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为了追溯太行山深处那段长达十年的烽火岁月,追寻那段历史留下的红色印记,我自驾来到了南茹村八路军总部旧址。南茹村八路军总部旧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茹村乡南茹村,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开赴山西抗日前线的第一个驻扎地,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华北抗日前线的第一个军事指挥中心。它还是八路军由“北上”改为“南移”的折返地,更是八路军战略部署重大调整的完成地。在此期间总部领导八路军打了许多胜仗,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初步胜利。在抗日战争乃至整个中国革命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2013年3月5日, 南茹村八路军总部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革命纪念地。</p><p class="ql-block">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代表周 恩来、朱 德、叶 剑英于8月中旬同蒋 介 石在南京举行了第五次谈判,将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随后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中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任命朱 德、彭 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同时,中国工农红军前敌总指挥部也更名为八路军总司令部。9 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9月23日,蒋 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朱 德、彭 德怀指挥部队开往山西抗日前线。9月,朱 德、左 权来到五台县城,毛 泽东致电朱 德:“以五台为中心之晋东北,日寇将以重点进攻,指示 115师住于晋东北以五台为活动重心。”于是朱 德、左 权亲自到南茹村选定了八路军总部驻地。在抗日战争时期,山西作为中国全面抗战的最前沿,与华北抗战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主战场的壮阔画卷。在党的引领下,华北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核心中枢——八路军总部,始终驻扎在山西。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和抗击日寇的需要,其驻地频繁地进行着辗转与变动。在抗战中,八路军总部曾辗转停留于55处不同的地方,南茹村是其中一处,也是第一处。</p><p class="ql-block"> 南茹村位于五台山南麓茹湖盆地中心,东临太行山脉,距五台县城 15公里,南茹村四面环山,是个小型的盆地。来到南茹村,便看到南山的坡上有一座纪念碑,在高高的台基上,三支架在一起的步枪,形成了雄伟的纪念碑。纪念碑高 19.37米,寓意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八路军总部东渡黄河,北上抗日,继而进驻南茹村。3支步枪象征着八路军抗日部队的3支主力——第115师、第120师、第129 师,并且象征着平型关大捷、雁门关伏击战、夜袭阳明堡日军飞机场这3次战役的胜利。在纪念碑北面有一座院落,便是南茹村八路军总部旧址。1937年9月23日,朱 德、彭 德怀率领八路军司令部进驻南茹村。南茹村四面高山环抱,中间地形平坦开阔,阁子岭、汉岭、石沟3个垭口通道,可通向四面八方,观察各路动静,是一个进退自如的军事战略要地。</p><p class="ql-block"> 八路军总部驻在南山脚下的金凤瑞家院内,总占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房屋80间,建筑面积约119平方米,是典型的北方四合小院。房东金凤瑞是南茹村的一位开明财主,在村里有不少耕地,在五台城和茹村还有几处店铺。八路军总部进驻南茹村时,深明大义的房东金凤瑞、金凤祥兄弟二人准备把上下两院房屋全部让给八路军工作居住,但八路军始终坚持将上院留给房东居住。金家兄弟实在拗不过,除上院五间正房自己居住外,上下两院的其他房屋全部让出供八路军使用。上院依山而建,院平面高于院门,门洞两边的窑洞是库房。对面有几孔窑洞和一个空间很大的地窖,窑洞用来储藏粮食和柴火,地窖用来储存蔬菜,这也是当时总部选择这个院子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地窖就是现成的防空洞。上院为四合院落,坐北向南。总部办公室设在该院的南房,东厢房是作战科和通讯机要科,正房是房东金凤瑞用房,西房是房东的库房。南房右侧两间木结构小阁楼为朱 德总司令和康 克清住处,当年朱总司令曾在阁楼上住宿办公。东西各有五间房,总部机关人员住在东房。</p><p class="ql-block"> 朱 德率八路军总部进驻南茹村后,运筹帷幄,连续指挥和取得了许多重大战役的胜利。在进驻南茹村的当天,八路军总部便连发三封电报,内容涉及到即将到来的平型关作战。经过长达六小时的激烈战斗,一一五师在平型关首战告捷,取得了八路军出师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八路军成功歼灭日军精锐的板垣师团,此役斩获千余人,不仅是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首次大捷,更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一二九师为配合忻口战役,在当地群众的协助下,切断敌雁门关交通运输线,并取得了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的胜利。八路军总部驻南茹村期间,发出了电报130余件,这些电报完成了多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9月底,八路军总部颁发了《关于动员和组织群众发展游击战争的指示》,全面部署了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工作,要求各部队组织工作队,深入各地组织发动群众,建立地方党组织和群众团体,成立民主政权,发展地方武装。八路军总部在南茹村驻扎了36天,规划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恢复了政治委员制度,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 随着日军的不断入侵和战场形势的发展,朱 德、彭 德怀决定将总部南移至正太路以南。1937年10月 28日,在朱总司令率领下,在南茹村驻扎了36天的八路军总部惜别南茹、转战太行。南茹村是八路军总部抗战出征的第一个驻扎地,而且是八路军由“北上”改为“南移”的折返地,更是八路军战略部署重大调整的完成地。在这短短的36 天内,总部描绘完成了以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三大根据地为主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蓝图,指挥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夜袭阳明堡机场和雁门关伏击战三个“首战告捷”,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初步胜利,在抗日战争乃至整个中国革命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也就是八路军总部进驻南茹村期间,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史沫特莱来到南茹村,朱 德向她讲述了八路军对日作战的经验和部署。1938年初,史沫特莱离开八路军总部,回国后在美国先锋出版社出版了其著作《中国在反击》,在这本书的第三章《跟朱德的流动司令部在一起》中,详细记载了这一段史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