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回民支队》是一部西北部抗日战争电影,电影故事发生在1938年冀中平原,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抗日义勇队作战勇猛,日本鬼子、国民党反动派拼命拉拢瓦解这支队伍,并抓起了马本斋的母亲,妄想让马本斋投降。然而,这支队伍最后却坚定地选择了跟共产党走,成为了八路军的回民支队。</h3> <h3>《回民支队》由八一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h3> <h3>回民支队:</h3><div> 1938年,驻华北日军入侵冀中平原,河北献县马本斋的家乡遭到日军的疯狂扫荡,连清真寺都被烧毁。面对日寇的铁蹄刺刀,曾在东北军当过团长的马本斋在家乡成立了回民抗日义勇队。</div><div> 义勇队首先伏击了日军的一辆军车。几天后,日军到村里报复,马本斋指挥义勇队与日寇恶战。因义勇队战斗力很低,损失惨重。危急时刻,一支八路军部队赶来助战,义勇队才得以脱险。马本斋听说救他们的八路军的团长姓郭,而且郭团长在战斗中还负了伤。但战斗结束后八路军已经转移,马本斋并未能见到郭团长。</div> <h3> 义勇队饥寒交迫,许多人开始动摇。马本斋断然拒绝六路军和日伪军的利诱,率义勇队参加了八路军。义勇队被改编为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上级还派来一位政委,姓郭。</h3><div>地主出身的回民支队副大队长白守仁,早年在东北军时曾马本斋手下当过营长。参加八路军后,白守仁的军阀作风和不良习气依旧。他和马本斋的表弟哈少福、白富贵等人勾结在一起,散步不满情绪,排挤郭政委和积极分子,破坏群众纪律,挑拨关系,破坏团结。在遭到郭政委的批评教育后,白守仁阳奉阴违,恶习不改。</div> <h3>郭政委的伤势越来越重,在马本斋和同志们的再三劝告下,郭政委终于到后方医院治疗。马本斋请郭政委一定要帮他打听一下郭团长的下落。</h3> <h3> 实行减租减息后,白守仁为维护自己的利益,破坏减租减息,迫害参加减租减息的老百姓,许多战士对回民支队失去了信心,离开了部队。暗中勾结日军的哈少福也公开投敌。马本斋严厉地批评了白守仁的做法,白守仁拒不接受,并趁马本斋离开后,蒙骗队伍集合,拉着队伍去投降日寇。马本斋接到报告后,带着通信员火速追赶,力劝白守仁带领队伍回来。但白守仁一意孤行去意以决,马本斋用白守仁送给他的手枪亲手将其击毙,带回了队伍。</h3><div>马本斋回到家乡,告诉乡亲们白守仁要带着队伍投降日寇,已被他处决,百姓纷纷拍手称快。但当马本斋批评那些开小差的战士,并命令他们归队时,会场上只剩下了他们母子俩。</div><div>郭政委从医院回来,受伤的左臂已经截肢。马本斋向政委述说着队伍的现状,忧心忡忡。郭政委说:咱们应该以回民支队司令员和政委的名义,发一个通告:回民支队是人民的子弟兵,坚决拥护抗日政府的法令,支持减租减息。在回民支队的配合支持下,减租减息进展顺利。不久,离队的战士们都回到了部队。</div><div> </div> <h3> 日寇被回民支队打得落花流水,日寇首领山本恼羞成怒 ,在汉奸哈少福的配合下,将马本斋的母亲抓来软禁,以胁迫马本斋投降。马母英勇不屈、大义凛然,连续七天绝食,壮烈殉国。</h3> <h3> 在歼灭山本部队的战斗中,郭政委再次身负重伤,生命垂危。战士们簇拥在政委周围,深情而焦急地呼唤着。直到此时,马本斋才得知郭政委就是当年救义勇队脱离险境的八路军郭团长。马本斋责怪郭政委为什么不告诉自己真相时,郭政委说:没什么好说的,这是党给我的任务。</h3><div> 郭政委牺牲了。马本斋带领回民支队向政委宣誓:一定要因英勇战斗,直到把日本鬼子和天下一切反动派消灭干净!</div><div> 马本斋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八路军指挥员并光荣入党,回民支队也在战斗中成长为一支革命的军队。</div> <h3>民族英雄马本斋</h3> <h3>马本斋烈士纪念馆</h3> <h3>记得自己是在工人文化宫的露天剧埸(配条型石椅)观赏此片</h3> <p class="ql-block">心都碎了一一拆除中的文化宫露天电影埸</p> <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p><p class="ql-block">百度百科</p><p class="ql-block">特此鸣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