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疾病的讯息》共读课后分享汇总

玥语

<p class="ql-block">《来自疾病的讯息》第一讲课后分享</p><p class="ql-block">如果系统排列能走进医院成为其中一个门诊科,那该是多大的福音!能减少多少人的曲折痛苦,甚至减少多少人不必要的治疗手段和过程。</p><p class="ql-block">两三年前看过一篇报道,咱们中国一位中医医生结合心理学治疗很有效果,他用的不是排列,是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学,先给患者排查是实症,还是不需要医学治疗。当时就想,如果医院都有这个觉悟,结合心理学治疗法普及起来该多好。几年前提起心理学,大家都还误认为“心理有疾病的人才找心理咨询”,现在人们的意识都提升了,偏见少多了。</p><p class="ql-block">疾病是给我们一个讯号,也许是自己长期的一些认知,起心动念,情绪等,给身体造成了能量的淤堵;也许是心有傲慢,僭越,拯救者情怀,边界不清晰,序位错了,能量纠缠;也许是被排除者,被遗忘者的声声呐喊,我们是否觉察,明了,是否能收到这背后的“礼物”?这是关键。</p><p class="ql-block">当我们“看见”了,带着尊重接纳臣服的心,平静面对,做些功课,内在的能量也悄然地疏通。灵魂的移动是没有好坏对错之分的。</p><p class="ql-block">常言说“闲谈莫论是非”!给出什么收获什么,咒人即咒己。要多说祝福的语言,和颜爱语,温恭谦让,谨言慎行,避免无明地被不必要的信息和能量所纠缠。</p><p class="ql-block">课尾的内在排列,我又有新的疗愈。跟着老师的引导,观照自己的喉轮,我哭了,是悲痛的哭。我想到了夭折的双胞胎姐姐,我内在的声音“你们走了,我留下来了”,有种不配留下来的感觉。我也分不清这个悲痛是谁的,我妈妈的?还是我自己的?我分别与妈妈和姐姐对了话,“妈妈,我亲爱的妈妈,您是大的,我是小的,我尊重您一切的发生,您不需要我为您做什么……”给姐姐也表达了“尊重她们的命运,你们不需要我为你们做什么,我要用活得更幸福,更健康,更成功,更富有的方式来爱你们”。又对喉轮的不爽对了话“我看到你了,感谢你用这种方式提醒我去看见更多,感谢你用这种方式来释放我潜意识里的记忆”。亲人其实不需要我们对他们盲目的爱,当守好自己的位置时,内心是轻松而自由的。</p><p class="ql-block">2025.7.11.</p> <p class="ql-block">《来自疾病的讯息》第二讲</p><p class="ql-block">2025.7.18.</p><p class="ql-block">无形的能量往往影响着有形的,身体知道答案,忠实地记录着我们的生命轨迹。它用疾病的形式给我们发出信号,提醒我们去“看见”,去完结。</p><p class="ql-block">也许站错位置了,成了拯救者;也许是盲目的爱,追随家族里的某位亲人;也许承接了某位被排除,遗弃,送养,堕胎流产的孩子;也许某位被排除遗忘,伤害者与被伤害者;不当得利,未和解的事件等。还有为家族做出贡献的被遗忘排除的人,这一点我今天第一次知道。以前惯性地往负向能量方面的去想。</p><p class="ql-block">当被排除遗忘的人与事件,重新被看见,被尊重,被接纳进系统,给其位置,和解,疾病的使命就完成了,它就会悄悄地退场,病人或许会重回健康。</p><p class="ql-block">病例不可照搬,一样的病症,不同的人,会呈现出不同的家族系统动力点。我们以为能代替亲人受罪就是对他们的爱,其实亲人并不欢喜与接受,这是盲目的爱,是做无谓的牺牲,亲人没好,你也不好了。尊重各自的命运,用活得更好更健康更成功的方式,更智慧的爱去终止家族业力。</p><p class="ql-block">老师也重点说明了,作为排列师,保持谦卑,守好自己的位置,只是陪伴者和爱的管道,清晰自己的边界,尊重来访者的一切和场域的呈现,那是大系统的运作,不做拯救者,无惧无为无爱,即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p><p class="ql-block">贾老师总能让我们从悲痛和恐惧中看到光,看到爱,看到希望。老师说“任何的症状都不可怕”,我们清晰我们对身体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亲人的身体的症状,我们带着爱去看到那个症状,深深的对它表达一份祝福和爱,那么症状就会友好地对待我们,友好地对待我们的亲人,甚至它就悄悄地离开了,因为我们看见它了。通过这个症状,最终是需要我们看见它背后的那个人或那个事,给其爱,给前位置,这就是核心。</p><p class="ql-block">感恩老师,深深地祝福我们每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来自疾病的讯息》第三讲“症状案例及洞见”课后分享</p><p class="ql-block">疾病并非单纯的生理问题,而是与生命的整体状态紧密相连。它可能源于家族创伤的延续,家族中未解决的问题、未表达的情感等,会在后代身上以疾病的形式显现出来。</p><p class="ql-block">当我们抗拒或者拒绝承认那些属于家族的人,可能会通过症状或疾病的方式来提醒我们有某人或有什么是我们排除在外的。</p><p class="ql-block">堕胎流产的案例很多,一次次在唤醒我们珍爱生命,哪怕是一颗受精卵都是一个生命。我们不要那些孩子,是在拒绝生命,是加害者,刽子手,我们背负数条命案,也因此为自己的无知残忍付出沉重的代价。</p><p class="ql-block">而孩子们对我们却是那么地爱,他们用各种方式一次次来呼唤我们,直到我们醒来。当我们真诚地发自内心地接纳他们,承认他们,给其位置,他们那么地容易满足,一旦接收到我们的诚意与爱,立马原谅我们,拥抱我们,祝福我们。后来的孩子,来之前或许感受到了恐惧,但依然选择我们做他们的父母,是多么地爱我们。我常常觉得,孩子爱父母胜过父母爱孩子。敬畏每一个生命,切切实实地从心而做。</p><p class="ql-block">感恩贾老师的排列课堂,一次次引领着我们看到生命的真相,让我们的人生更轻松,更喜悦,更丰盛,慢慢走向圆满!</p><p class="ql-block">祝福每一个生命🙏🏻🙏🏻🙏🏻❤️❤️❤️</p> <p class="ql-block">《来自疾病的讯息》第四讲“排除、同意与和谐”课后分享</p><p class="ql-block"> 2025.8.2.</p><p class="ql-block">这堂课对我触动很大,贾老师的讲解令我幡然醒悟!课尾的内在排列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制。</p><p class="ql-block">说到家族系统里被遗忘被排除的人,往往更多地会去想过世的,堕胎的,送养的,各种因恶劣行为被嫌弃的亲人等等。一般会忽略当下正在互动的各种关系。</p><p class="ql-block">我的先生一直反对我学心理学,对此很有评判。我对他这一点,也很是反感与对抗。瞧,凡是对抗的终将持续!我头脑里知道一点怎么做,可是心里做不到呀。这就是从头脑到心的距离,隔着千山万水!头脑想的,嘴上说的,都不算。没有做到的,都是“不知道”,或者叫“无知无觉”。</p><p class="ql-block">上周贾老师来我们山东开展线下课程,我每天都早退,学友们之间都有了个“玩笑梗”,大家一看到我早退就说“又给她家老王做饭去了”。我只告诉俺家老王“我去上课”,没说什么课,按时回家的“目的”是让他看到“上课没耽误生活”,反对的声音能小一点。可这治标不治本!</p><p class="ql-block">这堂课,我似乎找到了答案。</p><p class="ql-block">“批评、责难与要求,它们加强了关系的连结,但同时会造成分离作用”,我和我的先生就符合这样的。我觉得学习比他更滋养我,我忽视他,我内心已经“排除”他了。学习占据了先生的位置,所以他愤怒,评判,反对,我的学习就是他的敌人。“学习“只是一个“代表”,“反对学习”是一个表象行为,或者叫一个“症状”,以此来唤醒我。</p><p class="ql-block">这背后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堕胎,或者还有其它。这堂课,跟着老师的引领,我更多地“看见了自己”,只有真正地看见自己,才能看见他人。看见是最深的爱,去做超越表象的接纳,去看见表象后的真相。</p><p class="ql-block">从个人生命状态来说,我还处于低维状态,把自己放高了,把我的先生放低了,先生能舒服吗?我的浅知浅见,偏知偏见,紧抓着先生的东西,来消耗自己,自己能舒服吗?</p><p class="ql-block">老师讲:把被排除的人看见,把压抑的情绪释放,把未竟的事件完成,发自内心地去尊重,接受,释放,同意,放下,这样才有了和解力与疗愈力,最终走向和谐。</p><p class="ql-block">和解之路的长短,取决于是否真正的用心,是否带着爱,是否带着尊重,是否带着一份谦卑的心,去看望这位被排除的家人,每一个生命彼此之间的连接和爱的流动自然发生,达到这样的境界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沟通。你是否真的带着足够的爱与尊重和对方连结,对方能感受得到。</p><p class="ql-block">课尾的内在排列,我每天做一遍,真是看见即疗愈,这两天已能发自内心地,平静地接受先生的言语行为。</p><p class="ql-block">老师说:回到自己,做好自己,持之以恒地成长好自己,修为好自己!尊重彼此如其所是,不僭越,不控制,不属于自己的交还出去,凝聚自己的内在力量,带着爱,活好每一天!</p><p class="ql-block">“当你只注意一个人的行为,你没有看见他;当你关注一个人行为背后的意图,你开始看见他;当你关心一个人意图背后的需要和感受时,你看见他了。</p><p class="ql-block">透过你的心看见另一颗心,这是一个生命看见另一个生命,也是生命与生命相遇了,爱就发生了,爱就会开始在心间流动,喜悦而动人!”(海灵格先生的《看见》)</p><p class="ql-block">祝福大家,感恩老师,感恩同学们!</p> <p class="ql-block">《来自疾病的讯息》第五讲“对生命说「是」或「不」”课后分享</p><p class="ql-block">2025.8.7</p><p class="ql-block">线上读书会的每一堂课,表面上看,读的是文字,学的是技术,我感觉每一堂课都是参加了一场家庭系统排列。</p><p class="ql-block">课堂里的每一个案例,还有老师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都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爱的生命故事,我从中受到深深的启迪,让我更多地去看见自己,让我的内在与自己的家人及各种关系都有了很好的转化与联结。感恩老师!</p><p class="ql-block">疾病的背后都有一个未被看见的人或未完成的事件,它的使命就是来呼唤你让你看见,对它说“是”,一切各就其位,它感觉到不再被需要,就悄悄离开了。当对它说“不”,就是拒绝一切,包括自己、家族系统和生命。越是拒绝越被缠缚。</p><p class="ql-block">从本节课的几个案例看,看似很严重的疾病,当患者发自内心地接纳、同意、尊重父母、祖先及家族,对一切说“是”,[是的,我接受,即使是这样的代价],都有了很好的疗愈,并生发出自己的生命力量!</p><p class="ql-block">对自己父母和家人说“是”,等于对生命说“是”,就是全然地接受这个生命!但对我们许多人来说是一个困难的动作。</p><p class="ql-block">课尾的内在排列,今天又做了一遍,对生命的伟大力量和父母祖先更加地敬畏和感恩,感受到那份滋养和温暖,内心越来越柔软,越来越平静。</p><p class="ql-block">如同老师所说:我们能够遇见系统排列是何等的荣幸,让我们感受到系统排列带给我们自己及我们的家人家族的爱的力量和支持!</p><p class="ql-block">“是的”,我们是幸运的!感恩一切,包括不停成长的我们自己,祝福我们及一切!</p> <p class="ql-block">《来自疾病的讯息》第六讲“孩子的疾病与依附行篇”课后分享</p><p class="ql-block">本节课内容看似简短,贾老师引导着我们看到更多更深层的东西,疾病的背后都有一个人或者未竟事件。</p><p class="ql-block">孩童缺乏早期接触,没有安全感的依附,作出的情绪反应有许多阶段。首先孩子反应出恐惧与惊慌,随后是狂怒与暴怒,后取而代之的是绝望与冷漠。会造成心灵成长停滞,妨碍心理满足,若没有修复曾经的断裂,转换成正向成长的力量,孩子会通过生病维持着童年的“失去”。</p><p class="ql-block">有几个可能的原因:</p><p class="ql-block">(一)早期分离创伤。</p><p class="ql-block">➊ 孩童时期被送养或遗弃。</p><p class="ql-block">➋ 早期暂时性的与母亲或父亲分离而导致“被中断的联系动作。</p><p class="ql-block">➌ 父母离婚,与父母一方长期分离。</p><p class="ql-block">(二)父母本身有创伤经验,造成爱的能力受限</p><p class="ql-block">(三)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重病。给不到孩子心灵及能量层面的支持,对于孩子来讲也是一种缺失感,甚至孩子内在有一种愧疚感。</p><p class="ql-block">(四)父母关系和谐,家族系统纠葛。</p><p class="ql-block">本节课的案例,如果不跟着老师的引领,只看到个表象。系统排列是灵魂层面的工作,排列师全程没有任何评判的语言和对事件的分析,只跟随场域,看到真相。引导语精准简练,直抵灵魂,“就算你离开,我还是留下”。患者带着爱看着母亲离开,拥抱父母赋予的生命。</p><p class="ql-block">当这个灵魂的矛盾结束,患者的情感分裂也能获得解决,凝固的爱流动了,灵魂渐渐会有一种平静的感觉,因此往往也能在生理层面产生疗愈。</p><p class="ql-block">他得以克服狂怒,并同时消除了对于被抛弃的恐惧,他不断投射于与太太的关系上。身体的健康状况、与太太的关系、与父亲的关系及对孩子的影响,都会得到改善。</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灵魂移动渐渐平息的过程,排列结束,对于系统来说它还没有结束,灵魂会继续工作,这里不仅是案主的灵魂移动,还有整个系统的灵魂。所以,老师一再强调,个案结束,退出场域后,不要有任何的讨论,不要去打扰案主,包括拥抱,给案主内化沉淀的时间。</p><p class="ql-block">当人们去讨论它时,这个伟大的力量就会离开。每一次对一个排列的讨论,都会夺走其中的能量。因为这时能量进入到了概念当中,而非处理问题当中。</p><p class="ql-block">最后的内在排列,让我觉察到内在还没有与父母彻底分离,是的,“亲爱的爸爸妈妈,在生命的长河中,即使你们离开了,我也要留下来。”</p><p class="ql-block">是的,心灵成长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感恩老师,感恩同学们❤️❤️❤️🌹🌹🌹</p> <p class="ql-block">《来自疾病的讯息》第七讲“双亲受限的爱的能力导致疾病及不安全型依附”课后分享</p><p class="ql-block"> 2025.8.22</p><p class="ql-block">跟着贾老师把书读后再读薄!看似很短的案例,隐藏着巨大的信息,看似混乱的一团,老师清晰明了全面地给串联了起来。</p><p class="ql-block">老师的这段话:“自己的位置不在其位,孩子找不到我们。孩子长大后也会成为父母,他与自己的孩子也会不亲近。我们自己负起责任,面对一切。从我们这儿终止,把断联的爱联结起来,收获爱”,这段话特别地触动我。</p><p class="ql-block">是啊,我们要不断成长,让孩子能“找到”我们;我们要不断成长,活出丰盛喜悦的生命状态,让父母安心。</p><p class="ql-block">●“不安全型依附”有很多动力点:</p><p class="ql-block">①与原生家庭成员</p><p class="ql-block">②与先前的伴侣没有很好的和解</p><p class="ql-block">③自己的创伤经验</p><p class="ql-block">④养父母系统的纠缠</p><p class="ql-block">⑤成长期间,与保姆,或寄养在亲戚朋友家其家庭系统的影响</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案例一:愤怒——患者患有高血压</p><p class="ql-block">爱的阻碍和不安全型依附:</p><p class="ql-block">在患者17岁时,父亲离开了母亲。母亲仇恨父亲。母亲5岁时失去了她的父亲,没有形成安全依附。母亲不让孩子靠近。孩子却总是想靠近母亲。爱父亲又觉得不被允许爱,因为父亲对母亲不好。</p><p class="ql-block">母亲嫌弃孩子,把对丈夫的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接替了父亲的位置,成了妈妈的灵魂伴侣;孩子活成了自己父亲的角色和姥爷的角色。</p><p class="ql-block">命运交还,回到自己的位置。</p><p class="ql-block">忧郁往往与不接纳父母有关——</p><p class="ql-block">⑴自己不能够接纳父母。</p><p class="ql-block">自己成长经历或者承接家族里有谁不接纳父母。</p><p class="ql-block">⑵不被允许接纳。</p><p class="ql-block">父母关系不和谐。一方不让孩子接近另一方。或者一方对另一方有很大的抱怨。这都把孩子拉进来了,孩子左右为难。</p><p class="ql-block">●案例二:父亲被监禁和虐待——患者患有巨幼胞贫血</p><p class="ql-block">患者的父亲经历过战争,受到严重的迫害,她在父亲出狱后一个月出生。父亲又活了十年。我开始没有理解她的名字叫“谢谢你”,后来理解,她和父亲是彼此的生命礼物。她的降生是父母新生命的希望。父亲给了她生命、爱,又陪伴了她十年。当她联结上父亲,心已满足并感谢父亲,重回喜悦与美好,父亲也感到欣慰。</p> <p class="ql-block">《来自疾病的讯息》第八讲课后分享</p><p class="ql-block">2025.8.29.</p><p class="ql-block">本节课学习的主题是身体症状与父母其中一方的前任伴侣的认同。</p><p class="ql-block">身体的疾病背后往往对应着家族系统里某个人——某个被排除的人或未竟之事。通过排列看见并和解,疾病或者某种症状的使命即完成,然后撤离。</p><p class="ql-block">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悟到:得严谨而认真地活这一生,不能肆意任性,离经叛道,看似“活色生香”的生活,有坑🕳️,可能会给后代埋下隐患,成为后人的罪人,施害者。</p><p class="ql-block">恋爱、婚姻、交友都要至察清醒,边界清晰。尊重感谢祝福每一个来到和走过我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曾经驻足过的,停留过的,走掉的,留下来的,哪怕是擦肩而过的。</p><p class="ql-block">人生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学习“怎么活才会好“。人生就是一场不断自我完善,收获安宁与自由的修行。</p><p class="ql-block">分享一个小故事:《一只小蚂蚁的朝圣》</p><p class="ql-block">一只小蚂蚁在沙漠里赶路,遇到一位师父。</p><p class="ql-block">师父问他:“为何匆匆?”</p><p class="ql-block">小蚂蚁说:“我要去朝圣。”</p><p class="ql-block">师父哈哈大笑说:“圣城那么远,你走得这么慢,生命又这么短,怎么可能到圣城?”</p><p class="ql-block">小蚂蚁说:“没关系,能到是最好,如果到不了,既便死于朝圣旅途,我也会感到无比幸福!” </p><p class="ql-block">或许,我们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找寻“我是谁”。不管“过去是谁”,“现在是谁”,只要走在路上,离答案又近了一步。边走边在心中种花,一路繁花似锦!</p> <p class="ql-block">《来自疾病的讯息》第九讲“疾病与祖父母的命运”课后分享</p><p class="ql-block">2025.9.4</p><p class="ql-block">身体的疾病背后往往对应着家族系统里某个人——某个被排除的人或未竟之事。通过排列看见并和解,疾病或者某种症状的使命即完成,然后撤离。关键的是找到“状况”的“动力点”。</p><p class="ql-block">无论怎样的家族系统都是自己灵魂的选择,是与自己匹配的,或者说是自己的某些功课需要完成,所以不怨天不尤人,接受、同意、臣服、敬畏,面对“发生”深深地鞠躬。</p><p class="ql-block">圣哲灵性诗人鲁米的《客栈》:</p><p class="ql-block">一个人就像一间客栈,</p><p class="ql-block">每天清晨都有新的客人光临。</p><p class="ql-block">喜悦、沮丧、卑劣,</p><p class="ql-block">像不速之客,某个瞬间翩然而至。</p><p class="ql-block">欢迎并款待每一位客人!</p><p class="ql-block">即使他们是一群悲伤之徒,</p><p class="ql-block">恣意地破坏你的房间,</p><p class="ql-block">将家具一扫而空,</p><p class="ql-block">你仍然要恭敬地招待每一位。</p><p class="ql-block">他们或许会为你腾出新的空间,</p><p class="ql-block">并带来新的喜悦。</p><p class="ql-block">那些阴暗的念头、羞耻和怨恨,</p><p class="ql-block">你也要在门口笑脸相迎,</p><p class="ql-block">邀请他们进来。</p><p class="ql-block">无论谁来,都要心存感激,</p><p class="ql-block">因为每一位都是上天派来指引你的向导。</p> <p class="ql-block">《来自疾病的讯息》第10讲“疾病与乱伦关系”课后分享</p><p class="ql-block">本节课最大的感受,无论何种能量出现了不平衡,系统本身出于维护系统运作的需要,会对所有人做出调整和平衡,对破坏系统的力量,做出相应的惩罚和提醒。</p><p class="ql-block">每个人在家族中都必须待在自己的位置上,这个位置只属于他,不属于其他任何人,一旦有人“离岗,不履职”,被排除等,将由其他人尤其是后代来填这个“坑”。</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更好地在我们生命中站好自己的位置。我们很多时候处于无明状态,要时常保持觉察,问一问、排一排:我在自己的位置上吗?我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吗?</p><p class="ql-block">在家族系统序位中,孩子本来是排在父母之下的,但当孩子觉察到父母中的一方被某种力量所牵引,孩子往往潜意识里由于良知会移动向与此相关的人:“我宁愿替你去死”,“我宁愿替你生病”,“我宁愿替你为这个罪行付出代价”,“我宁愿替你承受这份愧疚”,“我宁愿替你消失”等。</p><p class="ql-block">孩子想接替父母的命运或者想拯救父母,这种盲目的忠诚之爱会把这个孩子引向毁灭,却不能帮助接替或改变他人的命运。</p><p class="ql-block">所以当案例中母亲说“我留下来”,“你不该为我承担”……,孩子如释重负,终于解脱了。</p><p class="ql-block">生活中常见一些父母对孩子过度掌控,这也是一种“精神乱伦”。</p><p class="ql-block">“凡是发生皆是自己内在的吸引”,很多人听到这句话很是排斥愤怒“怎么就是我内在的吸引呢?!”遇到的状况都是你内在有需要被看见和和解的功课,是系统给出的平衡作业。这也许不是你的错。</p><p class="ql-block">“烦恼即菩提”,困境非我所愿,却是成长所需。生命的长河中,家族系统的卡点如同“暗涌”表面平静,却一直在“骚动”,不知道它会以怎样的“面目”呈现。有的以疾病的形式,有的以各种状况。</p><p class="ql-block">哪里有绝望,哪里就有爱;哪里有黑暗,哪里就有光。每个令人绝望的问题都是灵魂成长的机会。幸运的是我们遇见了家排。</p><p class="ql-block">感恩贾老师引领着我们走向更慈悲,更深邃,更宽广,更高远!</p> <p class="ql-block">《来自疾病的讯息》第11讲“疾病与补偿及赎罪”课后分享</p><p class="ql-block">2025.9.17.</p><p class="ql-block">本节课老师详细讲解了疾病背后的牵连纠葛的四个动力点:</p><p class="ql-block">①疾病与离世者的牵连纠葛。</p><p class="ql-block">离世、早夭、早逝、非正常死亡,与离世者没有告别,被遗忘,排除等。</p><p class="ql-block">②疾病与幸存者的罪恶感。</p><p class="ql-block">堕胎夭折早逝,未活下来的兄弟姊妹,战友难友等,一方活着,另一方离世,活着的一方有罪疚感。</p><p class="ql-block">③疾病与自己行为的罪恶感与赎罪。</p><p class="ql-block">不当得利,伤害他人,一切违背道与法则的行为,内在有负罪感,用疾病来平衡。</p><p class="ql-block">④疾病与他人行为的罪恶感及赎罪。</p><p class="ql-block">比如,家族系统里的未竟之事,父母未和解的事件,孩子往往出于盲目的爱,去替父母或家族承担。</p><p class="ql-block">这些动力常常会用疾病去补偿及赎罪。</p><p class="ql-block">孩子之于父母,分担受苦即加倍受苦。承担父母的业力,不但不能减轻,还会加重父母的业力,自己还受苦。</p><p class="ql-block">本节课让我更加明晰了自己的成长方向,尊重一切的发生,尊重每个人的命运,给其位置,不介入他人的因果,包括父母,伴侣,孩子,亲人。家就是最好的道场,先从家的场域修起,时刻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和颜爱语,不评判指责抱怨任何人,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心灵品质和纬度。愿所有见我面的,听我声的,都因我而喜悦祥和,心得清净。</p><p class="ql-block">每一个当下都是新生,祝福我们所有人❤️🌹</p> <p class="ql-block">《来自疾病的讯息》第12讲“祝福与诅咒、器官移植”课后分享</p><p class="ql-block"> 2025.9.20.</p><p class="ql-block">一些未和解的关系,一方内在流连不去的愤怒、憎恨、不平不满等情绪会持续诅咒着另一方。比如,与前任未和解,加害者与受害者未和解,被诈骗掠夺钱财者等,具有跨越世代与导致疾病的威力。双方后代往往都会承接,影响是双向的。</p><p class="ql-block">孩子在学校霸凌,被霸凌,精力不集中等状况,常常会看到源于承接家族系统动力,如未和解的人事件,认同死去的人,被排除在外的家族成员等。当这些被看见,告别,和解,孩子们也能找到平静。</p><p class="ql-block">本书学习告诉我们:一切身心疾病皆源自于——生命的不和谐。</p><p class="ql-block">身心的症状是一种讯息,反应出我们的系统哪里「失衡」了,以及家族里有何「未竟之事」或「被排除的人」。系统能量藉由生病让我们有所觉察,省察家族系统里有何功课需要去做,倾听它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它的动力点是什么?如果是无明状态,可以通过排列去探索。</p><p class="ql-block">本节课警示我们:念头的威力不可思议!</p><p class="ql-block">我们发出的每一个念头都会在宇宙中回响。发出正念,会共振到正向能量,反之亦然。所以我们要时刻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每一个念头就是一粒种子。种下什么因,结出什么果。</p><p class="ql-block">谨言慎行,为善去恶,诚意正心修身。行为作用与反作用,传递爱与温暖,利益他人,成就自己。</p><p class="ql-block">清醒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只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他人的尊重,不去介入无谓的纠缠。</p><p class="ql-block">万物皆有灵。有本书《水知道答案》里面有很多实验,贴上美好的爱与感恩的语言,听优美的音乐,结晶非常美;贴上恶毒的语言,听刺激的摇滚乐,结晶非常丑陋。还有隔着遥远的距离,带着爱与感恩之心祝福水,不堪的结晶变得优美。众人对着被污染的湖水,一起念感恩词祝福祈祷,一周后河水被净化了……人心的力量如此强大,可以和谐一个世界,也可以毁灭一个世界。爱与憎恨的能量都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p><p class="ql-block">我和孩子亲自做过这个实验,用三个同样的杯子,装同样多的水,分别贴上“好水、坏水、水”,一周后观察,“好水”的气泡小而均匀有序,“坏水”的气泡较大而杂乱,“水”无变化。</p><p class="ql-block">警钟长鸣:“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尤其是对孩子,伴侣,要平心静气地表达,越是身边的人彼此伤害越深。</p><p class="ql-block">课后想起以前跟着贾老师读的《生命喜悦的祈祷》这本书,今日再读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感觉能与文字的能量共振了。</p><p class="ql-block">感恩老师,感恩学友们,祝福我们所有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