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讲台博弈(5)

陈兵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安路老师扫视了一下老师们,缓缓地说道:“最近几天,我在初中班没收了几本手抄本,有的老师可能听说过它的名字,叫《曼娜回忆录》。老师一听“啊!”一声,小声嘀咕:“这手抄本内容太黄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李想也听说过这手抄本,可没看过。那几年社会上流传的手抄本不少,李想看过《一双绣花鞋》,内容是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对敌斗争的故事,里面有些男女正常爱情的情节,没有什么不健康的内容,但听说《曼娜回忆录》就不一样了,属黄色的东西。又听安老师低沉的声音说:“我读了这手抄本心里都扑腾,更别说有个十几岁的女孩子看了后几天都萎靡不振的,跟我说根本无心上课,老想着手抄本里的脏东西。安老师让班主任们注意观察,千万不能让这些毒品继续在学生中泛滥。并表示,他对当前社会上的这些毒瘤无可奈何。老师们听了后都没说话,默默离开了会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教师们走后,办公里只剩下语文组老师们和李想三人。一位40多岁的男老师,中等个头,剃着寸头,白净的脸上戴着眼镜,穿着暗黄色的下面带俩明兜的上衣、黑色裤子、老头圆口布鞋,干练利索的打扮,他是语文教研组的组长肖子涵。只见肖老师从上班携带的书包里掏出了一手绢,里面包着两段大葱、一个白面和玉米面两掺面饼子。他在办公桌旁坐下,并招呼李想三人也找地方就坐。老师每人的办公桌旁都有两把椅子,除自己坐以外,有时找学生谈话好使用另一把。肖老师接着说,我先把这早点吃了,今天上午大家都没课,专门留出来的每周教研活动时间,一会儿咱们全组开会。说着咬了口饼子就了口大葱嚼起来,吃得津津有味的。三下五除二吃完了,再端起茶缸喝了口水,两手一拍声音洪亮说道:“这就是科技人员的生活!”语文组的其他老师都看着他笑着。李想心说:这肖老师真是个爽快开朗的人,他把自己当成科技人员也有出处,前些年教师被称是“臭老九”中的一员,也就是属于需要思想改造的知识分子,地位很低,也被人瞧不上眼。国家进入正轨后,知识受到了重视,教师逐步受到尊重,有的媒体把教师归到科技人员之列。但教师常年与学生打交道,与外界接触少,那时也没有利用学生家长办私事的风气,教师们以为人师表而荣,很少搞歪门邪道,生活清贫朴素,思想纯真正直,饼子就大葱的早点也是教师生活的缩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时候老师们都入座了,李想扫视了一下,语文组不算他们新来的三位,原有7位老师。肖老师先来个开场白:“首先,我举双手热烈欢迎李想、孔凡生、吴启明三位新老师入组,为我们增添了新鲜血液。”说着还真举起了双手,引得老师们呵呵直笑。这一下就把李想三人的紧张情绪打消了大半,看来这肖老师确实有活跃气氛的特长,这在教学中是非常有用的。待大家平静后肖老师将语文组老师一一介绍:“叶珍老师,我们的老大姐,从事了多年教学工作,现在带高二和初三各一个班的语文课。”李想一看,叶老师有50多岁了,剪短发,戴眼镜,表情慈祥,微笑着点点头;肖老师又说“这位是牛爱花老师,带着初三两个班的语文课,也是老教师了。”李想转头看,牛老师大概40多岁,也是留着短发,脸色红润,冲三个新教师笑了笑;肖老师继续说:“这一位甄荣老师,担任初三一个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她可是咱们铁路小学和中学培养出来的,那时虽然教学不正规,可甄老师从小可是真学啊,也学到了真东西,这不又再培育下一代了,还带着初中毕业班,了不起哇。”只听甄老师咯咯直笑;肖老师最后介绍:“另外三位是高梅老师、陈蕊老师,后起之秀,都担任着班主任,带着初一和初二的语文课。最值得一提的是最年轻的老师梁小燕,年轻轻的就带了高一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课了,她比那些高中生大不了几岁,当他们的大姐姐合适。”李想看向三位年轻一点的老师,高梅老师个头高,与她的姓挺相符,她站起来向几个新老师点点头。陈蕊老师小圆脸,梳着两个小刷子,冲着新老师笑成一朵花。看来她俩近30岁了,怕与李想岁数差不多。梁小燕赶紧站起来,她个中等,瓜子脸,肤色不算白,眼睛不大不小单眼皮,梳着两条辫子,身材挺苗条,长相不算多漂亮,表情挂着羞涩,端庄静女的气质,显示着青春女孩的水灵,挺叫人喜欢的,看样子有24、5岁。她冲三位新老师鞠了个躬。肖老师接着说:“语文组七位老师六位女,只有我一男,说是党代表,我不够格,我不是党员。除小梁老师外,我们都是定阳家,也就是地道的定阳人氏,也都在定阳安了家,一辈子交代这儿了,希望小梁也别回老家了,在定阳扎根,快点加入我们的队伍吧。”说完还扫了一眼三位新老师。李想瞥见小梁老师羞红了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介绍完了同组老师,肖老师看着三位新老师说:“你们还年轻,决心加入教师队伍,但要知道教师工作的特点。第一,一辈子别想升官发财,学校只有三个官,校长、书记、教导主任,有上级的正式任命文件,至于我这级的教研组长不是官,只是临时负责全组的教研活动而已,倒是每月给4块钱的补贴。老师都是多少有文化的人,各个都觉得自己强于别人,文人相轻嘛,想在学校升官就看谁走运了,即使升个教导主任,也到不了科级,一辈子就钉在那儿了,咱们的颜主任当教导主任10多年了吧,还是原封不动呢。所以老师往往就是一辈子的职业,像蜡烛照亮了别人,燃完了自己。”这时那位甄老师插嘴道:“就是那句名言说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肖老师继续道:“你们三位小伙子正逢青春年华,做好终生当蜡烛的准备。第二,别看老师工作不起眼,可知识水平要求得挺高,俗话讲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按规定中学教师必须具有大学专科以上的学历,一般是初中老师要有专科学历,高中老师必须是本科学历。咱们学校只有一个本科学历的老师就是刚调来的教外语的朱老师,大专学历的一个没有,剩下的最高学历的只是中师,相当于中专,像我就是,不够中学老师的格。我四十多了,现在上着函授大学,业余学习,每学期考试,刚上了一年,还有两年毕业,考试合格发给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证。你们三位路程还很长啊!送你们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李想听了这番话,心里琢磨开了:这学校老师短缺不说,连大专学历的都没有,只有一位刚调来的朱老师是本科学历,怪不得高考剃光头,学生素质是一方面,老师的水平是主要的。联想自己十几年前上的北京大学附中那个重点中学的老师,都是北大的老师抽调到附中任教的,个个高学历,知识渊博,讲起课来口若悬河、引人入胜,连体育老师都具有国家级的运动健将级别。这一比两个学校差别太大了,不过自己也只是初二学历,硬来教中学,太惭愧啊!想到这,他不由自主说:“刚才肖老师用屈原《离骚》的诗句勉励我们,人生路漫漫,要不断求索,就要不断上进!我用毛主席的诗词表示一下决心‘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我生活的道路还很长,现在国家走入了正轨,给我们创造了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决心要奋斗不息,让人生精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 好!”肖老师一声喝彩,老师们呱唧呱唧鼓掌,李想扫了一眼老师们,大家看着自己,眼光是激励高兴的,只有梁小燕老师用羞涩钦佩的眼光盯着自己,他心里咯噔一下,但没再多想很快过去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时候肖老师发话:“今天教研活动增加了欢迎新老师的内容,大家高兴得别提了。现在高兴过去了,开始了严肃,正式进行我们的教学研究活动。下周期中考试是全县统考,我们研究一下如何应对,我看今天就研讨一下统考中的作文写作吧。试卷县里统一出题印制,事先保密,咱们也不知道内容,估计有短篇作文,占分也高,今天就分析一下如何帮助学生们写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待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