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下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有钱的人往乡下跑,没钱的人往城里挤,说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城里人手里有了一些积蓄,或是原本就是从农村出来的,靠着多年打拼,在城里安营扎寨,过起城里生活的人,厌倦了城市的喧闹、嘈杂,向往起恬静的田园生活,又回归农村寻一处僻静地,置田买房,过起了“忽逢桃花林,夹桃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的日子。而更多的农村人,为生活所迫,远走他乡,去城里打工谋生,成了城市的建设者,却无缘拥有者的名份,他们的家人有一个共同的称呼:留守儿童、留守老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i>鳞次栉比的楼宇</i></b></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工程所到之处,不仅通过生态治理优化人居环境,更是带动产业升级,促进文化传承,缩小城乡差别,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可以说,这是继脱贫攻坚之后的又一项惠民工程,利在当下,功盖千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i>藏在田园里的别墅</i></b></p> <p class="ql-block"> 这些年,一直在外做生意的妻弟和妻妹,早已在省城和县城购买了商品房,变卖了乡下的住宅。听仍在乡下的大姐说,村里搞美丽乡村建设,新建了一处别墅群,户口仍在村里的人家可以优先、优惠购买。于是姐弟三人各花了20多万,相继购买了200多平的单幢别墅。一阵紧锣密鼓的装修后,都已俱备入住条件,只待乔迁,之前一直邀我前去参观。昨天,妻妹打电话,说家前屋后田里长的瓜菜熟了,邀我和妻弟去拿。于是,乘着早凉,刚过6点我俩就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10多分钟的里程转瞬即到,刚下公路,迎面一座门楼映入眼帘:醉美射南,海通镇美丽乡村。一条柏油路蜿蜒通向村内,红黄蓝三道彩色线标志着这是一条旅游观光道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i>门前的小河清悠悠</i></b></p> <p class="ql-block">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远远望去,一座座现代风格的楼宇,隐约在盛夏的暮霭里,翠绿的绿荫中。车刚停下,妻妹就迎了上来,指着刚采摘的瓜果蔬菜,帮我们往车上搬。西瓜、香瓜、黄瓜、番瓜、茄子、旱菜……数数竟有8、9种,装了满满一后备厢。装完车,妻妹饶有兴趣的带我去参观她家的蔬菜地,那是从村里每年花250元租用的。走过一段田埂,只见一畦韭菜绿,番叶覆满垄,盛夏的阳光里,满目翠绿,一片盎然。现代人的生活最讲究的莫过于绿色食品,绿色蔬菜,有了这一方菜地,能尽情享用无公害瓜果,真的令人神往、惬意。闲聊中,邻居大叔从明湖中捕鱼归来,竟有2、3斤的河虾,几斤重的杂鱼,姨妹悉数称了让我们带回。大叔每天都去明湖放簖,每次或多或少总有渔获。正说着,一辆卖豆腐的三轮车叫卖着驶来,听说,还有卖猪肉、卖熟食的商贩,也常来小区光顾,除了蔬菜,餐桌上的一应菜肴,足不出户就可获取。小区里有超市,社区食堂和正在筹建的学校、医院,功能齐全的美丽乡村,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市族前来入住。最让我难以置信的是,这里的居民居然用上了天然气,从县城过来,数十公里的输气管道铺设,那是需要怎样的一种胆魄啊!</p><p class="ql-block"> 行走在乡村平坦宽阔的道路上,仿佛置身在城市的某个公园里,林中的蝉鸣此起彼伏,为乡野的宁静增添了一份生机。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成片的稻秧,在夏日的晨风里,泛起连天的碧浪,枝叶的摩挲声似与土地和季节浅唱共鸣。置身在如画的美景里,我感受不到夏日的炎热,心静如水,万念俱消。人生本无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我终于明白了,人活着是怎么一回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