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国培之约 畅享研修盛宴 “国培计划(2025)”庆阳教师培训专家团队研修纪实

灵月

<p class="ql-block">  7月的重庆,暑气蒸腾,恰似庆阳教师专家团队奔赴国培的热忱。64位教育同仁跨越山海,从庆阳的风土里抽身,踏入这座两江环绕的城市,投身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组织的“国培计划(2025)” 。</p><p class="ql-block">以八日时光(7.11-7.18),让教育的热忱与重庆的潮热共振 ,期待与智慧碰撞,共探教育新途 。</p> 7月11 <p class="ql-block">   ( 班主任:崔曼蓉 殷玉颖 ) </p><p class="ql-block">学员报到;住宿安排;资料发放。参与班会活动;学习小组划分;制定任务清单;培训纪律说明。</p> 7月12 开班仪式 <p class="ql-block">  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马占寿从教育发展全局视角,深刻阐释继续教育是教师职业成长的“加油站” 。强调其能助力教师紧跟教育变革浪潮,更新知识体系、迭代教学理念,是破解教育实践新难题、培育新时代教育人才的关键支撑,更对培训纪律与学习深度提出期许,为学员锚定专业进阶方向。</p> <p class="ql-block">  庆阳市教师发展中心计钊老师聚焦庆阳本土教育需求,明确培训是区域教师队伍提质的“加速器” 。围绕本地教学实际,从培训落地执行、成果转化应用等维度提出要求,鼓励学员学思践悟、互学互鉴,以专业成长赋能庆阳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训注入实干导向 。</p> 专家讲座  案例分折 <p class="ql-block">  扈志洪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培训部主任,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国市培项目视导专家组专家;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国培项目首席专家;受聘多个省份国培项目申报评审专家、项目绩效评估专家。</p> <p class="ql-block">  这世界本就没有任何一句话,可以让你醍醐灌顶。真正叫你醍醐灌顶的,只能是一段经历。而那句话,只是火药仓库内划燃的一根火柴。</p><p class="ql-block">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反思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我们要实时思、时时做、时时改。</p> <p class="ql-block">  扈志洪《弘扬教育家精神 厚植师德师风》的报告中,扈志洪专家立足基础教育前沿,紧扣“教育家精神”内核,以深厚的理论积淀与实践经验,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深刻洞见。</p><p class="ql-block">(一)立意高远,扎根时代</p><p class="ql-block">以“教育家精神”为轴,贯通古今中外教育思想(如孔子、张桂梅、李庚南等典范),强调教师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战略地位。尤其结合“教育强国”目标,呼吁教师从“经师”迈向“人师”,成为自觉追求教育家精神的“大先生”。</p><p class="ql-block">(二)案例鲜活,感染力强通过楷模张桂梅“倾尽全力奉献教育”的誓言;李庚南86岁坚守讲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实践;引用教育政策凸显教师需与时俱进、融合创新。</p><p class="ql-block">(三)直击痛点,路径清晰</p><p class="ql-block">提出师德养成的关键行动:</p><p class="ql-block">1. 强化反思:以“火柴喻经历”,强调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核心能力;</p><p class="ql-block">2.深化情怀:用“真善美的种子”“广视野、正人格”等论述,阐明教师育人使命;</p><p class="ql-block">3. 纠偏立新批判功利化教育,倡导以“学力”替代“分数”,推动学科融合与心理健康教育。</p> <p class="ql-block">  贺晓霞 重庆市第五届政府督学,中学研究员(正高级教师),先后担任重庆市兼善中学教学副校长和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理论物理学士,教育学硕士,重庆市高中物理物理骨干教师,重庆市首批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重庆市第五批“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重庆市教师教育专家库成员。两项研究成果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曾获“全国首届优秀教育硕士”“重庆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重庆市百佳精彩女性”等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  贺晓霞《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讲座旨在帮助教师们深入理解课堂观察的内涵,掌握专业的听评课方法,并能够定制适用于自身教学场景的观察量表。</p><p class="ql-block"> 讲座伊始,贺老师用“每学期听多少节课?去听课前要做何准备?”等问题引发对听评课的思考,之后,贺老师利用AI工具,多维度阐述了“课堂观察”的定义,指出精准设定观察维度是专业化听评课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 随后进入案例示范环节。贺老师通过展示实际的听评课案例,让大家直观地了解专业的听评课流程和要点。在案例中,观察者们在课前明确观察点,课中利用观察量表认真记录相关数据和现象,课后依据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深入分析,并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反馈。这种专业的听评课方式,能够准确地发现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为教学改进提供有力的支持。</p> 7月13 跟岗实践   交流研讨 <p class="ql-block">  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创建于 1956 年,1979 年正式命名为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校,2008 年格为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2013 年创建为“国家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2020 年,重庆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南岸分校、重庆市南岸区社区教育学院整合成新的重庆市南岸区师进修学院,并整合重庆市南岸区青少年科技辅导站功能。2025 年 3 月,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南岸分校正更名为重庆开放大学南岸学院。</p> <p class="ql-block">  授课专家毛擘作《综合实践教研活动例析与实践策略》专题讲座。毛老师聚焦综合实践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做以阐述和说明,结合生动的案例分析了基于学科共同体设计的教研转型及教师研修实效性等问题,讲座内容既有前沿的教育理念支撑,又有实践的案例供一线教师参考,可谓是“手把手”教一线教师做教研。</p> <p class="ql-block">  专家谭伟作《优秀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案例与反思》专题讲座。谭老师就“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以及“优秀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优化”三方面为我们解码了从新教师成长为名师的艰辛但幸福的过程强调为教育强国培养优秀教师的使命。</p> <p class="ql-block">  参训教师分项目式教学、跨学科学习、校 本研修三个小组进行了大教研活动,有参训教师发言、学院互评、 专家点评三个环节。</p> 7月14 <p class="ql-block">  李代文,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委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原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重庆市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专家库成员,重庆市中小学校长培训专家库成员,重庆市中小学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审专家,重庆市基础教育督导评估专家,重庆市师德师风督导专家,重庆市"国培计划"视导专家。主持、主研国家和市级科研课题12个。出版《做有梦想有追求的教育人》等专著3部、参与编写专著12部、发表文章204篇。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等。</p> <p class="ql-block">  李教授在报告《真训练促进教师的成长》围绕教师培训展开,涵盖四方面:一是强调做专业教师培训,奠定培训理念基础;二是介绍“学术教学”全员培训项目设计与实施,面向全体教师提升教学学术性;三是提及“优秀骨干名师”骨干培训项目,聚焦骨干人才培育;四是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培训项目,助力文化传承与教师素养多元提升 ,从不同维度构建教师培训体系。</p> <p class="ql-block">  李教授在报先《落实新课标要求的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何跨、跨什么、怎么跨、跨成什么样”四连问,把跨学科主题学习从理念讲到落地。我深刻体会到跨学科不是为了热闹,而是回应真实生活、落实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它并非A+B+C的拼盘,而是以主题为核心,以驱动性问题为纽带,整合知识、技能与情境,让学生在新旧知识融合中完成思维迁移,最终形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面对“等、靠、拖”的现实困境,李老师提醒我们,跨学科不是上级指令,而是教师主动回应学生成长的创造行动。下一步,我们将以学生真实需求为起点,设计小而精的主题任务,用过程性评价记录成长,用共享资源库支撑持续改进,让跨学科真正成为课堂的呼吸方式。</p> 7月15 <p class="ql-block">  熊德雅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基础教育评估所原副所长,正高级教师。重庆市政府督学,西南大学硕士生导师。重庆市教师教育、校长培训、质量评价等多个专家库专家。研究方向为学校质量评价等领域。曾经获得过市县“拔尖人才”“名校长”“骨干教师”“优秀教研员”等荣誉。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重庆市政府教学成果奖、重庆市教委教科研等级奖15项以上,发表研究论文50 余篇。主持甘肃省、贵州省、浙江温州市、长春经开区、江苏赣榆区和重庆市等省市县(区)40多个教育评价改革项目,指导全国上百所学校的特色与质量发展。</p> <p class="ql-block">  熊教授以典型具体的案例、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严谨缜密的逻辑,从重塑(科学有效的质量观)、探寻(课堂教学中的“序”)和质疑(从熵中找到的“序”)三个方面,阐释了教学的主体意志、科学有效和学力提升,通过聚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学科实践和综合评价,指向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  熊教授讲座的核心观点是“用科学的方法让学生少走弯路,用精准的评价让学习持续优化,最终实现用时最少,收获更多的学习效果”。教育要找寻真正的基点,学校要着眼学生的发展,课堂要提升教学效率。只要我们树立科学观念、遵循发展规律、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式,践行教学改革,就一定会迎来教育之花的精彩绽放。</p> <p class="ql-block">  康世刚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市首批“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培专家库成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数学会数学教育分会副秘书长。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分册主编。编写论著6部,发表论文 40多篇,主持省部级课题6项,获国家级及市级教学、社科成果奖7项。</p> <p class="ql-block">  康世刚教授的《新时期校本教研的组织与实施》讲座。康教授从“学校教育教学建构、学校课程建设、学校特色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科教研改进”五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阐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精品化、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建构理论,提出了新时期校本教研的组织方法、技术路径、实施策略。康教授以铿锵有力的发声、风趣幽默的语言,字字珠玑句句经典,见解独到,指点迷津,破解了我们心中的疑问和困惑,为我们实施校本教研提供了理论支撑,指明了教研创新的方法措施,分享了了先进的江城经验。</p> 7月16 <p class="ql-block">  吕世虎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数学学科培训专家、中小学校长培训理论专家和培训研究与指导专家。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修订组核心成员。甘肃省数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长。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数学教育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200余篇,在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教材30余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高校科研成果奖等奖项20项。</p> <p class="ql-block">  上午,吕教授作了《教师培训需求分析与培训方案设计》的专题讲座。吕教授立足教师学习的特点、教师培训需求分析、教师培训课程开发与方案设计三个层面,条分缕析、结合案例,为我们剖析了教师培训的 5 个里程碑和 10 个核心问题,梳理了培训需求调研工具的设计与实施,讲析了培训方案的基本结构及撰写要点等。吕教授的讲座,在理论学习层面,为我们明晰了需求分析的逻辑框架;在实践操作层面,为我们提供了方案设计的具体路径。</p> <p class="ql-block">  下午,吕教授将培训项目组分为 7 个学习小组,指导各组选择具体学科、针对具体项目设计一份为期 7 天的培训方案。各小组老师明确任务分工、凝智共研,在 90 分钟内完成培训方案初稿并进行了成果展示。吕教授对各小组的方案逐一进行了指导优化。下午的培训方案设计实践,是对上午理论学习的即时应用,是具象化落地能力的提升。</p> 7月17日 <p class="ql-block">  有幸聆听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黄吉元老师《走进课堂做研究:基于新时代学科育人研修的行动视域》的报告,收获颇丰✨报告直面教育现实,以 “消除小民化心理,坚定为党为国的信仰” 等指引,破除教育误区,明晰育人方向🧭 对 “教” 与 “育” 的解读,精准把握时代教育脉搏,让我们明白 “教” 要紧跟时代、把稳方向,“育” 需激发学生内在成长力🌱这不仅是一场理论分享,更是实操指南,为教师走进课堂做研究、落实学科育人,点亮了前行的灯💡 让我们在教育路上,更坚定地探寻 “育人” 本质,以研促教,培育新时代栋梁🌲 期待带着这份收获,深耕课堂,让教育回归本真,绽放更绚烂的育人之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王开明教授讲座“AI 技术赋能,教师研训增效”的 主题培训,仿佛推开教育数字化新大门🚪从图片文字提取的实用技巧,到AIGC在教学资源生成的丰富应用推荐,再到应用AIGC的 “四个建议”,每一项内容都干货满满💡 这些数智工具与方法,为教师研训插上科技翅膀,助力我们更高效地获取信息、生成资源、创新教学✨</p><p class="ql-block"> 培训尾声的交流互动,也让思维进一步碰撞。在数字化浪潮中,我们将带着所学,把数智技术融入研训与教学,让教育更具活力与效能,奔赴教育创新新征程🌊</p><p class="ql-block"><br></p> 初中1组的总结和作业 结业仪式 <p class="ql-block">  本次国培之旅,从山城重庆的盛夏开始,在西北师大的指引、专家同仁的同行中,我们收获了知识、拓宽了视野、缔结了情谊。从师德铸魂到教研深耕,从跟岗实践到前沿探索,每一步都凝聚着成长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返程不是结束,而是新征程的起点。愿我们带着这份热忱与专业,把重庆所学融入庆阳教育土壤,做教师成长的引路人,让培训之光点亮更多课堂,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书写新的精彩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