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7年3月31日上午9.05分,随旅行社从西班牙的巴达霍斯出发去葡萄牙首都里斯本。 当车子到达西葡边界检查站时,没有受到任何检查,就直接过境了(因为欧盟国家有一个“申根”决定,只要拿着护照去所有签署“申根”的国家都可以相互通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葡萄牙共和国:简称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南部。东,北连接西班牙,西南濒临大西洋。总面积9222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32公里。地形北高南低,多为山地和丘陵。北部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全国设有18个大区,另有两个自治区。截止2024年6月,葡萄牙总人口为1064万人,主要为葡萄牙人,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80.2%的居民为天主教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葡萄牙是欧洲古国之一。1143年,葡萄牙成立为独立王国。15,16世纪在非,亚,美洲建立大量殖民地,成为海上强国。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吞并,1640年,摆脱西班牙统治。18世纪末,法国拿破仑军队入侵葡萄牙,1811年,葡萄牙在英国帮助下赶走法国军队。1820年至1910年,实行郡主立宪制。1910年10月,葡萄牙成立共和国。1926年5月,建立军人政府,开始“新政”。1932年,萨拉查就任总理,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1974年4月25日,一批中下级军官组成的“武装部队运动”推翻极在政权,开始民主化进程,同时放弃在非洲的葡萄牙殖民地,葡萄牙正式成为民主制度国家。</p><p class="ql-block"> 葡萄牙是欧洲中等发达国家,工业基础较薄弱,纺织,制鞋,酿酒,旅游等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葡萄牙政局稳定,社会治安良好,基础设施完备,司法体系健全,市场化程度高。2024年,葡萄牙国内生产总值2849亿欧元,经济同比增长1.9%,增速位居欧洲国家前列。</p><p class="ql-block"> 西班牙首都里斯本位于该国西部,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特茹河口。城北为辛特拉山,城南邻塔古斯河,距离大西洋不到12公里,面积84.8公平方公里,人口56.5万。与一般的主要大城市不同,真正的里斯本是指局限在其历史城区,而其周边的地方则发展成其他的城市。里斯本是欧洲大陆最西端的城市,里斯本是全葡萄牙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南欧著名的都市之一。里斯本在史前时代就有人类定居。1147年,葡萄牙第一代国王阿方索一世夺取了里斯本。1245年,里斯本成为葡萄牙王国的首都和贸易中心。公元前为菲尼基人始建,13世纪成为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是工业城市,国际化都市,如今是葡萄牙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亦是欧洲著名的旅游城市,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里斯本港是国际海港。里斯本西部大西洋沿岸有美丽的海滨浴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历史沿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最初迁入今日葡萄牙一带的是尼安德特人,后来被智人所替代。葡萄牙早在公元前1千年已有凯尔特人在伊此利亚半岛定居下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罗马人于公元前219年初次入侵。伊比利亚半岛。公元前140年前后,罗马人征服了葡萄牙在。将其化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成为鲁西塔尼亚省并一直统治到公元五世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公元5世纪,日耳曼部落(包括斯维比人,汪达尔人和阿兰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后来这些部落都被希哥特人逐出伊比利亚半岛之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711年,北非穆斯林摩尔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西哥特王朝灭亡,仅葡萄牙北部的阿什图里亚斯高地还在信奉天主教的弄特贵族的手里。哥特人在阿斯图里亚斯便开始发起“收复失地运动”,旨在跟南部穆斯林政府作战,重新统治伊比利亚半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179年,该地区成为葡萄牙王国。随着重新取得穆斯林所占据的部分而扩张起来。现代欧陆的葡萄牙疆界是在1270年国王阿方索三世手中完成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5,16个世纪是葡萄牙的全盛时代,在非,亚,美拥有大量殖民地,为海上强国。这时代期间,不论在经济,政治,文化上,葡萄牙都已远远超越欧洲其他国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葡萄牙的殖民帝国成立于1415年8月21日,当航海家亨利率领葡萄牙舰队征服北非的伊斯兰贸易中心休达。随后葡萄牙的航海家与探险家陆续发现了亚速尔群岛,佛得角,比奥科岛,圣多美岛,普林西比岛和安诺本岛等无人居住的岛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471年长期与西班牙争夺的北摩洛哥城市坦几亚终于被葡萄牙人占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488年春天,葡萄牙航海家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最早探险之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的莫塞尔湾,为后来另一位葡萄牙航海家,探险家瓦斯科.达.伽马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498年5月20日,达.伽马终于到达离印度城镇科哲科德不远的海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初次看到巴西的海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501年,卡布拉尔发现了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510年,阿尔布克尔克征服了印度的果阿地区和马来西亚的马六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514年以后。葡萄牙的航海家到了远东的中国和日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517年,葡萄牙商人及官员费尔南.佩雷兹.德.安德拉德到了广州,而其与明朝朝廷的交涉,被称为近代中国与欧洲接触的开端。葡萄牙人于1542年意外发现了日本。后来,很多欧洲商人和传教士被吸引到日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522年,葡萄牙探险家费迪南.麦哲伦所率领的西班牙船队首次环航地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553年,开始有葡萄牙人在澳门居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557年,葡萄牙人租借了澳门,并开始与中国进行贸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与清政府签定了《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正式通过外交文书的手续租借澳门,这也成为欧洲国家在东亚的第一块领地(从1553年算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74年10月25日,葡萄牙革命成功,实行非殖民地化政策,承认澳门是被葡萄牙非法侵占的,并首次提出把澳门交还中国。由于当时不具备适当的交接条件,时任总理的周恩来提出暂时维持澳门当时的状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由于随着其他欧洲国家相继取得海上霸权后,葡萄牙实力有所下降。1580年,因皇室姻亲继承关系,曾被西班牙侵占,直到1640年才摆脱西班牙统治。葡萄牙的殖民地同时被荷兰人和英国人攻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807年,拿破仑进攻葡萄牙。同年12月1日占领里斯本,直到1812年,因得到英国相助,才摆脱法国的统治。1808年,葡萄牙王室与大部分里斯本贵族逃亡到巴西里约热内卢,从1808年到1821年,把这个城市当做葡萄牙的首都,是当时欧洲仅有的不在欧洲本土的首都。17世纪以前,大量葡萄人移民到巴西,直至1709年,为了防止人口流失,约翰五世下令禁止葡萄牙人移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755年11月1日早上,里斯本发生9级地震,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加上接踵而至的海啸和火灾将整个里斯本夷为平地。这场灾难是当时葡萄牙经济无法承受的冲击。但此时的葡萄牙帝国仍然强大,随着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的崛起,葡萄牙帝国逐渐没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79年2月8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99年12月20日,根据中葡两国于1987年签署的《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葡萄牙将澳门主权交还给中国。葡萄牙帝国500多年的历史结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国旗:葡萄牙共和国国旗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国家象征。其设计代表着葡萄牙共和国与葡萄牙王国的区别,以及对民族希望和献身者的纪念。国旗的双直条型设计,靠近旗杆的2/5为绿色,表示了民族希望的意义。而尾端其余3/5为红色,代表了为民族希望而献身者的鲜血。两条直条的交间处饰有小型国徽,包括浑仪和葡萄牙盾牌,代表葡萄牙共和国的统一和尊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国徽:葡萄牙国徽于1911年6月30日正式颁布使用,是葡萄牙第一共和国成立以后的核心国家标识。其主体由金色浑天仪构成,象征大航海时代的辉煌成就。中央盾徽包括五枚蓝盾组成的十字形结构,纪念阿尔丰沙一世在奥利基战役中击败摩尔人的历史事件,外围七座金色城堡代表与卡斯蒂尔王族融合。盾徽整体镶嵌于象征基督教信仰的红绿双色绶带中,橄榄枝环绕则体现和平诉求。该标志自2014年起被印刷于葡萄牙护照封二页等官方证件,成为国家主权的实体化表达。</p> <p class="ql-block"> 特茹河大桥,瓦斯科.达.伽马大桥是位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东南横跨特茹河的一座跨海斜拉桥,建成时是葡萄牙以至欧洲包括高架桥在内的最长桥梁。同时也是世界上排行第九长的桥梁。瓦斯科.达.伽马大桥的兴建主要是为了缓解下游4月25日大桥繁忙的公路交通流量。大桥于1995年2月开工。最多动用了3300人工。于1998年2月建成。大桥最终成功的于1998年举行。1998年世界博览会前的3月29日正式通车,是为了纪念著名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由欧洲经海陆到达印度500周年而将大桥命名为瓦斯科达伽马大桥。大桥预计寿命可达120年,并可以承受每小时250公里的风速外,也可以抵御里氏8.7级强度的地震。大桥总长度17.2公里,主同行孔斜拉桥主跨420米,斜拉桥主塔为钢筋混凝土H型桥塔,塔高155米,共有斜拉索192根,桥面宽度30米,有六条行车线并限速最高每小时120公里。</p> <p class="ql-block">发现者纪念碑:(葡萄牙文,字面翻译应为发现纪念碑),是为了纪念“航海家”恩里克王子逝世500周年而修建的标志性建筑。位于里斯本市贝伦区的巴西利亚大道边上,坐落在特茹河河口的北岸,北距热罗尼莫斯修道院600余米,西距贝伦塔约1400米。这里也是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时代到印度和东方去的帆船起航的地方,附近的很多建筑设施都与地理发现的人物或事件相关,是感受葡萄牙昔日辉煌的著名景点。</p><p class="ql-block"> 最初的纪念碑是一个非混凝土结构的临时性建筑,由葡萄牙设计师若泽.安热洛.科蒂内利.特尔莫和雕塑家莱奥波尔多.德阿尔梅达在1939年设计建造,安放在热罗尼莫斯修道院与现址之间的帝国广场上,1940年6月在葡萄牙世界博览会上公开展出,展览会结束后,碑体于1943年6月撤除。</p><p class="ql-block"> 1958年2月3日,葡萄牙海外省公共工程部和里斯本市政院共同下发文件,修建永久性的地理大发现纪念碑。工程项目从当年11月开始,采用水泥和从辛特拉地区开采的石材,按照1940年的碑体模型放大后修建,至1960年1月建成,以此向“航海家”恩里克王子逝世500周年献礼。1960年8月9日举办了地理大发现纪念碑的揭幕仪式。不久纪念碑移交给里斯本港务局管理。1985年成立“地理发现文化中心”,在碑体内部设立观景台和展览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碑体通高52米,被设计成一个卡拉维尔帆船的形象,船头面向特茹河,上面首先是恩里克王子的塑像,在它身后船帆东西两侧的坡道上,各排列着16个人物塑像,他们都是在地里大发现时代具有影响的葡萄牙人。碑体正中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高出帆船部分的东西两边分别都雕有两个葡萄牙方形盾徽。碑体北面船尾被雕饰成一把竖立的巨剑,下方是展览厅的入口。紧挨碑体两边的地面上各有一座浑天仪,安放在石质台基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纪念碑北面至巴西利亚大道之间的大广场,由克里斯蒂诺.达席尔瓦设计,由南非政府馈赠修建用不同类型的石材铺设而成。主体图案是一个巨大的圆形风玫瑰,圆形外以波浪纹填满广场,红玫瑰中心是一副标有葡萄牙地理发现路线和年代的世界地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西侧面人物塑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佩德罗王子(1392至1449恩里克次兄)。</span></p><p class="ql-block">2,菲莉帕王后(1360至1415年,恩里克之母)。</p><p class="ql-block">3,费尔南.门德斯.平托(约1509至1583年,探险家)。</p><p class="ql-block">4,贡萨洛.德卡瓦略(15世纪多明我会传教士)。</p><p class="ql-block">5,恩里克.苏亚雷斯(约1465至1532年,方济各会传教士)。</p><p class="ql-block">6,路易斯.德.卡蒙斯(约1524至1580年,诗人)。</p><p class="ql-block">7,努诺.贡萨尔维斯(15世纪画家)。</p><p class="ql-block">8,戈梅斯.埃亚内斯.德祖拉拉(约1410至1474年,编年史学家)。</p><p class="ql-block">9,佩罗.达.科维良(约1460至1526年后,旅行家)。</p><p class="ql-block">10,雅科梅.德.马略卡(14至15世纪地图学家)。</p><p class="ql-block">11,佩罗.埃斯科瓦尔(15世纪航海家)。</p><p class="ql-block">12,佩德罗.努内斯(1502至1578年,数学家)。</p><p class="ql-block">13,佩罗.德阿伦克尔(15世纪领航员)。</p><p class="ql-block">14,吉尔.埃亚内斯(15世纪航海家)。</p><p class="ql-block">15,若昂.贡萨尔维斯.扎尔科(约1390至147l年,航海家)。</p><p class="ql-block">16,费尔南多王子(1402至1443年,恩里克幼弟)。</p><p class="ql-block">17,恩里克王子(1394至1460年)。</p><p class="ql-block">东侧人物塑像</p><p class="ql-block">18,恩里克王子(1394至1460年)。</p><p class="ql-block">19,,阿丰索五世国王。(阿方索五世,1432至1481年,恩里克之侄)。</p><p class="ql-block">20,瓦斯科.达.伽马(约1460至1524年,航海家)。</p><p class="ql-block">21,阿方索.贡萨尔维斯.巴尔达亚15世纪,航海家)。</p><p class="ql-block">22,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约1467至约1520年,航海家)。</p><p class="ql-block">23,费尔南.德.麦哲伦(约1480至1521年,航海家)。</p><p class="ql-block">24,尼科劳.科埃略(约1460至1502年,航海家)。</p><p class="ql-block">25,加斯帕尔.科特雷亚尔(约1450至约1501年,航海家)。</p><p class="ql-block">26,马丁.阿丰索.德索萨1500至1571年航海家)。</p><p class="ql-block">27,若昂.德巴罗斯(1496至1570年,史学家)。</p><p class="ql-block">28,埃斯特旺.达伽马(约1430至1497年,瓦斯科.达伽马之父,瓦斯科达伽马的次子也叫这个名字)。</p><p class="ql-block">29,巴托洛梅乌.迪亚斯(约1451至1500年,航海家)。</p><p class="ql-block">30,迪奥戈.卡奥(迪奥戈康,15世纪航海家)</p><p class="ql-block">31,安东尼奥.阿布雷乌(约1480至1514年,航海家)。</p><p class="ql-block">32,阿丰索.德阿尔布克尔克(约1453至1514年。次任印度总督)。</p><p class="ql-block">33,方济各.沙勿略(1506至1552年,耶稣会传教士)</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下的弹琴者</p> <p class="ql-block"> 里斯本特茹河上的帆船码头是大航海时代的重要历史见证,这里曾经是是葡萄牙航海的重要起点,哥伦布,达.伽马等航海家均从该区域启航。特茹河沿岸的码头是葡萄牙海上探险的核心区域,15世纪至16世纪,这里聚集了大量帆船,支持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达.伽马绕过好望角等重大航海活动。当时的帆船采用卡拉维纳船型,凭借混合帆装系统,模块化建造技术等创新,实现了远洋航行能力的突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