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荷花分外香(二)

海阔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9年7月30日,曾经作过一个美篇,也是我作的第一个美篇,标题为“夏日荷花分外香”。</p><p class="ql-block">六年过去了,好像这几年基本没有正式拍过荷花。</p><p class="ql-block">今年7月份,看到朋友圈里有好多摄友拍荷花,就也想再拍拍荷花…</p><p class="ql-block">于是,7月10日下午,去了青岛市李沧区李村河苏家(东篱桃源)段的荷花池,这里荷花还是挺多的…但可能去的时间不对,下午了,好多荷花都合起来了,因此拍的大多数是花苞…😁</p> <p class="ql-block">暑气蒸腾,万物喧嚣。唯有一池碧水,托举着夏日最沉静的风骨——这便是荷韵。它不争炎日之烈,不慕浮华之艳,只以亭亭之姿,在粼粼波光间,书写着独属东方的清雅诗行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驻足荷花池旁,细品这方水色间的“荷颜悦色”,更感知那沁人心脾的“荷风清韵”。 让这一池亭亭风骨,拂去尘嚣,滋养心田,于炎夏中觅得一份悠远的清凉与自在…</p> <p class="ql-block">下边这段文字是我2019年7月30日,第一次作美篇的前言,现在读起来,感觉当年的我还是挺有才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夏日里,烈日炎炎、酷暑难耐,然而各色荷花却不惧酷暑高温竞相开放,给这个世界带来美轮美奂的视觉享受、幽幽的清香和丝丝的清凉。这个季节里,荷花成了绝对的主角,摄影师用各种技巧拍荷花,画家用各种手法描绘荷花,文学爱好者用各种华丽的辞藻赞美荷花……等等。试想,如果夏日里没有荷花,世界该有多么单调,多少人该无所事事,不知道该干啥……</p><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荷花写下赞美诗句,流芳千古,荷花成就了多少文人铸就不朽文章,留下美名。</p><p class="ql-block">荷花,以独有的品格和气质,以及文化韵味千百年来为人们所赞颂。荷花是当之无愧的君子之花!”👍👍👍</p> <p class="ql-block">荷花娇艳但不失清纯,雍容大度却不哗众取宠,清香中透着谦逊,柔弱里带着刚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花之君子者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敦颐的《爱莲说》从单纯的写荷中脱颖而出,幻化成世间人品的观照,成世人吟唱不绝的千古名句。</p> <p class="ql-block">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p><p class="ql-block">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p> <p class="ql-block">荷花是典型的喜光植物,其开放与闭合直接受光照强度调控。早晨阳光增强时,花瓣细胞吸水膨胀促使舒展开放;傍晚光照减弱后,细胞失水收缩导致闭合。这一机制既能保证白天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减少夜间水分蒸发。‌‌‌‌</p> <p class="ql-block">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p> <p class="ql-block">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p><p class="ql-block">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p> <p class="ql-block">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风不肯飞。</p> <p class="ql-block">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p> <p class="ql-block">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p> <p class="ql-block">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p><p class="ql-block">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p><p class="ql-block">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p> <p class="ql-block">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p> <p class="ql-block">莲子不可得,荷花生水中。</p> <p class="ql-block">荷花属山龙眼目、莲科,是莲属中2个物种“莲花”和“黄莲花”及众多人工培育品种的通称。是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p> <p class="ql-block">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历来为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p><p class="ql-block">1985年5月荷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是印度、越南和马拉维的国花,也是中国山东济南市、济宁市;湖北孝感市、洪湖市;河南许昌市;广东肇庆市;江西九江市;四川遂宁市;安徽阜阳市的市花。</p> <p class="ql-block">命名:</p><p class="ql-block">莲花、芙蕖、芬陀利花、水芝、水芸、水目、泽芝、水华、菡萏(hàn dàn)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水旦草、水芙蓉、玉环、六月春、中国莲、六月花神、藕花、灵草、玉芝、水宫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红蕖、溪客、碧环鞭蓉、鞭蕖、金芙蓉、草芙蓉、静客、翠钱、红衣、宫莲、佛座须等。</p> <p class="ql-block">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在《芙蓉赋》中写道“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把荷花比喻为水中的灵芝。</p><p class="ql-block">古时江南风俗,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号。溪客、静客都是强调荷花的生长环境和安静娴雅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荷”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在人类出现以前,大约一亿零四千五百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泽覆盖。当时,气候恶劣,灾害频繁没有动物,大部分植物被淘汰,只有少数生命力极强的野生植物生长在这个贫瘠的地球上。其中,有一种被中国人称为“荷花”的水生植物,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在中国的黑龙江、黄河、长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泽湖泊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大约过了九千年,原始人类开始出现。人类为了生存,采集野果充饥,不久便发现这种“荷花”的野果和根节(即莲子与藕)不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渐渐地,“荷花”这一人类生存的粮食来源便深深地印刻在人类的祖先——原始人类的心中,成为人类生存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古植物学家徐仁教授,曾于20世纪70年代在柴达木盆地发现荷叶化石,历史至少有1000万年。1973年在浙江余姚县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发现有荷花的花粉化石;同年又在河南郑州市距今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两粒炭化莲子。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古人食用蔬菜约40余种,藕是其中之一。《诗经》中有“隰有荷华”之句,意指中国大地上凡有沼泽水域的地方,都生长着荷花。中国是世界上栽培荷花最多的国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荷花以它的实用性走进了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同时,也凭借它艳丽的色彩,幽雅的风姿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就有关于荷花的描述“山有扶苏,隰与荷花”,“彼泽之陂,有蒲有荷”。荷花作为观赏植物引种至园池栽植,最早是在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在他的离宫(即苏州灵岩山)为宠妃西施赏荷而修筑的“玩花池”。</p> <p class="ql-block">至今南北各地的莲塘比比皆是。湖南就是中国最大的荷花生产基地。每逢仲夏,采莲的男女,泛着一叶轻舟,穿梭于荷丛之中,那种“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情景多么美妙。至于旅游赏荷的去处就更多了。诸如济南大明湖、杭州西湖、肇庆七星岩等都可看到连片荷花的芳容。</p> <p class="ql-block">荷花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是最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之一,同时又具有单子叶植物的某些特征。</p><p class="ql-block">荷花品种多样,花色丰富。荷花的花为两性,由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花托、花柄等六部分组成。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花直径10-20厘米,美丽,芳香;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黄色或间色等变化;荷叶矩圆状椭圆形至倒卵形,长5-10厘米,宽3-5厘米,由外向内渐小,有时变成雄蕊,先端圆钝或微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花药条形,花丝细长,着生在花托之下;花柱极短,柱头顶生;花托(莲房)直径5-10厘米。</p><p class="ql-block">从花的结构看,荷花具有3、4层花被,外轮萼片状,内轮花瓣状,雄蕊多数,雌蕊离生,花粉粒为单沟舟形。这些都是单子叶植物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荷花叶大,直径25-90厘米,全线,呈盾状圆形,具14-21条辐射状叶脉。叶面深绿色、粗糙、满布短小钝刺。刺间有一层蜡质白粉,故能使雨水凝成滚动的水珠。叶背淡绿,全缘稍呈波状,光洁无毛,具白粉,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中央有圆柱状叶柄挺举荷叶出水。叶柄粗壮,圆柱形,长1-2米,中空,外面散生小刺。</p><p class="ql-block">柄上倒生较密刚刺,叶柄与地下茎相连处呈白色,水中及水上部分则为绿色。叶分三种:以顶芽最初产生的叶,形小柄细,浮于水面,称为钱叶,或叫荷钱;最早从藕带上长的叶略大,也浮于水面,叫浮叶;后来从藕带上长的挺出水面的叶叫立叶。无论是钱叶、浮叶或立叶,出水前均相对内卷成棱条状。立叶依生长早晚,其大小、高矮、顺序表现出明显的上升阶梯和下降阶梯。在新藕形成时抽出的立叶,比前张大而刚刺较短,叫“后把叶”,在其前方再出现一张形小、柄短、叶背微红的叶,叫“终止叶”。人们只要辨别出终止叶,就能找到泥中新藕的方位。</p> <p class="ql-block">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是其适生地,不爱涨落悬殊的流水。荷花的需水量由其品种而定,大株形品种如古代莲、红千叶相对水位深一些,但不能超过1.7米,中小株形只适于20-60厘米的水深。同时荷花对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时不灌水,水缸所栽荷叶便萎靡,若停水一日,则荷叶边焦,花蕾回枯,荷花还非常喜光,生育期需要全光照的环境。荷花极不耐荫,在半荫处生长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趋光性。</p> <p class="ql-block">为了拍出不一样的荷花,摄影爱好者花样翻新、新技巧成出不穷、不断涌现,后期更是各尽所能、大显神通,把荷花整的面目全非…虚化、变性、变色、变温等等。更有甚者,为追求烟雾缭绕、烟熏火燎的特殊效果,使用烟饼来助兴(不知烟饼是否会熏烤到荷花?),可怜的荷花被迫吸烟有害健康…哈哈😄,看来,荷花也只能是身不由己,来满足有些人的特殊需要。</p> <p class="ql-block">感谢朋友们的关心、支持、理解和包容!</p><p class="ql-block">祝朋友们身心健康、心想事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