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晋祠位于今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晋水之源,原名唐叔虞祠,据说是其后人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约出生于前1042年)而建。其始建年代不详,但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已有记载,宋代进行了扩建,后经金、元、明、清历代增建形成了今天的格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风景优美秀丽,建筑古朴雄浑,其庙宇、园林、雕塑、壁画、碑刻数目众多,年代悠远,人文历史厚重。</p>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15日,我们来到了晋祠,跟着地导游晋祠,沿中轴线打开历史画卷:水镜台、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穿越两千多年的历史之美</p> <p class="ql-block">在岁月的长河中徘徊,心总是渴望着邂逅那些沉淀着历史韵味的地方。而当我踏入山西太原晋源区的晋祠,仿佛走进了一幅流淌着千年时光的绚丽画卷,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每一道光影都摇曳着历史的回声。</p> <p class="ql-block">给年近七旬的团长兼摄影师的徐大哥拍个照,连日来他不辞辛劳地为大家拍照留影,我们要道声“辛苦了”!“谢谢”!</p> <p class="ql-block">水镜台:古戏台,明清时期建筑。水镜台融殿、台、楼、阁为一体,造型灵巧,雕刻精细,彩绘艳丽。东部上为重檐歇山顶,像一座楼;下部为宽阔的宫殿。拾阶而上,三面有明朗舒畅的走道环廊。西部上为单檐卷棚顶,好像楼阁;而下面又是宽敞的戏台。国内的古戏台并不少见,但水镜台这种构造格局的可谓绝无仅有。</p> <p class="ql-block">戏台一侧有一棵千年古槐,树冠将戏台的一部分笼罩其中,尽现自然与建筑的和谐之美。坐在树下看着戏台,仿佛穿越到了几百年前,耳边隐约飘荡着古韵古腔......</p> <p class="ql-block">金人台:这是一个方形的砖台, 台上四角各立着一个一人多高、姿态英武的铁铸人像。因铁性属五行中的金,故称金人像。</p> <p class="ql-block">对越坊:一座功德坊,明万历年间太原县举人高应元出资修建。“对越”出自《诗经·周颂·清庙》中:“秉文之德,对越在天”,“对”为报答,“越”为宣扬,意为报答宣扬祖先的高尚功德。“对越”两字出自高应元之手,笔法雄奇,被列为晋祠三名匾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献殿:始建于金代,是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整个大殿疏朗利落,落落大方,颇有气派,看上去既是一座庄重气势的大殿,又似一座轻巧灵动的凉亭,它是我国最早也是唯一的一座殿和亭结合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鱼沼飞梁:位于晋祠主殿圣母殿前,一座造型独特精美的古桥梁,有着千年以上历史,有人称它是我国最早的十字形立交桥的雏形。</p> <p class="ql-block">古人以圆形为池,方形为沼,因沼中多鱼,所以名“鱼沼”。从高空俯视,这里像一只大鸟展翅欲飞,所以称“飞梁”。建筑学家梁思成评价:“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看到它,我深深敬佩古人建筑造诣之高,技艺之精巧</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殿内供奉的是西周时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姜子牙的女儿邑姜,故称“圣母”。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采用了宋《营造法式》中的建筑手法,柔和秀美,舒展而庄重</p> <p class="ql-block">大殿前檐,木雕盘龙,为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遗物,是目前国内最早的木雕盘龙。八条盘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栩栩如生,跃跃欲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侍女像:游圣母殿,最吸引我的人物造型其实不是居中的圣母,而是她两厢的40余尊宋代侍女像,皆为宋代原塑。她们形象逼真,造型生动,神态各异,弥足珍贵。我在这些侍女像前驻足观赏,发现她们的面部表情丰富细腻,喜怒哀乐尽显无遗,尤其当中有一侍女面呈半哭半笑状,令人称绝。据说京剧大师梅兰芳曾到此一游,试图模仿此女的表情,但始终未得要领。</p> <p class="ql-block">周柏:位于晋祠圣母殿右侧的苗裔堂前,树身粗大,高约18米,向南倾斜,与地面成四十五度角,被另一株古柏所支撑,与地面的角度成为4形状卧龙,故又称“卧龙柏”,堪称一绝。</p><p class="ql-block">据说,在晋祠园林中,周柏、隋槐、唐槐等千年以上的古树有30多株,以周柏年纪最长,约3000年。</p> <p class="ql-block">难老泉:圣母殿向南走不远便来到了难老泉。此泉为晋水主要源头,有“晋阳第一泉”之称。泉水恒温,常年在18℃左右。“难老”取自《诗经》中的“永锡难老”锦句,寓意生生不息,青春永驻。</p> <p class="ql-block">三匾、三绝、三宝:至此,我已经完成了晋祠精华部分的游览。“晋祠三匾”:水镜台、对越、难老;“晋祠三绝”:侍女像、周柏、难老泉;“晋祠三宝”: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游晋祠,感受多面的美 — 历史之美、文化之美、艺术之美、建筑之美、自然之美......美美相关、相交融,激荡着我的内心。游晋祠,一日穿越千年,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从晋祠出来我们去往天龙山游玩。路经网红桥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太原天龙山网红桥,位于去往天龙山公路上,这条公路全长30公里,沿途有四座高架桥和一处隧道,起点与终点的高低落差达350米。从高空俯瞰,整条公路宛如一条巨龙盘旋在群山之间,被誉为“云端上的公路”。</p> <p class="ql-block">站在桥上,在俯瞰整个山谷的壮丽景色同时,还能感受到微风拂面的惬意。</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给爱好摄影、热心、善良、有求必应的王姐拍照。</p> <p class="ql-block">晋祠天龙山,一个隐藏在山西的宝藏之地,虽然不如晋祠那样声名远扬,但绝对值得一游。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东西峰石窟的神秘、白龙洞的幽深、天龙寺蟠龙松的古老,以及国宝馆的佛首回归。</p> <p class="ql-block">佛首,定格最美笑容</p><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天龙山石窟第8窟佛首在海外漂泊百年后,正式“回家”。这是天龙山石窟第一件回到原属地的海外流失文物,也是近百年来第一件从日本回国的天龙山石窟流失文物。这尊佛首,成为该馆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天龙山石窟</p><p class="ql-block">石窟分布于东、西峰山腰间,共有洞窟25座,造像50</p><p class="ql-block">尊,浮雕、藻井、画像1000余幅(尊)。天龙山石窟开凿于魏北齐、隋唐时期,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石窟以娴熟白刻技法、细腻的表现形式、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生活息著称于世,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石窟艺术的巅峰之作。中的唐代造像,神态高雅、体态优美、丰满圆润、飘逸多姿,是我国现存最精美的唐代石刻造像之一,世称“天龙山样式”,在世界石窟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蟠龙松,天龙山古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早在明代时期,天龙山就有古八景,其中一大景观名为“虬柏蟠空”,说的就是蟠龙松,其形态之奇特,举世罕见,堪称“中华第一奇松”。</p> <p class="ql-block">傍晚我们来到的平遥古城。平遥古城是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距今已经有着2800多年的历史,后来刘伯温对它进行了重修扩建。成为刘伯温的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华北第一镖局博物馆:这里详细介绍了清末民初的镖局文化,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江湖气息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协同庆:最大的亮点是地下金库,让人惊叹于古代商人的智慧与财富。</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刘伯温当年留下来的那根神龙宝柱,据说就是有这根神龙柱,平遥古城才能够千年不衰,到现在为止,这里也是我们中国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城。</p> <p class="ql-block">从钱庄出来,导游把我们带进一家醋坊,据导游介绍,这家醋坊有几百年历史,可以进去参观。屋里的醋味非常浓郁,老板热情地让我品尝了浸泡过红枣、枸杞、苹果等药材的醋,确实和普通的醋有所不同。虽然我不懂醋,也不怎么爱喝醋,但这次体验还是让我对平遥古城有了更多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从醋坊出来漫步在平遥古城中,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宁静与和谐。这里没有喧嚣的噪音和繁忙的交通,只有那古老的建筑和宁静的街道。我沿着石板路悠闲地走着,不时地停下来拍照留念,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在这里,我仿佛找到了一个可以放松心情、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入住平瑶古城内的四合小院。</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青砖灰瓦,檐角飞翘,仿佛一脚踏入明清旧梦。城墙如盘龙般厚重,票号与镖局的铜锁仍锁着晋商传奇。市楼金匾在夕阳下泛着微光,街边老醋坊飘来阵阵醇香,石板路上深浅不一的辙痕,是2800年时光碾过的印记。夜色里,红灯笼将镖师们的影子投在斑驳院墙上,这座活着的古城,正把岁月熬成最浓的山西老陈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