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祖国宝岛台湾是一个中国人不能不去的地方。我有幸去过三次台湾,分别是跟团游,交流访学和自由行。</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台湾环岛游还是在2008年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湾团队旅游之前,那时台湾还未正式向内地开放旅游,大陆旅行社组团不能直达台湾,必须绕道第三方才能成行。当时我认识衡山国旅的江总,她帮我安排了那次有点违规的台湾游。我们是先到泰国玩了几天,然后由泰国抵达台北,开始了为期一周的环岛游。这是常规的旅行社线路,我们从北向南一路观光游览,初来乍到,感觉既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第一次来所见肯定新奇,熟悉的是有些景点早已久闻盛名,如阿里山,日月潭等。再加上听到的都是国语,毫无隔阂感。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对岛内来说至关重要,但作为景点平淡无奇,远没有杭州西湖之秀美。地处嘉义市的阿里山海拔较高,林木葱翠,清爽宜人,倒是不负盛名,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和旅游风景区。我在那里坐了山地小火车,出没于天然森林宝库,随处可见珍稀的高山花卉和千年神木。还买了桧木精油和桧木工艺品,据说桧木是阿里山特有的名贵树木,提炼出来的精油避蚊防暑,加工成型的器具纹理漂亮,色泽金黄光亮,惹人喜爱。印象较深的自然景点还有花莲太鲁阁公园,地势险要,壁立千仞的断崖和乱石滚落的峡谷颇为壮观,台湾第一条东西横贯的公路就在这里通过。</p><p class="ql-block">著名的人文历史景点自然少不了要去看故宫博物院,国父纪念馆和中正纪念堂。那里一一展陈的是我们民族不可分割的历史啊!因参观时间紧张,并无逗留细看,也不必详述了。在馆外正巧看到台湾卫兵的换岗仪式,当时觉得很特别,至今还有记忆。 最 令人难忘的是参观中台禅寺,我们去看时刚落成开光启用不久,驻足山门外,远远就可以看到那高耸入云的金色塔顶,这是一个中西和璧,古今交融风格的佛教建筑,塔寺合一高达136米,楼高37层,是当时世界上最高大的现代佛教寺庙。因我之前从未见过如此规格样式的寺庙,气势之恢弘足以令人震撼!庙门内镌刻的中台四箴行“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记忆犹新。后来国内无锡灵山大佛旁建造的梵宫可能参照了中台禅寺的建筑样式。还有印象的是,我们走马观花的交通出行大多是在旅游大巴上,车上不断播放着世上华人都爱听的邓丽君的歌曲,也许是入乡随俗,投其所好吧?车行一路奇葩的是,不时见到路边的小亭子里跑出来一个衣着暴露的妙龄女郎拦车兜售槟榔,原来这就是台湾有名的槟榔女,真是少见多怪了!还记得当时团队游没少购物,无非是玉石珊瑚高山茶,好吃的麻薯倒是是蛮受游客欢迎的,可以整箱托运回家。这就是我第一次台湾行的大致印象,属于典型的观光旅游。 </p><p class="ql-block">第二次到台湾那是公务旅游了。2011年4月18日至26日,我受学校委派作为访问学者应邀赴台湾中华大学观光学院讲学,对观光与会展学系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共进行了6次讲座,主要是讲上海世博会的服务管理与会展经验。一年之前,上海成功举办了世人瞩目的世界博览会,作为会展专业,我们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及时总结大型会展活动的过程管理,与台湾高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我从事件营销与公共服务管理的视角,总结了上海世博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构成与运营 ,分别从服务准备,服务接触,服务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并辅以运营过程中的问题产生,反馈机制和动态修复的实际案例,获得听讲者的好评,因此受到观光学院院长的嘉奖令。其他还讲了《现代旅游业转型与演变趋势》,《都市历史街区旅游体验及其差异性分析—以上海田子坊为例》,《上海工业遗产资源“活化”利用与城市更新发展》等。教学之余,校方不失时机地安排我在当地参观考察。中华大学地处台湾新竹,高校与高新技术区集聚。我参观了台湾清华大学与台湾交通大学,还到新竹科学园区听取了有关介绍,知道台湾半导体电子企业发达,为此买了个精美的U盘留作纪念。校方陪同人员知道我喜欢根艺石雕,特意利用一下午的时间,前往毗邻新竹的苗栗县三义木雕博物馆参观。这个专题博物馆不大,但藏品极为丰富和精致,大至整木随形雕刻的人物肖像或飞鸟走兽,镇殿压阵,栩栩如生。各类小品和摆件也非常精彩传神,让人叹为观止!原料大多是天然的柏木和乌木,也有历经沧桑的水沉木,经设计加工成独一无二的作品,充分展现了木雕艺术之菁华。此类木艺根雕我在内地虽没少看,但三义木雕之工艺水平和艺术造诣不遑多让,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闲谈中,他们听我说起在上海看过台湾艺术家杨慧珊的琉璃作品展,便热心联系带我去看了新竹玻璃工艺博物馆,还专程访问了一家颇有名气的王姓琉璃大师工作坊。在这工作坊,我一面与大师交谈请教,得知他的作品多次在大陆参展并获奖,一面看他亲自作业用高温喷火枪对着琉璃坯件反复炙烧塑形,我有幸第一次近距离观察琉璃工艺制作过程,难得长知识了。听说他前不久应连战儿子连胜文生日定制了一只琉璃猪,这引起了我的兴趣,因我上次到台湾也购买了玉石肖形猪,正好工作坊里还有此同款作品,我立即拿过来捧在手心里,仔细端详这只流光溢彩,憨态可掬的琉璃猪,真是爱不释手啊!于是一番友好议价后自然收入囊中。由此对名闻遐迩的台湾文创业更加刮目相看! </p><p class="ql-block">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两岸校际学术交流与访学得到观光学院苏院长的全程关照,他不仅几次全场听课,还与我认真交换意见讨论学科建设。我教学任务完成后,他立即抽出时间亲自开车陪我公务旅游。我们考察了台湾农会主办的特色果园农庄,探访了几家有特色的当地民宿,获益匪浅!要知道当时台湾的乡村旅游与民宿经营是走在内地前面的,有许多值得学习的经验。苏院长曾经当过台北市观光局长,人脉很广,因此有机会让我见识了一般不宜到访的地方,如台湾东北角的基隆港和宜兰县,坐交通艇上了受游玩人数限制的龟山岛。龟山岛位于宜兰县东约12公里的西太平洋上,地形上形似龟首,龟甲和龟尾三部分,有许多奇特的景观。我印象较深的却是在岛上看到曾经的驻军营地和碉堡工事,仿佛闻到了当年两岸关系紧张时的火药味。龟山岛还是台湾地区唯一的活火山岛,附近的海域时常能观赏鲸鱼和海豚出没,可惜我并没有看见。让我惊喜的是在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结束的前一天,苏院长安排我进入园山公园区参观,领略了国际花博会的精彩。我能在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世界博览会的第二年,看到台湾成功举办世界花博会并亲临现场,与有荣焉。我还获得了为特别嘉宾定制的台北花博会纪念杯,上面有台北市长郝龙斌的签名。告别台湾前,苏院长专门在台北101大厦顶层设晚宴招待我,巧的是在电梯里遇到连胜文,他的脸上粘着创口贴,这是他前不久参加国民党竞选遇刺留下的痕迹。这可算我第二次台湾行的一个小花絮吧!</p><p class="ql-block"> 第 三次到台湾与前两次完全不一样,是自助旅游,别有一番风味。2016年国庆期间,我与前同事赵老师父女及他女儿的闺蜜结伴,一行4人老少组合,开始了为期9天的台湾自由行。所有的行程游线食宿安排都由赵老师女儿事先精心规划,我们只是坐享其成,也体验了一把年轻人的游玩方式。我们从上海出发直飞高雄,首选目的地就是台湾南部的垦丁。这是台湾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上次环岛游也没去成,这次总算补上了。垦丁三面环海,东临太平洋,西接台湾海峡 ,南望巴士海峡,号称台湾的天涯海角。垦丁景区包括白沙湾,鹅銮鼻公园,龙坑自然生态保护区等。这里风景绝佳,阳光,沙滩,海浪,绿树,珊瑚礁石灰岩地形遍布,怪石嶙峋,因受风浪侵蚀多有孔洞而形成独特的景观。我们在松软的沙滩上散步,在标志性的白塔下游憩,眺望海天一色,波涛汹涌;耳闻惊浪拍岸,涛声阵阵。海风拂面,神思飞扬,不由得深切期望两岸早日统一,人民共享祖国大好河山!龙坑是一个严格限流的自然生态保护区,每天只能进200人。高兴的是我们预约成功,这要归功于小伙伴擅长的旅游攻略宝典。</p><p class="ql-block">此行最令人难忘的地方莫过于清境农场,这是许多自由行者梦寐以求的度假胜地。清境农场位于台中市南投仁爱山区,是一个将自然景观与农牧生产相结合的休闲农庄。由于海拔近2000米,时常笼罩在云里雾里,有“雾上桃源”之称。我们上山的两天,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充分领略到了这里的神奇魅力,周边林木苍郁,繁花遍野,草原丰美,绿茵如毡。景点设置颇有特色,有高山牧场,高山花卉区,小瑞士花园,生态体验园区,国民宾馆,特色民宿街等。环绕其间的八大步道,分别以樱 花,茶园,翠湖,柳杉,落日,观山,长城,步步高升命名,既诗意盎然又名副其实。我们住在云顶度假山庄,凭窗见景,俨然是个山景房。我们坐拥群山,居高眺远,饱览层叠起伏的山岚美景,或观落日余晖,层林尽染;或看云雾缭绕,变化莫测;或仰望星光闪烁的夜空。在云端上喝咖啡,景区里看表演,牧场中随牛羊散步,好不惬意!真是清境仙居,名不虚传啊!</p><p class="ql-block">告别不无留恋的清境农场,我们随即下山转乘高铁从南投到了北投,开始了台北附近的温泉之旅。北投因为地热谷和北投溪的高温温泉水而形成著名的温泉小镇,吸引了无数的当地市民和外来客,人气很旺。我们入住的是一家温泉酒店,虽然小却很精致,设施齐全,客房里就有浴池泡汤可享受天然温泉,也就免了到外面的大浴场公园去凑热闹了。北投温泉文化浓厚,我们参观了温泉博物馆和文物馆,了解了不少温泉知识,看到了著名的北投石,它是高温温泉水含有的矿物元素沉淀结晶而形成的硫酸盐矿物,是世界上以台湾地名命名的稀有放射性温泉矿物。北投有个台北图书馆分馆很有特色,它是全台湾第一座会呼吸的“绿建筑”图书馆 ,座落于北投温泉亲水公园。以木构造为主,外形犹如一艘大船,馆内墙面使用陶瓷废料回收的烧造砖,看上去朴素美观,又绿色环保。我们进去浏览了一番,感觉小小的空间,温暖亲民而别致,自然环境与人文气息交融,令人一见倾心。 与年轻人一起出游,可知“象当地人一样生活”是他们自由行深度体验的诉求,因此我们的吃住行力求接地气。如每到一个地方,必须品尝当地美食,我们在垦丁老街,高雄六合夜市,台北士林夜市等地遍尝木瓜牛乳,卤猪脚,香蕉煎饼,牛肉面,大肠包小肠等风味小吃。在高雄旗津岛和台北鱼市吃海鲜,印象较深的是台北上引水产人气爆棚,因在码头附近方便进新鲜海货,我们吃的巨大的帝王蟹都是活的。这是家集水产,超市和餐厅于一身的高级卖场,打破了人们对传统鱼市场脏乱差的成见。在住宿上我们则一般选择网上获好评的特色酒店或民宿,特别是一些入住的民宿虽不奢华,却干净整洁很有艺术情调和人文关怀。在与民宿主人的交往中感受到了台湾人民的善意与良好素养,如我们在台北住的一家民宿是在一个老旧小区的居民楼里,主人热情好客,关心备至,处处为客人着想,使我们有居家的感觉,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自 由行的交通工具,我们沿途大多包车和捷运,也乘过轮渡船。高雄捷运的美丽岛车站很漂亮,造型独特,灯光璀璨,有惊艳之感,据说被某著名网站评为全世界最美丽的车站之一。</p><p class="ql-block">这次结伴旅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随从年轻人的喜好,到一些一般团队陆客不去的小众的网红的文艺范十足的地方打卡,如在恒春老城去了《海角七号》电影拍摄地,去了不少展馆和文创小店,如驳二艺术特区与山佳美学馆。印象最深的还是诚品书店,它以生活,风尚,设计,书籍,视界,流行,商品,美食等分类组合的新颖格局打破了传统书店的陈式,在当时开风气之先,深受世人欢迎。我也不例外,喜欢这种设计风格与文化气息,自然而然也就在书店徜徉并购物了。不能不承认,台湾的文创产业发达,对内地有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吃住行游购娱的实地接触,我们有机会体验了台湾社会的烟火气与市井味,进一步了解了台湾同胞的待人接物与生活状况。由此坚信旅游往来确确实实有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感情。 </p><p class="ql-block">上述三次台湾行,给我带来了难以忘怀的不同感受。如果说第一次观光旅游是一种新奇感,第二次公务旅游是一种亲切感,能么第三次休闲旅游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愉快。时移事犹在,聊作散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