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灯笼河草原一日游

温柔的鱼儿

<p class="ql-block">  盛夏的风肆意的吹着,带来炙热又清新的味道,绿意在蔓延,湛蓝的天空像宝石一样,云朵披着纱自由的飘来飘去。美丽的景色永远在路上,这是草原最美的季节,无论你现在正奔赴哪个地方的草原,都会让你心情愉悦,发出来自心底的呼喊。到处绿意盎然,各种野花盛开,溢满你的眼眸。我们在汗水中找寻方向,在喧嚣中聆听内心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百灵鸟是草原的小精灵,它们清脆悦耳的鸣叫,在草原上婉转动听,是自然界的歌唱家。第一次这么近的看到百灵鸟,很高兴,因为它飞的太快了,不容易拍到。</p> <p class="ql-block">  白鹡鸰,别名白面鸟、白颠儿、马兰花儿。体态轻盈,身着黑白外衣,漂亮又可爱,它们喜欢在陆地上蹦蹦跳跳。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记录冬天在百草园捕鸟的故事:"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直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这说的'张飞鸟'就是指白鹡鸰。</p> <p class="ql-block">  灯笼河草原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西部,距赤峰市区约100公里,景区以原始生态为特色,集草原、河流、森林、山岭于一体,拥有女阴山、男根岭、盘龙石等独特地质景观,少郎河贯穿全境形成湿地景观。而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这里还矗立着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群,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与变迁。夏季野花遍野、植被繁茂,百鸟齐鸣,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灯笼河源自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三岔档山里藏有一对神灯,每年除夕夜,神灯一前一后,顺河道下行至大石门,有幸见到神灯的,便吉祥如意,合家安泰。从此这里有了一个美妙响亮的名字——灯笼河。原来“灯笼”系蒙语“登努日”的谐音,全称“登努日高勒”,汉译为沼泽地上之河。多年来众口流传,谐音误作河名,传说由此而生。</p> <p class="ql-block">  灯笼河牧场的彩色风车是当地独特的景观,主要分布在风电场区域。这些彩色风车是风电设施的组成部分,通常以白色为主,但部分区域会设置彩色风车作为标识或装饰。</p> <p class="ql-block">  把自由揣进每一阵风,任花香牵引心灵飞向云端。各种颜色的花铺就彩锦,用蓬勃灵魂书写大地诗行。草原上的花朵,以它们的娇艳和坚韧,诉说着生命的顽强。在风的吹拂下,它们摇曳生姿,绽放出无与伦比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  灯笼河草原是一个集自然美景与丰富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拥有青山、草木、鲜花和百鸟,河流、草原、森林、山岭交相辉映。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潺潺的河水和碧绿的草原,还可以体验骑马、品尝上等羊肉等娱乐活动。同时,灯笼河草原还承载着美丽的传说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如“十三太保”遗迹、塞罕庙和金界壕等古迹,让人在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人文底蕴。这里是一个远离尘嚣、寻觅清凉和放松心情的理想之地,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人前来体验其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赤峰万佛寺位于赤峰市松山区大夫营子乡娘娘庙村‌,距离赤峰市区约85公里。万佛寺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80年),由康熙帝亲赐寺名,现存主体建筑群依当地龙山而建。鼎盛时期占地9000平方米,后经修复现已成为融合佛教、道教及儒教三教的寺庙。‌‌‌‌现保留清代佛教建筑风格,现有殿堂、罗汉堂等仿古建筑30余间,寺内还有四株百年古榆树,其中“母子树”为著名景观。‌‌在寺庙后依山而上,走过由585块条石铺成的393级台阶后即可到达山顶的娘娘庙,乡政府所在地娘娘庙村,就是以此庙而得名。因为临街正在建设的是天王殿(也叫山门),主体框架基本完成,所以没有进去参访。</p> <p class="ql-block">  人一定要多多出去游玩。一个人在家待得太久,就会失去灵气。《黄帝内经》中有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一个人长期在家,四周皆是墙壁,时日一长,就好像被困在狭小的牢笼内,灵气逐渐消散,身体也愈发虚弱。而在大自然中,山川草木皆具灵气,阳光雨露均为滋养之品。多出去走走玩玩,呼吸天地间的清新鲜气,感受万物的旺盛生机,身体会逐步变得强健,心灵也会愈发灵慧活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