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去了 那个神秘的国度,不但看了皑皑的雪山美丽的湖泊,奇迹一样的古建筑,也接触了以那片土地为家的人们。 </p> Huayhuash 是安第斯山脉中30公里长的一条山脊,有七个超过六千米的雪峰。Huayhuash Circuit就是绕着这些雪山走一圈。最经典的路线62英里,22000英尺爬升。营地都高于树线( 4000米)。山脊里步道遍布,想看什么,都有选择。 <p class="ql-block">这里曾经很危险,不只因为雪崩或天气。 反政府武装Shining Path曾在Huayhuash有一个基地。1988年这个组织袭击政府军警失利后绑架了一组加拿大和秘鲁的徒步者。 抢劫事件也时有发生,最后一次是2004年。此后本地社区(Community)开始收取保护费。这片区域才变得安全。</p> <p class="ql-block">几乎同时,发生了另一件对Huayhuash有巨大影响的事:Kevin Macdonald拍了个基于同名书的纪录片<触摸虚幻>( Touching the Void),讲述两个登山者Joe Simpson和Simon Yates登顶Siula Grande后下来时几乎失去生命的真实故事。书和纪录片让世界的目光聚焦到偏远艰难的Huayhuash, 登山者和徒步者接踵而至,包括我们。</p> <p class="ql-block">每年的五到九月是Huayhuash的干季和旅游旺季。我们选的是六月中到七月初。紧锣密鼓查信息定行程拉练购买装备打包打针开药忙了半年,行程终于开始。虽然雇了向导驴队我们只用操心走路和防寒,这对我仍是最难最复杂的一次徒步。</p> <p class="ql-block">最大的挑战是高反。我到户外活动和历险圣地Huaraz(海拔10000英尺或3052m)的第一天就有轻微的高原反应:头昏,肚子不舒服,有点想吐。我们遵从南美数千年的传统,喝了大量的Coca 茶,对,就是让人上瘾可造毒品的植物。像登珠峰,我们先适应高海拔,以Huaraz为基地找高山湖走走既看风景也适应高海拔。 三天分别去了高山中的Paron Lake, Laguna Rocutuyoc, Lake 69。湖光山色各有特点,去她们的石子路则一样的原始粗糙辗转峰回。我们坐10人小巴士去的。颠簸摇晃3个小时,不伸胳膊腿也运动了。这样的路,给个强力吉普我也开不上去。</p><p class="ql-block">Huaraz的土坯房,路边饭馆烟雾蒙蒙的土灶,绿油油的地,迎着太阳扛着铁锹上工的村民。。。都让我想起童年时的家乡。距离半个地球,时间相差近半个世纪,在我心里他们是如此之近。</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 </p><p class="ql-block">终于到了要上Huayhuash环线那一天。早起打包装包装车。上车后第一次和要陪我们走10天的全体人员。梦之队: 向导Daniel和Zenandia, 厨师Fernado (又名Condor)和Jota, 御马师Carlos. 一路几个小时,中途路旁午餐:绝好的能遥望雪山的观景点,绝好的正餐前的开胃菜,我们立马开启了拍照模式。天气宜人,风景如画,午餐怡口悦目,我们也初尝了梦之队的热情和专业。来之前的很多担心如冰块开始融化。来这里,是享受自然的。其他的,不管计划了的还是不能掌控的,我们都会一起应对。</p> <p class="ql-block">下午到了第一个营地:Cuartelhuain (4,100m/13,448ft)。 有几个徒步队已经扎好营了,在悠闲地交谈,读书或四处看看。 气氛一下就有了。这里不只有自然。我们也自由活动时看了河,山谷,高峰,也路过牧牛人的棚屋。和她一起的时间,语言不通,都很放松和享受。 模糊抽象的秘鲁,开始变得清晰具体。 </p> <p class="ql-block">下午茶照例有coca叶。我最喜欢的是勾起童年回忆的奶粉泡饼干。接近黄昏马和驴队来了,浩浩荡荡地冲进营地,驴可爱马飒爽,我们必须和他们合影。。。。。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晚餐仍旧丰盛有营养。餐后天完全黑了,繁星点点,银河璀璨。尝试了抓拍,最大的收获是感受到了高海拔的冷。</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p><p class="ql-block">不知是兴奋还是海拔,第一夜基本无眠。熬到该起床的时间,工作人员已经忙碌了一阵开始逐个帐篷送热饮料了:coca 茶或咖啡。 手忙脚乱地换衣服,打包,清空帐篷,大包放到指定的地方。。。。看了一点风景,早饭先是热汤,这样开始一天再合适不过。汤足饭饱列队出发。这个队伍的配合和磨合也真正开始。 一开始就是连绵的大上坡。高海拔上坡不是我们的强项。 厨师背着大包不用登山杖象山羊一样在山石间轻松行走,我们则是一步一步慢慢地挪,心里祈望快点到顶。爬高2000英尺后,到了Cacanan Punta Pass (4,700m/15,416ft) ,眼前豁然开朗:一边回望昨晚露营的河谷,一边是铜黄的湖和绿油油的草原。小河在谷中蜿蜒,远处的公路象一条白带子在绿草间延伸到远方,牛仔骑马赶着牛群在草原上飞奔。。。。。。</p> <p class="ql-block">下山真是享受,展翅高飞的鹰,窄窄的山崖小道,心情状态奇佳的队友。。。。都让后半段行程生色。 山谷里有个简单的纪念碑,来自波兰的登山者在探索Cordillera Huayhuash中的Amazon-Marañon river 时失去生命. </p> <p class="ql-block">下午两点到了离Mitucocha湖不远的营地((4,200m/13,776ft)。早上的疲惫一扫而光,向导Daniel带着大家轻装走到湖边,一路看见几副白白的牛骨。马牛羊在这里没有天敌,死后尸体成秃鹰的食物。</p><p class="ql-block">湖在雪山脚下,被大片褐黄的芦苇覆盖。坐在湖边的高地上看风景,和向导队友聊天,难得地放松。 </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p><p class="ql-block">例行清早5:30铃响,热茶咖啡送到帐篷里,换衣打包早饭。。。。。又一个美丽的早晨和让人既期待又紧张的一天。一路上坡,一路不停地有驴队超过我们。所幸有喘息的机会,上到一半有一片平地,不是一般的平地:而是一片嵌着无数绿色小岛的沼泽地。由一个翠绿柔软的岛跳向另一个,象在童话世界遨游。 </p> <p class="ql-block">童话世界之后,是另一个大坡。勉力上了Carhuac Punta ((4,750m15,580ft)-),Rondoy, Rondoy Chico, Ninashanca, Jirishanca等雪峰 尽在眼前。谁是谁,我们一直在努力学习。雪峰脚下是深绿色的Laguna Ninacocha,又一个巍巍雪山与清澈湖水相依交融。</p> <p class="ql-block">继续行程,第二个观景点Alcaycocha俯瞰著名的三湖(Gangrajanca-Tres Lagunas, Rio Nupe, Quesillacocha).。如果时间紧,走到这里欣赏一下三个网红湖,就可以原道回去无怨无悔了。这里照相需要些胆量,最出效果的打卡点需要爬台阶走两边是悬崖的窄道,在三面是悬崖的地方摆姿势,满意了? 祝贺你 ! 请小心翼翼地再走回来。导游Daniel指着远处的湖说昨天给我看的雪崩视频就是在那里拍的。话音未落就听见轰隆声,又是雪崩,雪象瀑布一样流入湖里,白色的瀑布….爬雪山不但是体力技术活,还得会看天气测雪崩。 </p> 下一个挑战是下近45度的坡。登山杖不太有效,小径旁的草更可靠。我们把她们当作Angle Landing的铁链拽着下。 终于下到了Carhuacocha ((4,250/13,940ft))湖边。Cocha在Quechua语里是湖的意思。湖水很凉。我只能把脚放进去15秒钟,同时看着几个小伙慢慢走进湖里,最后扑腾几下。 <p class="ql-block">茶点仍旧清新舒服,晚饭依然丰盛充足。已经两天没睡好觉了。要接受命运的时候,Xun 建议试试过敏药。不得不提队友们为这次旅行都做了充足的准备:保暖的,零食小吃,各种药。。。应有尽有。我大大受益,吃了过敏药后睡了一个完整的觉。 </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p><p class="ql-block">练习了好几次,睡足了觉,打包的速度还是没提高,仍然是最后一个装好。爬出帐篷的时候队友们已经满意地照完相了。我看到了一点雪山上金黄的云,吃了早饭,与御驴师们道别,踏上征程。依次沿着三个湖走。第一个观景点可以走到两个湖之间,近看昨天雪崩的地方。仿佛还能看见冰雪流入湖后留下的痕迹。照相休息后开始爬石头大坡。远处慢慢挪动的步行者们仿佛挂在高高的天梯上。我们终于也上了天梯,也到了下一个景点Mirador Tres Lagunas,从另一个角度看三湖,外加雪山冰川。 这里已经成了集市,徒步者们照相,观景,或休息。到哪里都是人来人往,想照相都得排队。这里也是在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照了无数捕捉记忆的照片。。。。。。考验没有结束,还要爬一个坡上今天的最高点:Paso Siula (4,800m/15,744ft)。快到顶的那一段很陡,大家使尽了所剩不多的气力,终于把自己拖了上去。一看风景,就又有力气了。兴奋地照相,还看见了一座颜色,形状和表面纹理都很象彩虹山的小山脊。</p> <p class="ql-block">下了一小会山,找了个背风的地方吃午饭。已经上乘的意大利面条,色香味在数个小时奋力爬山之后都更浓更诱人。。。。。我吃了三盘。挡风的山石也适合照相。吃饱了都上去照相留念。 一路下坡,路过小山,路过湖,路过草地,路过。。。可乐零售摊? 这时候有冰镇可乐,不可多得的享受。 很快到了Huayhuash营地(4,300m/14,104ft)。象前几天一样,有热水洗漱,洗去一天的汗水释放浑身的劳累。 </p> <p class="ql-block">我很喜欢温度和人情都暖暖的厨房帐篷,热气腾腾汩汩冒泡的汤,清脆的切菜声,听不懂感觉得出欢快的聊天,偶尔搭把手,怎么都有意思。 </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p><p class="ql-block">今天要走高线。常规路线是南下到温泉湖(Laguna Viconga)。我们则是而是向西翻Pass Trapecio ((5,050m/16,564ft)看Jurao 冰川。 这条路线相对比较挑战。昨晚和向导及队友讨论了一下,虽然预报有可能下雨,还是决定按原计划走。Carlos牵着马跟着我们以防万一。早晨一出发就在大雾里走,直到半山腰才云消雾散。快到山顶时天气又变了,雪粒子横飞,打在手上脸上。那个海拔爬坡,每一步都很艰难。那份一步一挪的疲惫,让我联想到爬珠峰,当然,低了近4000米,也不走雪。这里是全程离雪峰最近的地方,如此之近,感觉跑一跑伸伸手就能触摸她………….Touching the Void. </p> <p class="ql-block">在Trapecio隘口(Paso Del Trapecio)环视雪山,更近,也更冷。雪山被厚重的云罩着,太阳遍寻难觅,风尽情地吹,步道潮湿泥泞。有个岔道通向更高的地方,鉴于天气和体力,我们选择不去。由此我们穿过了延安第斯山脉的大陆分界线(Contential Divide, Great Divide)和分水岭(watershed):一边河水经亚马逊盆地流向大西洋,一边河水向西穿山过岭流向太平洋。 </p> <p class="ql-block">每天的隘口是我们心情和体力的分水岭。爬时盔歪甲斜咬牙坚持,过隘口后都舒畅释然:因为地势高视野开阔风景别具,更因为过了当天的难关。下陡坡也会累,但是不同的累。</p> <p class="ql-block">稍事停留就下山了,或许是巧合,一路下山一路云开雾散,阳光透过云彩照着星罗棋布的湖,象嵌入地面的大小翡翠。有几个湖颜色稍浅,一说是冰川水,一说是湖不深。一直下到Laguna Darwincocha,阳光闪烁,云的影子在湖上飘过。有一瞬湖的绿浓郁夺目。看过高山湖泊无数,还是为那份绿的恣意和强烈心动惊叹。来之前曾有灵魂拷问:为什么要费牛劲忍高反冒严寒走这条小众路线。 亲历众多摄影师拍过的景点之外,那份坚持,那份豁然开朗,那份不期的心动,那份可遇难求的人与自然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浓雾寒风雪峰隘口之后的阳光格外明亮温暖,午餐也格外香。心情之好,我们面对雪山湖泊坐成一排玩儿时的游戏挤油油,体内心里残留的寒意瞬间被挤走。身处自然我们也返璞还童。沿着湖继续走,穿过山谷中的草地,就到了Campamento Elefantepampa。</p> 晴天意外转了阴,还下起了干季少见的连绵雨。原来太平洋气候也会如此多变难测。幸或不幸碰上了小概率事件,营地下雨明天要翻的Paso Santa Rosa一定在下雪。 向导Daniel准备明早看天气和其他组的选择决定我们的行程。 <br><br>不知道下了多久,入睡时还能听见沥沥的雨声, 和雪花从空中飘落轻触地面的声音。 <p class="ql-block">第六天</p><p class="ql-block">清早醒来,看见向导Daniel看着Paso Santa Rosa的方向想事情。考虑到下新雪覆盖的陡坡很危险,Daniel决定改行程,不按原计划翻Paso Santa Rosa,而是直接向西走山谷到Huayllapa. 这样一改影响连续两天的计划,包括第七天的由Juraucocha湖出发北上到Sarapococha湖边的Siula Grande base camp看一大排刀削般陡峭的雪山冰川,包括 Siula Grande (Touching The Void).......此行的另一个亮点。 </p> <p class="ql-block">很遗憾必须放弃两天的计划。出发时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在通往Paso Santa Rosa的山路上执着爬升的一队背影,在心里和Siula Grande道别。不过今天的路是走的最轻松自在的:沿着山谷一路下坡,在大片的绿草地中穿梭,与潺潺的小河并行,和坐在石屋边的牧羊人打招呼,看满山坡边啃草边走的羊。。。心情体力一直都好,今天没有分水岭。</p> 直到要下一个陡坡。这段路大致与多级瀑布并行。我们就在轰隆隆的瀑布声中小心翼翼地下。瀑布下的休息站也是今天的临时路线与第七天计划路线的交汇点。稍微休息一下就继续向Huayllapa (3,500m/11,480ft)进发,快到先后遇到两个有人监视的门关,我们也就登记了两次,还听见了两声炮响。村口碰上穿传统秘鲁服装帽子上别着花的居民热情和善地和我们打招呼,鲜艳的花从土坯墙上探出头来。。。小镇淳朴热闹有情趣。 我们眼馋走地鸡很久了,今天是难得的机会。 厨师们抓鸡杀鸡煮鸡汤的时候,我们四处转转。四处,其实就是纵横都不超过五条街。六月的秘鲁文化宗教活动多,每个地方都有类似并带些本地特色的庆祝。 小村子的居民聚在一起,有的穿很绚丽的服装带着面具,有的唱歌,有的喝酒跳舞。 我们也参与了一下,与他们共舞,融进欢庆的氛围里。 <p class="ql-block">走地鸡果然不一样,汤鲜美,面解馋,但肉咬不动。旅馆里有Starlink, 终于得以和外界联系一下满足心理需要。其实不联系也没关系,没有什么生死攸关的事。</p> <p class="ql-block">第七天</p><p class="ql-block">住的是旅馆,该做的事和睡帐篷一样:5:30醒,热饮料送到门口, 换衣服装包,早餐,出发。。。。今天要爬4000英尺。养精蓄锐24小时攒的劲现在有用场了。一路爬坡,离小村子越来越远。她的安静单纯,院墙花和烟火气都让人留恋。 一直走到Nev Diablo Mudo脚下才有机会休息一下。不但休息,大家还轮番骑马照相。 继续向前一直到Tapush Pass(3,500m/11,480ft), 今天的分水岭。 远望高反适应时去过的Cordillera Blanca, 近看Laguna Susococha, 心里想准备和期待了半年的旅行就要结束了。。。。。。半小时后,我们到了Gashpapampa 营地。 这里海拔仍高,晚上冷飕飕的,此行最冷的晚上。 </p> <p class="ql-block">第八天</p><p class="ql-block">清冷的早晨,徒步在寒霜中开始。一路看着颜色丰富的远山,联想到秘鲁三大产业支柱:农业,旅游,采矿。。。。我在经历后两项。爬上Yaucha Pass (4,800m/15,744ft), 另一边的连片雪山(Jirishanca, Ninashanca and Yerupaja) 跃入眼帘。 后面的路,就在面对雪山群的山脊上走,绕过挡视野的山,看更多的雪峰。 雪峰下有湖泊和红铜色的山坡。 云从水分充足的大西洋那边翻滚而来,越过高峰,又如海浪扑向山坡。看到了雪峰,多少弥补了错过Siula Grande base camp的遗憾。 </p> 难得坐下来就安静地看看,不照相,不寻寻觅觅找最好的观景点。 雪峰并非就是雪覆盖着山。Yerupaja雪峰一侧仿佛有四张脸,象Rushmore。山象人一样,我看他,他看我。我想知道他的前生今世,他看着人们匆匆地来匆匆地去不为所动。 如果能走,你想去哪里?想和珠穆朗玛聚聚吗? 还是无法不匆匆,总归要赶路去下一个观景台,可以俯瞰Laguna Jahuacocha,和一点 Laguna Solteracocha。 也能看到湖边的营地,此行的最后一个营地。还抢拍了一只翱翔的鸟,这么高,就当是秃鹰吧。。。。。 终于见到了天堂鸟。 又是一个超过45度需要格外小心的碎石大下坡。坡底是瀑布,大草原,惬意的牛羊,石屋,小河,帐篷,加上蓝蓝的天,暖暖的空气。。。。。象到了世外适合种水果的什么地方。 <br><br> 到了营地,热水洗漱,四处转转。趁风不大选景构图拍草地,芦苇,雪山和倒影。 水花突现,河里有鱼,虽然就一扎长。 <p class="ql-block">第九天</p><p class="ql-block">头回不用5:30起床,还是挺早就醒了,虽然因太阳的朝向不会有日照金山,还是想看看清早的雪山。早饭后去看Laguna Solteracocha,又一个皑皑雪山脚下鲜亮翠绿的湖,湖的颜色随飘动的云时时改变,鸟儿在湖面掠过。体会这份宁静的时候,听见轰隆隆的声音,雪象瀑布沿峭壁飞驰而下。</p> 回到营地,适逢午饭,有鲜鱼汤。 午饭后是大家期待已久的骑马。和以前跟着领头马在山里走不一样,文明需要控制马:起步,小跑,刹车,转弯,再跑。大家都玩的惊心又开心。下午吊了会鱼。看见大大小小的鱼在河里窜来窜去,就是不上钩,即便诱饵都要塞到嘴边了。很遗憾,晚上没有鱼汤了。<br><br> <p class="ql-block">无比欢快轻松丰富有趣的一天,感觉不象走Huayhuash. 来之前设想了各种状况:严重高反,没胃口,拉肚子,冻的睡不着觉,体力不支,饭不够吃,爬山时天气不给力, 意外情况下撤。。。。就是没设想在雪山下绿湖边骑马,在清澈见鱼的小河里钓鱼,在热气腾腾的厨房帐篷里跳秘鲁舞,山之巅可口悦目的午餐。。。。。。工作人员睡的比我们晚,醒的比我们早,负重比我们多,笑的比我开心。清早送到帐篷的热茶热咖啡让我们一天都精神,下午的茶点暖胃暖心,晚餐都是三道,之间还不停地察看收盘子,加饭,加水。周全考虑确保我们的安全的同时,也用各种方式让这次旅行有自然有人文有温度有趣。 他们做到了。艰难的徒步,因为优质温暖的服务我们得以享受Huayhuash, </p><p class="ql-block">谢谢<a href="https://highsummitperu.com/" target="_blank">https://highsummitperu.com/</a></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和所有的工作人员聚了一下。很难得,他们总需要忙绿。 Shirley从组队,安排行程,联系甄选向导服务,徒步时负责队员与向导等的交流…. 从头到尾付出了很多心血。现在又精心准备了英文和西班牙文的致谢辞,字字真情,把我们心里的感恩和感动都说出来了,还有一路的挣扎与欢笑,寒冷与暖心。 </p> <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也说说笑笑回味了一路的经历——几个人兴趣相似,却性格迥异,思维、行为与表达各不相同。从最初的“有点认识”,到中途感觉“其实不太认识”,再到最后的“真正认识”……Huayhuash 之行,像是人生的一个缩影,更像是关系加速器。风雪与疲惫是催化剂,耐心与陪伴是照见心性的镜子。这一刻,该抒发的就敞开心扉,要道歉的就坦然说,想感谢的无需迟疑。</p> <p class="ql-block">山高水长,人生有限,不必拘泥,一笑泯恩仇。 </p> <p class="ql-block">第十天 (大结局)</p><p class="ql-block">5:30醒,最后一次热茶热咖啡送到帐篷。路是平顺的路,沿着一条深深的峡谷,步道也有点象大峡谷:一边山壁,一边深谷。 回望越来越远的雪山,他依旧深沉注视。一路野花绚烂人迹稀少,但时常可见秘鲁版的坎儿井:水在地下流,每个一段距离有个井。</p> <p class="ql-block">此行的终点小镇Llamac依山傍水干净整洁。 我们在学校附近的玉米地边吃午餐,Fernado和Jota从营地一路背来的午餐。 两位驾驴师Edwin和 Henan 也把我们的行李送到了,就此完成使命,立马开启了归程:10小时的山路回到Huayllapa。这10天和他们的交流靠翻译和手势,感受得到他们的善良,勤劳,真诚,内敛........和我们的父辈一样。我喜欢他们的性格,喜欢他们长大的小村子,喜欢他们开明地看待游客带来的机会和变化,喜欢他们与时演进也保持传统。 </p> <p class="ql-block">驴群渐渐远去,小巴扬起灰尘。我们告别了雪山,回到了现代社会,回到了习惯的寻常的生活。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