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剧《新四军中的四大女金刚》

lydia皖晴的秋天

上一:樊西曼 上二:孟平 下一:王典 下二:杨寒 <b>旁白: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这支由红军游击队改编的新四军老八团里,活跃着四位女性,她们都是投笔从戎的学生。</b><br><br><div>女(上场):我是樊西曼,毕业于北京女子文理学院,1936年9月,我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学校地下党的支部书记。1937年,党派我去河南泌阳参加红军游击队。现在,我是新四军老八团的一名军人了。<br>女(上场):我是孟平,参加新四军后改名换姓——唐觉民,1936年在家乡北仓女中读书时,就参加了民族解放先锋队,我还是大队长。1937年的秋天,我在地下党员樊大姐的带领下投笔从戎。 <br>女(上场):我是王典,1936年在北京志成女中读书时参加了革命,任北平军委交通员。1937年秋,我跟樊西曼大姐一行人闯过白区,在河南确山县竹沟参加了新四军,我们被编入了老八团。<br>女(上场):我是年龄最小的杨寒,在河南北仓女子中学读书时,我就在寻找党组织。后来,我加入了由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南阳平津流亡同学会剧团,1937年的秋天,我在北京遇见了北仓同校的孟平姐,我们一起跟着樊大姐奔赴河南泌阳去参加红军游击队。我如今也是新四军老八团的一名女兵了。<br><br><div><b>旁白:部队就要东征去打日本鬼子了,那时候老八团的条件极为艰苦,1300多名战士,武器装备很差,缺衣少粮,缺医少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部队出发前要进行精简,打算把团里仅有的这四位女军人留下来。</b><br><br></div><div>女(唐):樊大姐,团里马上东征去打鬼子,听说要把我们四个女同志给留下来。<br>女(樊):可不是嘛,我正在为这事着急呢!<br>女(王):那怎么行!我们得去找领导评评理,再不成我们就写血书!<br>女(杨):对,他们不能把我们留下!<br>(团长和政委上场)<br>男(团长):三个女人一台戏,你们四个在这里叽叽喳喳做什么?<br>女群:周团长,为什么不让我们参加东征?<br>男(政委):你们是女娃娃,一路行军非常艰苦,遇上鬼子还要作战,在路上走不动了,我们可没有担架抬你们呦!这会拖累整个部队呀!<br>女(樊):请领导们放心,我们都是打过游击的,再苦再难都不怕!<br>女(唐):周团长,难道你忘了,我们刚来游击队时就遇上了国民党的一次突然袭击,在只有一个连的兵力掩护下,我们坚持到团主力赶回来,我们可都是经历过生死考验的!<br>女(王典):是呀,在游击队时,你可是亲眼见过我拿着你的驳壳枪,击毙了那个作恶多端的大坏蛋呀!<br>男(政委):这倒不假。<br>女(杨):还有我,周团长,你别看我年纪小,我有的是力气,决不会拖累大家!<br>男(团长):你们这些女娃娃呀,这让我怎么说,那就跟着走吧,到时候吃不消了可别哭鼻子呦!<br>女群:太好啦,谢谢周团长,我们保证不掉队!<br>男(政委):这一路上要发挥你们的长处,做好战地服务工作。樊西曼,你来担任服务团的团长,带好你的这几个兵!<br>女(樊):保证完成任务!<br>(女四大金刚簇拥着团长政委下场,在《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歌曲中,由女兵们上场表演行军路上宣传、鼓动战士们。)<br><b><br></b></div><div><b>旁白:她们没有说大话,在东征的路上,她们与男战士们一样,身背枪弹和干粮,脚穿草鞋,一路上用石灰在墙上写抗日标语,说快板,为战士们股劲、加油!部队停下来休整时,她们就组织召开军民联欢会,唱歌、演活报剧。她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战士,大家称赞她们是新四军中的女“四大金刚”。</b><br><br></div><div>(女四大金刚上场)<br>女(樊):真有意思,自打我在《放下你的鞭子》里扮演青年工人大老李后,他们就不再叫我樊西曼了,改叫我“老李哥”。<br>女(王):樊大姐,你把头发剪的那么短,不把你当男人才怪呢!<br>女(杨)我不也是嘛,有一次我跟周团长去收编土匪武装,刚一见面,那个大当家的为了表示欢迎,一下把我抱了起来。听周团长说我是个女的,惊奇地张大了嘴巴,哈哈哈哈哈。<br>女(唐):我在《打鬼子去》的剧中扮演三嫂,好在下了台没人管我叫三嫂。<br>女(王):那我以后就叫你三嫂好啦,哈哈哈哈哈。<br><br><div><b>旁白:抗战胜利后,这女“四大金刚”在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中跟随部队南征北战,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她们相继脱下了军装,投身到建设新中国的工作中。</b><br><br></div><div>女(樊):1952年,我转业到铁路系统工作,先后在南京和南昌铁路分局任政治处主任,后来去上海铁路局任副局长。1955年,我调任铁道部党校党委副书记,那时,我刚满40岁。<br>女(唐):1955年,我转业到武汉武昌区委肃反审干工作队任队长,后来担任过郑州师范学校组织部部长和卫校的副校长及总支部书记。我是在郑州儿童医院党委书记的岗位上离休的。<br>女(王):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作为中原野战军推选的军队妇女代表,出席了新中国妇女代表大会。1954年,我转业到四川省城建局任支部书记。离休前,我任四川石油学院开发系支部书记。<br>女(杨):新中国成立后,我转业到安徽合肥市委,后来担任了副书记兼组织部长。1958年,毛主席来安徽视察时,我受到了他老人家的接见,还与毛主席和刘少奇合了影。<br><br><div><b>旁白:1966年,史无前例的十年WG开始了,我们的女“四大金刚”已从青年步入了中年,在新中国的历次运动中,她们都经受住了考验,然而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她们是否能安然度过呢?</b><br><br></div><div>女(樊):那年我51岁,在8月25日那天,我在遭到了一群不明事理的人一阵暴打之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br><b><br></b><div><b>旁白:周恩来总理闻讯后十分惋惜地说道:“樊西曼同志是铁路系统的第一个女局长,就这样被打死了,不幸牺牲啊!”</b><br><br></div><div>女(樊):虽然我只活了51年,但我会骄傲地对后人说:我的一生没有虚度年华,我已将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下场)<br>女(唐):我在文革中受到了基层群众的保护,免遭磨难。当我得知大姐遇难时,心情难以平静,那么好的一个人,就这么走了。1994年1月16日,我告别了家人,与先我而去的樊大姐见面了。(下场)<br>女(王):我这个当年除奸队的成员,亲手击毙过坏人,却被打成了叛徒。这顶帽子压了我整整8年!好在党最终还我清白,2006年10月13日,我一身轻松地去见我的战友们了。(下场)<br>女(杨):我这一生,从艰苦卓绝到幸福安康,整整过去了一个世纪多。我经历了从旧中国到新中国,见证了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变化。我希望后代们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是无数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div><br></div><div><b>旁白:那些曾浴血奋战的前辈们,如今正逐渐离我们远去。然而,他们为国为民所展现的大无畏精神,却将永世长存。让我们共同高唱《新四军军歌》,让铁军的英魂永续传承!(歌声起,该剧所有人上场) </b></div></div></div></div></div></div> <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