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之旅

旅行者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6日,我和家人利用暑假,带着即将升入初中的孙子,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丹东之旅。此行不仅是为了感受祖国边陲的壮丽风光,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之旅,让我们在历史的回响中铭记英雄、珍惜和平。</p> <p class="ql-block">鸭绿江上的两座大桥,曾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奔赴前线、军需物资运输和后方支援的重要通道。它们如同钢铁动脉,维系着中朝两国的紧密联系,被誉为鸭绿江上的“姊妹桥”,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1950年11月14日,美军再次发动空袭,朝方一侧的三座桥墩被炸毁,桥梁彻底瘫痪,从此成为今日所见的断桥。它静静地横卧江上,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可贵。</p> <p class="ql-block">离开断桥后,我们走进了抗美援朝纪念馆。馆内陈列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张照片,都仿佛将我们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纪念馆庄严肃穆,还未入馆,便已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历史厚重感。步入馆内,一幅幅气势恢宏的壁画映入眼帘,生动再现了志愿军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壮丽场景,那一刻,仿佛置身于那段峥嵘岁月之中。</p> <p class="ql-block">我的舅舅高发南,是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1949年7月参军,同年8月入党,11月进入空军第六航校学习,1950年10月调入空三师七团,成为徐州唯一一位首批战斗机飞行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参加了六十余次战斗,英勇无畏,屡建战功,被评为战斗英雄。1952年1月11日,在一次激烈的空战中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1岁,被追授三等功臣。</p> <p class="ql-block">当我在纪念馆中看到舅舅的名字时,内心激动不已,百感交集。他的英勇事迹让我无比动容,也让我为他为国捐躯的壮举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p> <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沿鸭绿江而行,来到了河口断桥。这里不仅是风景如画的江畔,更是历史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河口断桥曾是志愿军入朝的重要通道。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司令员正是从这里率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此后,第39军117师、第40军118师等部队及大量军需物资,也经由这座桥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然而,这座承载着正义与希望的桥梁,也成为美军轰炸的重点目标。1951年3月29日,美军出动6批次3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将桥体中间9孔约200米炸断,桥面坠入江中,从此成为今日所见的断桥,铭刻着战争的惨烈与和平的珍贵。</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来到了河口国门。在抗美援朝时期,上河口铁路曾是志愿军入朝和物资运输的重要生命线。国门旁设有观景台,购票即可登楼俯瞰这座功勋卓著的铁路大桥,遥想当年千军万马奔赴前线的壮阔场景。</p> <p class="ql-block">这次丹东之行,不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通过参观断桥与纪念馆,我们深刻体会到今日祖国的强大来之不易,是无数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与繁荣。丹东之旅,是一段铭记历史、缅怀英雄、珍视和平、激励前行的旅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