐的小捆。一切准备就绪,我背起装满柴的背架子,走上了进城的路。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家到河坝,全是难走的山路。路窄,坡陡,遍布碎石。没走多远,我就累得直喘气,两条腿像绑了石头般沉重。汗水不住地流,很快湿透了衣服。 只能走一段,歇一会儿。好不容易挪到河坝,人已累得瘫软。想到柴还没卖,还得进城,我喘了几口粗气,又背起背架,往县城走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终于到了县城。此时,我又累又饿,腿都快抬不起来了。可身上一分钱没有,柴也没卖出去,连个馒头都买不起。城里的人看我们这些卖柴的乡下人,眼神总带着轻视,把我们呼来喝去,仿佛我们天生就该低人一等,渺小得不值一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卖柴,让我刻骨铭心。那天,我在街上转悠着找买主。一个穿四个口袋中山装的人叫住我,让我把柴背到县政府机关食堂去。他说话带着命令的口气, 看我的眼神满是轻视与不耐烦。县政府门口有一段上坡路,碎石铺就,又陡又滑。我背着沉重的柴捆,每一步都走得非常吃力。 脚底打滑,既怕摔倒,又怕柴散了,只能咬着牙,一步一步小心地往上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好不容易把柴背到食堂门口,原以为能顺利卖掉。没想到过秤时,那个干部一会儿说我的柴没干透,一会儿说质量不好,挑了很多毛病,硬是把价钱压得很低。我心里又委屈又生气,但那时年纪小,不敢争辩,只能忍气吞声地按他说的价钱卖掉。接过那几张又皱又少的钱,攥在手里,心里难受极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使劲忍着没让它掉下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次卖柴所受的白眼,尤其是那次在县政府食堂的屈辱,像刀子一样刻在我心里。就是从那时起,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拼命读书,将来也要进城,也要当上干部。不为别的,只为能挺直腰杆,得到一份应有的尊重与平等的对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间过得很快。多年后,我真的当上了干部。巧合的是,我分管的工作里就有机关事务。当我再次走进那个曾让我受尽屈辱的县政府食堂的时候,过去的往事一下子全涌上心头——那沉重的背架,那冰冷的眼神,那屈辱的感觉,都清晰地一一浮现出来。 然而,时过境迁,我早已释然,心里已没有了怨恨,只剩下复杂而沉重的感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卖柴的经历,虽充满艰辛与屈辱,却成了我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学会了咬牙坚持,让我懂得了生活的不易,更促使我生出非要争口气、改变命运的念头。我告诉自己,在这个位置上,一定要用心做事,并用自己的方式,让每一个走进这里办事的人,无论身份如何,都能感受到平等的对待与应有的尊重,不再像我当年那样,遭受那种让人抬不起头的委屈。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