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军旅医涯增赤色,银针飞舞见仁心</p><p class="ql-block">——王桂林医师疼痛门诊侧记</p><p class="ql-block">文/赵明晨</p><p class="ql-block">早就听说营口市鲅鱼圈区王桂林医师擅长诊治疼痛病的大名,只是无缘得见。为躲避京城酷暑,入夏时节我便回到久违的故乡鲅鱼圈避暑。为了进一步治疗老伴因积劳成疾多年,而始终未能痊愈的腰间盘脱出症和膝关节病,我走进了王桂林医师的疼痛诊所。</p><p class="ql-block">王桂林医师的疼痛门诊门面不大,坐落在昆仑山大街中段,市民活动中心西南侧约百米处。因我妻侄同他是多年好友,事先约好了时间,车子刚在诊所门前停下,王大夫便迎出门来。只见他笑容可掬,谈笑风生,知道我们同为军中战友,举手投足间尤显出军旅情谊。一番寒暄之后,我走进了这个知名的疼痛诊所。这是一座两层连幢的临街门市。约三丈余长的一楼铺面,左右两侧排满了十五张医疗床位。绿布覆盖的木板床,简单而实用。二楼是他个人的生活空间。</p><p class="ql-block">王桂林医师不胖不瘦干练豁达,眼睛不大却透露着聪慧与睿智,他性情温和热忱,说话幽默风趣,初次见面你就能够感觉到,这是一个心怀大爱情系患者值得信赖,老百姓喜欢的好大夫。他说话的语气和为人处世的风格,既有军人的家国情怀与博大胸襟,又有医者仁心的坦荡与赤诚,在与患者的亲切交流和细心诊治中,你能体会出他对病人的关爱与贴心。</p><p class="ql-block">王桂林医师一九八五年农村参军入伍。到部队后他通过参加医训队的培训学习,先后在连、营当卫生员,后因工作出色被部队选送到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进修学习三年,后来又考入延边医学院深造三年,拜师在全国疼痛医疗大师严相默教授门下,从事疼痛病学的学习研究并深得其精髓。毕业后他进入部队医院工作,并成为军区首长的保健医生。因工作成绩突出,三次荣立三等功,一次二等功,被评为“沈阳军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获“全军学雷锋银质奖章”,这些高光的人生履历,记载着他军旅从医生涯的建树与辉煌。在他的床头桌上我竟然发现周国平著的《人生哲思录》、熊春锦著的《道医学》、中国古典医学书籍《黄帝内经》、美国著名学者唐纳德.A.诺伊曼所著的《骨骼肌肉功能解刨学》中译本、彭建中教授所著的《中医古今医案选评》等传统文化书籍和医学典藏,由此我深深地感到:这位看似平常普通的医者,其内心深处隐藏着多少对于古老中医文化的热爱与赤诚。他已经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的阴阳学说和气血理论融入到道法自然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并用于指导他诊病疗疾的具体实践,经过军地四十多年的临床积累,使他逐渐形成了以儒释道传统文化为思想底蕴,综合运用阴阳平衡、气血通畅、骨骼复位、筋脉松解为主导,崇尚人体机理自然修复为主导的医疗救治思想,并辅之以取穴开窍升阳,行气活血化瘀,扶正祛邪养阴,正骨松筋通络的扶正祛邪之法。并采用针灸、热疗、电磁疗、推拿、膏方贴敷为主要医疗手段的技艺和手法,以综合治疗腰椎病、颈椎病、肩周炎、骨关节炎、风湿骨病和神经性瘫痪等疑难杂症的特效而见长。患者多来自省内城乡久治不愈的腰腿疼痛病及神经性瘫痪患者,包括老人和儿童。远至北京、上海、广东、安徽的患者亦慕名而来。</p><p class="ql-block">陪老伴治病期间,在与患者的闲聊中,也听到了不少有关王桂林医师医者仁心救治病人的感人故事。来自广东潮汕的九岁小男孩郑浩鑫三年前因在腰部行椎管淋巴瘤手术而导致下肢瘫痪,已在此诊所诊治三年,每到暑假期间,其母便带他到诊所附近租房诊治两个月,现病情已有明显改善。来自本区的脑出血患者陈大娘因患膝关节疼痛病,也慕名前来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诊所墙上张挂的多面锦旗和赠送的牌匾横额、书法作品,无不彰显着王大夫医者仁心的医疗奇迹。</p><p class="ql-block">王桂林医师经过部队多年的培养教育,具有胸怀祖国情系人民的博大的家国情怀,他崇尚“仁者爱人”的人生哲学和辩证施治的医疗思想,视医学为“治病救人的圣业”,绝不可等闲视之。他为人正直善良,以慈悲为怀的理念平等相待来这里看病的每一位患者,不论其家庭出身贫富贵贱。他坚持行医以治病救人为根本,以解除患者的病痛为乐事。他入伍时来自农村,深知农民生活的艰难和疾病给他们所带来的身心困苦。诊治收费每人每次二百元,十几年来未曾变动过。对于那些身患疾病而经济拮据的患者,他甚至给与减免部分费用的医疗照顾。多年行医以来,他免除经济拮据患者治疗费用达十几万元。良好的医疗效果,贴心的医护服务,高尚的医风医德,使王桂林的疼痛诊所名声大噪,每天前来就医的患者络绎不绝。良好的医德医风,成为了引领开发区个体医疗业界的一股清流。</p><p class="ql-block">王桂林医师在多年的医疗实践中勇于探索见微知著大胆创新,乐将多年积累形成的医疗经验和成果留传于后世。由于王桂林医师的美名广为传播,也引起了年轻从医者的关注与仰慕。近年来每年都有十几名中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到他的门诊拜师学艺。王桂林医师从不保守,他从问诊摸脉、按压痛点,捻针行气、手法归位、治病机理等医疗经验和针刺复位入手,言传身教顷心传授,深受徒弟们的喜欢与爱戴。</p><p class="ql-block">有感于王桂林医师的精湛医术和治病救人的良好医德和医风和大医精诚的医疗风格,即席赋诗一首以为赞:“桂林山水见银针,情系人民疾苦深。佛手回天堪为妙,赤心能买寸光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