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进纪念馆的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栋黄色墙面、红色屋顶的传统建筑,鲜艳的红旗在蓝天下飘扬,连绵的山丘作为背景,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感受那份庄重与肃穆。广场宽敞,仿佛能听见当年红军战士整齐的步伐声。</p> <p class="ql-block">红色雕塑矗立在山脚下,背景是赤褐色的山坡,雕塑下方有几块展示牌,展示牌前有两面中国国旗,周围是绿色的植被和红色的砖铺地面。雕塑上的标语“到陕北去”格外醒目,让人感受到那份坚定与决心。</p> <p class="ql-block">雕塑下方是“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碑”的铭文,旁边有三块介绍牌,背景是山丘。一面红色的墙,墙上用金色字体写着“长征——永远的哈达铺”,旁边有一幅描绘乡村景色的画,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p> <p class="ql-block">哈达铺纪念馆的入口处,黄色的建筑上悬挂着红色的牌匾,牌匾上写着“哈达铺纪念馆”。入口上方的红色横幅上写着“铭记长征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宕昌文化”。</p> <p class="ql-block">一组雕塑展示了几位穿着军装的人物站在一起,似乎在进行讨论或听取讲话,背景是一幅描绘乡村景色的壁画,整体氛围庄重肃穆。这组雕塑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决定命运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红色背景的展板上用中文和英文详细介绍了哈达铺的历史意义,强调了红军在此地获得物资补充和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全民族抗战的影响。展板上的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讲述那段不平凡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红色加油站,The Red Gas Station。内容提到在哈达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首先得到了部队急需的大量物资和粮食补充,赢得了“长征路上的加油站”这一历史荣耀。英文部分解释了相同内容。背景为竹编墙纸,右侧有红色箭头图案,让人感受到那份物资的珍贵。</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出草地,彭德怀。内容讲述了红军在草地行军的艰难历程,提及了行军路线、物资补给、部队编制等问题。背景为竹编墙纸,左侧有黑白照片,照片中人物穿着军装,手持武器,让人感受到那份坚韧不拔。</p> <p class="ql-block">范长江。内容介绍了范长江在《大公报》上连载的《中国的西北角·成兰行记》中披露的红军长征北上动向以及战地情况。</p> <p class="ql-block">白底黑字的纸张上列出了回民地区守则,包括与阿訇接洽、保护信仰自由、不使用回民器皿、不食用猪肉和猪油、宣传民族平等等规定。</p> <p class="ql-block">一首名为《哈达铺》的诗词,内容描述了红军长征途中的情景,包括雪山、草地、行军等元素,旁边有黄镇的漫画和相关描述,提到红军进入哈达铺时受到当地百姓的热情欢迎。1935年9月18日,红军先头部队到达哈达铺,总政治部通令各伙食单位请驻地周围的老百姓会餐,战士们痛快地吃了几顿饱饭,场面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三块木牌分别刻有“遵守政治纪律”、“红军绝对保护国家工农”、“抗日反蒋保护回民”、“保护清真寺”等标语,展示在玻璃柜中。这些标语让人感受到那份纪律与保护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一位身穿军装的人物,背景有“忆长征”的标题,旁边有毛泽东关于长征的名言,描述了长征的历史意义和经历。图片下方有杨成武的《忆长征》文章节选,讲述了长征途中的所见所闻和感受,让人感受到那份回忆的珍贵。</p> <p class="ql-block">一张旧照片,照片中是一栋传统的建筑,门廊上有帘子,旁边有文字说明红军在哈达铺的军需供应站。下方有文字记载当时哈达铺的物价情况,描述了当时物价的便宜程度,让人感受到那份物资的充足。</p> <p class="ql-block">三张人物照片,照片中的人物穿着军装,背景有文字介绍关于哈达铺战斗的描述,让人感受到那份战斗的激烈与英勇。</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Unit Two,标题为“重要决策地A Place to Make an Important Decision”。内容提到在哈达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第一次从报纸上得知陕甘还有红军和根据地的宝贵信息,从此找到了长征落脚点。英文部分解释了相同内容。背景为红色和白色,下方有建筑图片,让人感受到那份决策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转饬办理施行《“剿匪”奖惩条例》事给省民政厅训令,日期为1934年11月10日。内容详细规定了剿匪区内文武官佐士兵剿匪奖惩条例,强调了剿匪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奖惩措施。背景为红色和白色,下方有文字说明,让人感受到那份条例的严肃性。</p> <p class="ql-block">1935年9月1日,甘肃岷县区“剿匪”督查专员行署就红军在川北活动情况事通报,内容涉及红军活动情况及军事部署;在哈达铺,中共中央根据形势发展的重大变化,从生存与抗战两方面着手,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极具深刻影响和富有成效的政策策略转型,让人感受到那份转型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三块木牌挂在土墙上,内容分别为“反对土豪劣绅”、“反对土匪保甲”和“反对土匪保甲”。木牌为木质,背景为粗糙的土墙,灯光柔和,让人感受到那份反对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一份关于国际指示要点及战略方针问题的文件,内容涉及政治决策、统一战线、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工农苏维埃的改变、富农政策等议题,日期标注为1936年2月十四日,让人感受到那份文件的重要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