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川西高原(四):道孚民居

渡河

<p class="ql-block">  大家昨晚商量决定近日以格聂游为目标制定路线,今日住海拔较低(2600米)的雅江县,沿途可参观游览道孚藏寨民居、龙灯草原和塔公草原的“小色达”。</p> <p class="ql-block">  道孚民居是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的藏族传统民居建筑,采用崩科式(井干式)木结构,以榫卯工艺搭建主体框架,墙体多用原木、石材或泥土,外墙以白墙红棕色窗框为标志,内部雕刻龙凤、祥云等藏式纹饰并绘制佛教壁画。建筑布局多坐西朝东,二至三层结构兼具抗震与气候适应性。</p><p class="ql-block"> 道孚民居因1998年天然林保护政策导致木材稀缺,已停止大规模新建,现存建筑成为绝版。2021年起当地将民居改造为咖啡馆、民宿等业态,形成八美镇、玉科镇等旅游聚落。2021年道孚获“中国藏民居艺术之都”称号。</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道孚县城出来不久,一个沿着350国道的漂亮村庄出现在我们眼前,在快走完这个村庄时,路边有一宽敞的空地可停车,我们便停下来准备拍几张民居照片。</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间平顶的藏式民居,旁边有一大片不多见的平整农田。</p> <p class="ql-block">  这种上百亩的整片水稻农田在高原实不多见。</p> <p class="ql-block">  回过头来发现我们经过的地方平顶和坡顶的藏式民居都有。</p> <p class="ql-block">  传统的藏式民居基本都是这种平顶的房子,一般来说,这种平顶的屋顶更方便农炸物的翻晒。</p> <p class="ql-block">  但这种融合了汉族的坡屋顶建筑风格的房子显得更豪华,隔热也更好,居住也会更舒适。</p> <p class="ql-block">  但扩出一部份平顶和保留一部份平顶房也很好地解决了翻晒农产品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这个立牌上写有:沙湾村。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单位。中国稀土集团援建。</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一个名叫加拉宗古镇的藏寨,这是我去年路过时有很深印象的藏寨。当时因要追赶另一辆朋友的自驾车便没有进寨子游玩。这次我们正好来弥补这个遗憾。</p> <p class="ql-block">  这个公路边的藏寨比公路低一些,我们在路上就能俯瞰敷个寨子。</p> <p class="ql-block">  刚进寨子就有一个白塔。</p> <p class="ql-block">  白塔傍还有另外几个小白塔。小白塔边是一条从山上下来的小河。</p> <p class="ql-block">  这条清澈的小河,也是离大名鼎鼎的鲜水河不远的一条支流。</p> <p class="ql-block">  过了这条小河的挢,就进入了村寨。</p> <p class="ql-block">  挂牌上写有:</p><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各卡乡加拉宗村支部委员会</p><p class="ql-block">道孚县葛卡乡加拉宗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p> <p class="ql-block">  居民小院围墙边的薪柴推成了一堵墙。</p> <p class="ql-block">  民居的建筑风主要为融合了汉族坡屋顶的藏式民居,还是十分美观、漂亮。</p> <p class="ql-block">  民居院墙内还是很宽敞,墙边也是堆着一大推的薪柴,估计这里冬季还保留着家里有火塘保暖的习俗吧!</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发现了一处矮窗。不知道矮窗有什么好处?有机会一定要问一下藏族朋友。</p> <p class="ql-block">  村里的最高处有一座碉楼。可惜今天这个观景点没人值班,我们也未能进入观景。</p> <p class="ql-block">  村庄不大,村边有两三户民居建在一处山坡上,看上去也很有气势!</p> <p class="ql-block">  这户民居是建有高墙大院的人家,看来也是一户很富裕的家庭。</p> <p class="ql-block">  一条路通往这两家面积不小的民居。</p> <p class="ql-block">  这两户民居旁沿着山谷巳开凿出一条水沟,现在是干涸的,但一到七、八月的雨季就会发挥它排水的大作用了!</p> <p class="ql-block">  上山的路右边可看到村庄全貌的大部份。</p> <p class="ql-block">  这个村庄的民居几乎都是这种大坡屋顶建筑,估计这个村也是经过政府统一规划打造的新民居。</p> <p class="ql-block">  不知我们视线范围看到的这些风格完全一致的民居是不是一个村?</p> <p class="ql-block">  我们眼前的这条小河是从上面山谷下来的名叫鲜水河的河流,它的下游慢慢地汇聚成了一条著名的鲜水河。地质上鲜水河大断裂带便因它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发现了村边仍然有一户民居保留了传统风格的平顶藏民居。</p> <p class="ql-block">  一位农妇在村边农田干活。</p> <p class="ql-block">  村边的农田。</p> <p class="ql-block">  河边的藏民居。</p> <p class="ql-block">  掩映在树林中的藏民居。</p> <p class="ql-block">  村口的白塔。对藏区随处可见的白塔以前没有专门的了解,今天专门查了一下资料后小结简介如下:</p><p class="ql-block">‌ 白塔内部常供奉佛舍利、经卷或法器,象征智慧与慈悲的传递</p><p class="ql-block"> 白塔也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塔底象征过去,塔身代表现在,塔顶则指向未来。同时,它也是修行和祈福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白塔也具有交通和门户景观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何宜最后一个从村里游览完出来,巳是古稀年的女性高兴得像一个小孩一样手舞足蹈地蹦跳着。她是我们原云南瑞丽建设兵团十一团三营的成都知青,后去青岛读书并留校,再后任建筑学院没计院副院长并为学校争得了十多项设计大奖。今天,估计又有新的收获才这么高兴吧!</p> <p class="ql-block">  老张每到一个地方都很喜欢与当地老乡攀谈,了解当地情况和风土民情。</p> <p class="ql-block">  在刚出加拉宗村后又看到这幢在坡屋顶上加高建出一个楼亭的民居,这也算是一种创新建筑吧!</p> <p class="ql-block">  在公路上拍到的这幢民居十分豪华大气。</p> <p class="ql-block">  在350国道边的这些藏民居都和我们在加拉宗村看到的风格完全一样。</p> <p class="ql-block">  在路边也能看到两种建筑风格的藏族民居。虽然我们看到的这些藏民居大小、普道和豪华程度不同,但都没见到有破旧的民居了。这只能说明,现在的藏族兄弟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了,日子越过越好了!这充分说明我们国家的民族政策的确好!</p> <p class="ql-block">  路边的牧场水草丰盛,耗牛成群。</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继续往高处行驶。</p> <p class="ql-block">  上坡的路犹如天路。</p> <p class="ql-block">  国道行驶着不少的大货车,矗立在高原的高压线塔也在不停地向远方的东部城市输送着电力。</p> <p class="ql-block">  我们看到了松林口垭口的地标:碉楼。</p> <p class="ql-block">  这块石碑上写着:四川省鲜水河大峽谷国家森林公园 海拔3962米。</p> <p class="ql-block">  到我们离开松林口垭口时,才发现这个碉楼墙边的雕塑竟然是几只向上攀爬的土拔鼠。可能土拔鼠是道孚县的特色动物吧!只可惜我们一路上还没近距离接触到这种能与人亲近的草原动物。(老张摄)</p> <p class="ql-block">  去年川西环线游时路过这里得知了一个新名词:鲜水河断裂带。它北起甘孜的卡苏,经炉霍、道孚、康定,南至石棉,最后在泸定附近与安宁河断裂带相接,全长约400公里。鲜水河断裂带是四川历史上地震级别最大最多的断裂带,有记载的七级以上地震就有10次,占到了全省的50%。</p> <p class="ql-block">  在旅行中的一大乐趣是能见识到各种能干的人。今天,我们在这里就巧遇了一位来自山城重庆的摩游达人。在与右边这位摩游独行侠王劲松的聊天中,得知他昨天才从重庆出发,当天便行驶了700公里,今天上午刚到这里,准备骑游到西藏,再通过阿里无人区到新疆。知道了他的这种超级能量,真让人惊讶不已!</p> <p class="ql-block">  出于对这位刚退休下来的58岁摩游独行侠的敬佩,我们添加了微信,以方便今后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  大家也对这位骑手的摩托车产生了兴趣,拍一张照片留个纪念。</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与这位勇敢者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为了今天的计划和目标重新踏上征程,在摩托车上挥手告别!</p> <p class="ql-block">  我在垭口拍下他下山独行骄健的身影,算是今天对他的告别,并祝他一路平安,顺达心中的彼岸!</p> <p class="ql-block">  7月几日收到了王劲松已安全回到重庆的短信,并发来了一张行程记录表。这位老弟最远的一天行程竟然跑了1050公里。与我十多年前在新疆跑得最远的一天完全一样,可我是开的汽车,他是摩托车啊!我要对这独行侠表示由衷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旅行就是这样,看别样的风景,见识各路英雄,感悟不一样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完 </p><p class="ql-block">2025.7.1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