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书写“大有可为”青春答卷

<h3>龙岩市新罗区西陂街道 马茄洋<br> 中共中央组织部近期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4年共发展党员213.1万名,发展35岁及以下党员178.4万名,占83.7%,说明学生党员成为基层党组织的生力军。青年人作为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的接班人,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想培育茁壮成长的青年栋梁材,要帮他们在心中种下铭“纪”自律的第一颗种子,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增强青年党员“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精耕细作培育出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广袤森林,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br> 夯实信念之基,以赤子之心书写“愿为”答卷。“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青年人的成长犹如种子的萌发,是一场破与立的自我蜕变,要在青年人初入党组织时就播种下遵规守纪的种子,让严明纪律在其心中生根发芽。青年党员要以学为先,在党史学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组织生活中淬炼政治品格,坚持爱国与爱党相统一。要心怀“国之大者”,以铁一般的信仰、钢一般的意志投身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去,主动前往基层大地、西部地区等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乡村振兴一线中挥洒汗水,在抢险救灾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始终将个人脉搏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以赤子之心书写无愧时代的“可为”华章。<br> 深扎为民之根,以担当之情书写“善为”答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更是激励无数党员无私无我、倾情奉献的根本动力源泉。忆往昔,长征路上“半条被子”承载着党同人民的鱼水之情;望今朝,乡村振兴战场上“同坐一条板凳”彰显基层干部同群众的双向奔赴。青年干部向下扎根的深度,决定向上成长的高度。广大青年干部要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入”基层,积极走进田间地头、社区大院、房前屋后,用心倾听群众家长里短,深入了解群众安危冷暖,做到问需于民。<br>  锤炼奋斗之刃,以无畏之姿书写“敢为”答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勉励年轻干部要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在新征程上建功立业,在艰苦奋斗中不断磨砺、提升自己。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顺利完成、稳步前行,还是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创新发展,都离不开坚守岗位、尽显才干的新时代青年。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懈怠者绘不出宏伟蓝图,唯有“敢作敢为”,才能“善作善成”。拿出“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投身民生领域,在化解基层治理复杂矛盾、聚焦民生微实事中厚植实干根基;秉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执着立足岗位自身,在一线工作中扩思路、出新招、破难题,交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敢为”答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