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恩施大山顶是恩施经典的徒步线路之一,长约6公里,其中2公里是行走在高高的绝壁和大裂缝边沿,惊险刺激,风光壮丽。也许多年后山顶的绝壁、大裂缝会崩塌,形成更多的峰林,成下一个小张家界。 </p><p class="ql-block"> 几年前,与二十多个朋友徒步正穿恩施大山顶,在爬最后一个小山峰时,一个朋友突然身体不适,全员只好就此下山。当时,心中暗想以后一定要再走一次大山顶。</p> <p class="ql-block"> 6月中旬,冠霖所在的小学要连续放6天假,于是计划一家人去恩施大山顶、蘑菇岩、抛耳山徒步露营两天。一个朋友知道后决定携家人同往,他家的小女儿也刚好在同一所小学读书。</p><p class="ql-block"> 6月11日下午四点多钟,我们一家临时决定赶去恩施露营,与朋友约好第二天在朝天笋观景台汇合。</p><p class="ql-block"> 傍晚七点多钟,车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七里坪公园2号停车场。公园不大,环境很好,散步的人也不多。停车场里有几个很大的木质露营台,一个就能搭七八顶帐篷。晚上周边的车陆续走了,有点怕,只好移车到前面的两辆房车旁。</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九点半左右,我们一家吃过了早饭,前往朝天笋观景台。</p><p class="ql-block"> 11:20,与朋友一家在朝天笋观景台汇合。这里居然停有一辆卖东西的小货车,没想到恩施大山顶现在这么火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望着公路坎上的大山顶绝壁,决定反穿大山顶,于是在观景台(正穿起点)留下一辆车,挤进一辆车前往女儿湖公路的尽头(正穿终点),那里是我们这次徒步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途经荒废了的女儿湖,这里距山顶很近,周边是树林,没有人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水很少,不知为何也不清澈。</span></p><p class="ql-block"> 车到公路尽头,只有一个同伴愿跟我返回到刚路过的那条小路,这条小路距公路尽头约一百多米。余下的同伴就沿公路尽头旁的小路上山。</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一片小杉树林,就来到了长满细竹的灌木林里。</p> <p class="ql-block"> 很快就来到了长满细竹的断崖处,横亘眼前的是一条狭窄幽深的大裂缝。由于细竹密集无法到达断崖边沿,看不到黑漆漆的大裂缝的底部。左走路大,是往大山顶绝壁方向。右走路小,<span style="font-size:18px;">路边的细竹一人多高,</span>看来极少有人走。我俩钻进了右侧小路,走了三五十米仍无法看到大裂缝,只好返回往大山顶绝壁方向走。</p><p class="ql-block"> 我俩很快就来到了大裂缝边沿,这一两米宽的大裂缝边沿都是岩石,极少有植物,时不时能窥见大裂缝那令人生畏的幽深的底部。</p> <p class="ql-block"> 山路是沿大裂缝蜿蜒而上。突然,前方出现了一座小木桥。站立处刚好没有遮挡物,且岩石平坦,于是放飞了无人机,想看看大裂缝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 无人机快速升空,清晰地看见了迫切想看到的大裂缝底部。底部只有一些小石头,居然没有大石头,就像一条没有水的小溪。</p> <p class="ql-block"> 镜头下的大裂缝时宽时窄,蜿蜒西去,顶部的植被十分茂密。我俩先前在细竹林里行走,明知距大裂缝边沿只有一两米,却无法窥见大裂缝。</p> <p class="ql-block"> 飞到大裂缝最西段上空,前方是低矮了许多的松树林,那片松树林的左侧有几座小石峰,再往前的山下就是恩施大峡谷的游客中心了。</p> <p class="ql-block"> 掉转无人机回飞,镜头下的大裂缝越来越震撼。无人机从我头上飞过后,继续沿大裂缝向东飞去。连绵的绝壁跟前出现了好几座石峰,有石柱状的,有石墙状的,有几分张家界的韵味。也许再过许多年,这里连绵的绝壁会崩裂,垮塌,形成越来越多的石峰,成为下一个张家界。</p> <p class="ql-block"> 收回无人机,转眼就到了摇摇欲坠的小木桥跟前,狭窄幽深的地缝看不到底,令人心惊胆寒。</p><p class="ql-block"> 小木桥长约三四米,宽不足一米,桥面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铁丝将</span>四根并列的木料和多根横向的木棍捆绑而成,有许多孔洞,最粗的那根木料有小碗的碗口粗,余下的三根只能算是木棒了。桥栏杆是多根呈交叉形捆绑的木棒。这座小木桥即使是新桥也会让人心惊胆颤。</p> <p class="ql-block"> 大裂缝在桥头旁拐了一个几乎90度的弯,左前方的大裂缝呈一条线。</p> <p class="ql-block"> 恐高的我小心翼翼地来到了一处突出的岩石上。此处的大裂缝宽约三米,深约十五六米,底部很暗,两侧的绝壁很平整,刀削斧劈一般。</p> <p class="ql-block"> 一路拍照的我渐渐地与同伴拉开了距离,大裂缝边沿的山路上看不见他了。突然,前方传来他兴奋的叫喊声,循声看去,他已站在悬崖边一块平坦的巨石上。那块巨石向大裂缝里挑出了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几分钟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来到了巨石旁,一心只想在巨石边沿挑战一下恐高,居然忘了给巨石拍照。</span>这块巨石形似一枚方形印章,顶部十分平坦,边长约3米。我颤颤巍巍地站在巨石边沿拍了照,后来慢慢地坐了下去,双腿伸向了大裂缝,缓缓地张开了双臂,想长啸一声,终因胆怯只好打消了念头。</p> <p class="ql-block"> 这块巨石旁还有一条小裂缝,与大裂缝呈“T”形,一座木桥横跨其上。</p> <p class="ql-block"> 这座木桥很宽大,结实。其下的裂缝长约一二十米,深约十二三米。</p> <p class="ql-block"> 过了木桥继续在大裂缝边沿的灌木林里向上攀登。很快就看见了不远处的傲然挺立的朝天笋。</p> <p class="ql-block"> 沿大裂缝边沿攀登而上,视野越来越开阔。我的恐高症似乎减轻了许多,屹立于悬崖边,环视山下,清风徐徐而来。</p><p class="ql-block"> 前方不远处是大裂缝的尽头,那里是一面高高的绝壁,那绝壁尽头也有一段蜿蜒东去的大裂缝,只是没有那么壮观了。</p> <p class="ql-block"> 忽然,那几个从另一条路上山的队友打来电话说她们在山顶扯了许多岩大蒜,不想往前走了,打算沿我俩的来路返回。<span style="font-size:18px;">身旁的队友也决定就此等候。这次徒步只有冠霖是第一次来,其他人只是没走过后半段,她们若继续前行又将错过奇特、险峻的后半段。</span>我也只好放弃走全程的计划,但仍坚持一个人去最高处看看。</p><p class="ql-block"> 刚从小峰顶下来就是一个岔路口,<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看了看下山的路。</span>几年前,一个队友在此突然身体不适,我们二十多人只好就此下山,错过了漂亮的后半段。灌木林里的山路很陡峭,我只好手脚并用向上攀爬。不久,遇见了返回的几个队友,她们一再嘱咐我不要去危险的地方拍照。</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小心翼翼地来到山顶处的悬崖边,一览众山小。记得上次在这里测了一下海拔高度,海拔2006米。脚下的绝壁高约一两百米,长约三四百米。</p><p class="ql-block"> 突然我感到孤独,世上只有天地与我。猛然又<span style="font-size:18px;">豪情万丈,</span>振臂狂啸。突然从左侧山下传来应答声,还说让我等等他们。</p> <p class="ql-block"> 返回时才发现来路是很凶险的,正在悬崖边淡然走路、拍照的同伴们让人看了心惊胆寒。</p> <p class="ql-block"> 不久赶上了队友,陪两个队友去了悬崖边岌岌可危的石头上观景。</p> <p class="ql-block"> 从灌木林里钻出,抬头看见大裂缝边沿的方形巨石。两个小朋友已过了木桥,坐在方形巨石旁边的石头上。</p> <p class="ql-block"> 同伴们陆续来到方形巨石上,吃起了简单的午餐。先前我颤颤巍巍地坐在那方形巨石边沿拍了照片。</p> <p class="ql-block"> 我又放飞了无人机,特意拍了大山顶徒步的那面绝壁的正面照片。从航拍的照片来看大山顶有多处连绵的绝壁。明天要去的蘑菇岩是在另一面的绝壁之间。</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半左右,我们回到了车上,继续前往抛耳山。夕阳下的抛耳山果然有几分新疆阿勒泰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傍晚在大山顶林场场部(海拔1870米)做饭,气温骤降,同伴们穿上了所有衣服,两个同伴甚至把救生衣当保暖背心用。饭后,冷得直哆嗦的我们匆忙去山下的恩施大峡谷景区2号停车场露营。</p><p class="ql-block">附恩施大山顶徒步环线轨迹图一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