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江西永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永叔公欧阳修的故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县城恩江镇,一座形如葫芦的明代古城静静卧于恩江河畔。作为江西省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城址,恩江古城以55万平方米的占地规模,勾勒出一幅东北—西南走向的独特城市画卷。</p> <p class="ql-block"> 永丰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建县、南宋绍兴七年修筑土城,明嘉靖三年修筑砖城,直至嘉靖四十年的兵部尚书聂豹与知县吴凤瑞扩城后,才形成如今的古城规模。</p> <p class="ql-block"> 2018年5月永丰县启动了恩江古城保护修缮项目,围绕“品欧公文章、忆状元及第、游历史街区、尝特色美食”四大功能定位,打造欧公文化区、古城遗址区、民俗文化区和特色美食区四大板块。</p> <p class="ql-block"> 美食文化街,位于葛溪河西岸,南至永叔公园东门,北至跃进桥,全长约620米。</p> <p class="ql-block">古戏台</p> <p class="ql-block"> 恩江古渡牌坊,位于葛溪恩江两水的汇合处。</p> <p class="ql-block"> 古渡旁边的“状元楼”,上下两层,下层为青砖结构,前后券拱门,门楣分别书“贤关孔道”“元启在兹”。上层为木结构,飞檐翘角,四面置花格棂窗,顶置藻井,书画精美,楼内陈列吉安历朝18位状元情况介绍。</p> <p class="ql-block"> 连接古城的葛溪桥,因桥两边低中间高看上去像一个驼背,所以又俗称“驼背桥”。该桥建于元至元年间(1264—1294),清代重修,红条石拱砌,四墩三孔,一拱高两拱低,高拱为船只进出,通高7.58米,矢高4.2米;低拱为分洪需要,通高4.73米,矢高2.5米。桥东西向跨葛溪河,桥面宽5.45米,全长54.2米。</p> <p class="ql-block"> 恩江古桥,始建于元代, 原为南北两桥,明清屡毁屡修,清咸丰年间二桥合一。桥面由红条石砌成,共23墩22孔,呈“人”字形;南段长166.6米、宽4.5米,北段长176.2米、宽5.8米,加上二桥接点平台,桥总长355.5米,是江西省第二长古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 兴贤门,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0年),是恩江古城八座城门之一。作为西城门,兴贤门连接城内主干道与城外交通,设有瓮城,门洞宽3.2米、进深8米,上方原有门楼,兼具军事防御与通行功能。</p> <p class="ql-block">恩江古城龙王庙遗址</p> <p class="ql-block"> 恩江古城遗址,于2018年6月发掘,是江西省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结构最清晰的古代县城景貌。</p> <p class="ql-block"> 刘绎状元府遗址,江西最后一位状元刘绎状元府邸遗址。内有状元文化展示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上世纪50年代初,永丰县委、宣传部、组织部、统战部等部门在此办公。</p> <p class="ql-block"> 状元文化展示馆,主要陈展生于永丰的四位状元特别是清代状元刘绎的生平事迹、主要贡献及影响等内容。</p> <p class="ql-block"> 聂豹生平馆,里面展示明代思想家、政治家聂豹生平事迹。</p> <p class="ql-block"> 聂豹(1487-1563),字文蔚,号双江,永丰县恩江镇聂家村人。他于正德十二年(1517)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以政绩显赫、清正廉洁著称。聂豹是王阳明心学的正统传人,对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 永丰是革命苏区,1930年12月,红一方面军在永丰龙冈连打两个胜仗,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次“围剿”。对此,毛泽东兴奋不已,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p> <p class="ql-block"> 永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展厅分为“文心书房”“巧手庖厨”“戏园春秋”“畲乡放歌”和“民俗四季”五个展区,包含了永丰农民画,永丰畲族山歌,永丰傩舞,永叔公腐乳等十余项非遗项目。</p> <p class="ql-block"> 登上古城城墙,这条总长超过2500米、高1~4米、地基宽约5米的城墙,布局、走势都保存非常完整。城墙砖上刻印“嘉靖三年官造”“皇清乾隆拾壹年官修”“道光廿九年重建”等铭文。</p> <p class="ql-block"> 承恩门,是古城南门,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特色。门楼高大雄伟,城门上方刻有“承恩门”字样,字体苍劲有力。</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永丰县,恩江古城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也让我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永丰恩江古城将会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成为一座永恒的历史文化名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