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我们全家专程前往上海市国歌展示馆参观,探寻国歌与上海这座英雄城市的历史渊源。接受爱国主义教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国旗、国歌、国徽作为宪法确立的国家重要象征和标志,被纳入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的八大主要内容之一。《义勇军进行曲》以其激昂的旋律和深刻的内涵,成为凝聚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的重要载体,而上海作为其诞生地,也因此与国歌结下了不解之缘。《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凝聚了田汉与聂耳的心血,其诞生地点涉及上海与日本,创作过程则与抗战时期民族救亡时代背景紧密交织,充满波折与使命感。</span>上海这座城市见证了国歌诞生及早期传播的重要历程。</p><p class="ql-block"> 创作背景与诞生环境: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民族危亡之际,上海作为当时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汇聚了众多进步文艺工作者。在此背景下,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应运而生。田汉在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撰写电影《风云儿女》剧本时,于1934年末至1935年初创作了歌词初稿,写下“把血肉来筑我们新的长城”等核心句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1935年初,田汉因宣传进步思想被国民党当局逮捕,聂耳设法获取歌词手稿,迅速投入谱曲。他结合时代呐喊感,将原词末尾“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修改为更具冲击力的“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强化战斗氛围。聂耳在上海完成初稿后,因局势紧张赴日,在东京进一步完善旋律结构,最终定稿并寄回国内。电影投资人将曲谱原标题《进行曲》更名为《义勇军进行曲》,突出歌曲的战斗属性。</span>电影拍摄地杨浦区原荆州路405号、歌曲唱片灌制地衡山路811号百代小楼均位于上海,成为创作历程的重要见证。</p><p class="ql-block"> 首次唱响与早期传播:该歌曲作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在上海首次唱响。从诞生的那天起,《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就激荡在上海的空气中,在当时成为万人传唱的“流行曲”,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救亡图存。如今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的国歌展示馆,其所在之地正是进步电影《风云儿女》的拍摄地,馆内收藏的田汉照片等资料,也见证着这段历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让国歌在幼小的心田里发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