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石库门是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通常被认为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象征之一,它融汇了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民居特点,是具中国特色的居民住宅。</p> <p class="ql-block"> 上海的旧弄堂一般是石库门建筑,它起源于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当时的战乱迫使江浙一带的富商、地主、官绅纷纷举家拥入租界寻求庇护,外国的房产商乘机大量修建住宅。19世纪五六十年代,围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征,但不再讲究雕刻,而是追求简约,多进改为单进,中西合璧的石库门住宅应运而生。这种建筑大量的吸收了江南地区民居的式样,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这种建筑因此得名“石库门”。</p> <p class="ql-block"> 泰安里是北京南城一处仿上海石库门形式的代表性建筑,建于1915至1918年间,由六幢平立面造型相似的二层楼房组成。内部保留木质楼梯、五彩玻璃窗等海派元素,搭配老式留声机、黄包车、旗袍等怀旧道具,营造“穿越老上海”的沉浸感。</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泰安里属于京师市政公所香厂新市区建设的一部分。1914年,京师市政公所开始对香厂一带的旧街区进行现代化改造,时称“香厂新市区”。</p><p class="ql-block"> 主持新市区建设工程的首要人物是当时任京师市政公所督办的朱启钤。他对这一改造工程十分重视,道路建设、商业设施建设及相关公共设施建设同时开展,稳步推进。</p> <p class="ql-block"> “石库门岁月”是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以海派建筑风格和民国历史为主题,融合艺术展览、咖啡馆、茶空间等。步入其间,恍如隔世。</p> <p class="ql-block"> “石库门岁月”对面是《山水风韵 智慧中轴》展览,以历史水系和水利智慧为主题,利用视频、图片、实物等展陈方式,展示河湖水系对北京中轴线的影响及中轴线上的水文化和水利智慧。</p> <p class="ql-block"> 部分照片来自@移动的空间及网络</p> <p class="ql-block"> 原本以为石库门只属于上海的烟雨弄堂,却在北京泰安里邂逅了相似的风情。红窗白墙,绿植点缀,脚下的石板路仿佛延伸着两个城市的记忆,这一刻,时空交错,美好重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