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雁芳

<p class="ql-block">2025 年,一个特殊的年份,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的重要时刻。80 年前,经过长达 14 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场胜利,不仅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更是世界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 ,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走向。</p><p class="ql-block">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国大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他们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不分党派、不分民族、不分地域,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从东北抗日联军的浴血奋战,到淞沪会战的顽强抵抗;从平型关大捷的振奋人心,到百团大战的英勇出击;从狼牙山五壮士的舍生取义,到八女投江的悲壮豪迈…… 无数的英雄事迹,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p><p class="ql-block">我和老伴在2025.7.16.炎炎的夏日里来到了北京丰台区宛平城,卢沟桥。漫步在宛平城内,街道两旁的建筑古色古香,让人仿佛穿越回了过去。城内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更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通过生动的展示,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从淞沪会战到百团大战,每一个历史事件都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外敌入侵时的顽强抵抗和不屈精神。</p><p class="ql-block">走出纪念馆,我们来到了卢沟桥。这座横跨永定河的古老石桥,始建于金朝,历经多次修缮,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桥身两侧的石栏上,雕刻着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它们或昂首挺胸,或低头沉思,或嬉戏玩耍,每一只都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然而,这些石狮子不仅仅是艺术的杰作,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在七七事变中,它们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也见证了中国守军为保卫祖国而浴血奋战的英勇场面。</p> <p class="ql-block">宛平城东城门(顺治门)</p> <p class="ql-block">宛平城的邮局主要是卢沟晓月主题邮局。该邮局坐落在拥有800余年历史的卢沟桥和300余年历史的宛平城,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韵味。</p> <p class="ql-block">位于北京丰台区卢沟桥宛平城内街101号。</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从“晓月”到“烽火”的全景叙事</p><p class="ql-block">位于宛平城内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球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国家级纪念馆。馆内通过3万‬余件套‬文物、场景复原、多媒体展项,将88年前的苦难与抗争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浮雕《一二九运动》</p> <p class="ql-block">我们都很熟悉《地道战》、《地雷战》。展览中,有一块地道战数字地道剖面图,用手指点击,便能直观了解到相关作战设施和战术,穿越时空,直观感受当年地道战打鬼子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浮雕《狼牙山五壮士》</p><p class="ql-block"> 1941年9月,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五名战士在狼牙山地区掩护全团转移,最后弹尽路绝,舍身跳崖。这尊雕塑反映了五位英雄舍身跳崖前的壮烈场面。</p> <p class="ql-block">血战台儿庄</p><p class="ql-block">1938年3月20日,日军第10师团濑谷支队孤军深入,向驻守台儿庄的中国军队第2集团军3个师发起进攻。中国守军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巷战。4月3日,中国守军向台儿庄之日军发起全线反攻,激战四天后取得胜利。台儿庄大捷共歼灭日军1万余人,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伟大的国际主义成士—白永恩</p><p class="ql-block">1938年初,加拿大共产党员、外科医生白永恩率加、美缓华医疗队来到中国帮助抗日。毛泽东在延安亲忉接见了白求思。白求恩不畏艰苦的生活环境,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卓越的医疗技术,满腔热忱她为抗日军民服务着。</p><p class="ql-block">在晋察冀的一次战斗中,他曾连续工作69个小时,为115名伤员动了手术。</p><p class="ql-block">1939年11月在河北唐县手术中感染,不幸病逝。毛泽东闻讯十分悲痛,亲笔写下《纪念白求恩》一文悼念,称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绕料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p> <p class="ql-block">1931-1945年,中国先后有930余座城市被日军侵占,3500多万同胞伤亡,4200多万难民无家可归。</p><p class="ql-block">这是一面极具冲击力的墙。</p> <p class="ql-block">“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缅怀东北抗战英烈和英雄群体”展览,旨在缅怀东北抗战英烈和英雄群体,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东北抗联精神,让观众深刻感受那段悲壮而伟大的历史,激发爱国主义情感。</p> <p class="ql-block">铭记历史,缅怀先烈</p> <p class="ql-block">卢沟桥历史博物馆坐落在卢沟桥桥头。这里珍藏着一张照片——日本侦察机在七七事变前拍摄的卢沟桥和宛平城的鸟瞰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卢沟桥、宛平城和平汉铁路。</p> <p class="ql-block">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永定河畔,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始建于1189年6月,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完工,后多次修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其拱洞由两岸向桥中心逐渐增大,拱券跨径从12.35米至13.42米不等,桥身中央微微突起93.5厘米,坡势平缓。桥总长266.5米,桥身总宽9.3米。桥面石雕栏杆上有281根望柱,每个柱子上都雕着狮子。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p><p class="ql-block"> 卢沟桥:一座桥,半部金元史</p><p class="ql-block">卢沟桥的故事始于836年前。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金世宗为解决“浑河(永定河)渡口舟楫不便”的问题,下令修建跨河石桥;明昌三年(1192年),桥成,初名“广利桥”,后因“卢沟”(永定河旧称)得名。它是华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联拱石桥(全长266.5米,11孔联拱),更是金元时期北方交通与建筑技术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数不清的狮子”:民间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流传了800多‬年。1962年北京市文物局首次系统普查,确认桥上共有石狮子501只。这些狮子或威严、或憨态、或昂首、或侧目,连发丝、肌肉纹理都清晰可辨,堪称“古代雕塑艺术的活教材。</p> <p class="ql-block">如今卢沟晓月”碑亭(清代建筑)仍立桥头,碑上“卢沟晓月”四字为乾隆御笔。</p> <p class="ql-block">大象体型庞大、稳重,象征着稳定与坚固,能镇住桥基,与桥东端的石狮子共同守护桥梁,使桥历经风雨仍稳固如初,承载着人们对桥梁安全长久的期盼。</p> <p class="ql-block">平汉铁路</p> <p class="ql-block">宛平城墙:弹痕里的“抗战记忆”</p><p class="ql-block">卢沟桥北端的宛平城,是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为防御李自成农民军所建的军事堡垒,城墙高7.18米,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1937年7月7日深夜,日军以“士兵失踪”为由炮轰宛平城,城墙至今保留着31处弹痕,它们是“七七事变”最直接的物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宛平城墙上的弹坑</p><p class="ql-block">记录了那段悲壮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标志</p> <p class="ql-block">历史从未远离,它只是换了种方式“说话”</p><p class="ql-block">卢沟桥的石狮子不会说话,但它们的伤痕、它们的姿态、它们凝视的目光,都在诉说一个民族的坚韧。2025年,当你抚摸过桥栏上的弹痕,走过宛平城墙的缺口,站在抗战纪念馆的文物前,你会明白:所谓“铭记”,不是沉湎于苦难,而是从历史中汲取力量,记住他们,珍爱我们今天的美好时光。今天的卢沟桥,既是“晓月依旧”的风景,更是“精神永续”的坐标。</p><p class="ql-block">这个夏天,来卢沟桥吧——听一座桥说一段历史,看一个民族如何从苦难走向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