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进留园</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七月热的毫不留情!</p><p class="ql-block"> 留园的青瓦在烈日下泛着幽光。跨过“长留天地间”的砖雕门楼,千年时光在太湖石的褶皱里缓缓摊开。</p> <p class="ql-block"> 明代徐泰时的东园早已湮灭在朝代更迭中,清代刘恕的寒碧山庄也没能留住“刘园”的本义。直到盛康接手,将“刘”改为“留”,这座园林才真正有了“长留天地”的气象。此刻站在涵碧山房的回廊下,看冠云峰在绿树间若隐若现,恍若看见当年盛康与工匠们在月光下推敲石位的情景。6.5米高的主峰如一位遗世仙人,左右分列的瑞云、秀云二峰恰似侍者,千年风雨在它们身上刻下的瘦皱漏透,分明是凝固的诗和远方。 </p> <p class="ql-block"> 沿着花街铺地前行,每一块青砖都浸润着故事。赵家姐妹的绣鞋曾在这里留下细碎的足音,宋氏三姐妹的旗袍拂过紫藤花架。到了盛恩颐手中,这座园林终究没能逃脱“富不过三代”的谶语,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被政府接管修缮,那些沉睡的奇石才重新焕发光彩。</p> <p class="ql-block"> 7月15日的奇石展让留园迎来新的热闹。进口处,来自全国各地的名石如星子落于玉盘:灵璧石的清奇、太湖石的空灵、昆石的剔透,英石的多姿,在蝉鸣声中各自诉说着山水密码。我的一方本太《灵秀金庭》被安置在五峰仙馆的南木厅,八仙桌上,旁边就是许哥一方灵璧清贡相映成辉。桌上盆景正吐露新芽。当夕阳将展厅染成琥珀色时,我忽然觉得这块石头不再是生硬的展品——它与周围的楠木梁柱、雕花窗棂,甚至空气中浮动的檀香,早已构成某种隐秘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暮色四合时,冠云峰披上了金色纱衣。百年前,盛康或许也在这样的时刻凝视过它,希望用奇石锁住时光。而今天,当人流如潮水般退去,我听见留园在晚风里轻轻说:真正的永恒,不在于占有,而在于让美在流转中获得新生。🙏💕🍎🍎🍎</p> <p class="ql-block">武廷春,号悟磊。三十年来藏石近千方,拥有“中国灵璧石会所”和“悟磊堂”赏学场所,与石结下不解之缘。由于长期参与和组织灵璧石文化活动贡献突出,被授于中国灵璧石文化事业特别贡献奖。多篇文章被《宝藏》、《鉴石》、《中国灵璧石报》、《灵璧石杂志》等刊物刊登。</p><p class="ql-block"> 现为中国观赏石协会会员,中国灵璧石鉴评委员会付主任,泗县观赏石协会创会会长,苏州市观赏石协会理事,中华传世名石《比翼双飞》的收藏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