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二桥设计调研与招标</p><p class="ql-block">南京长江第二大桥的设计工作是其建设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是一项技术复杂、创新性强、难度极高的系统工程,要体现当时中国乃至世界桥梁设计的先进水平。南京长江二桥设计工作遵循中国大型交通工程的标准程序,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其中初步设计是重中之重。(1)方案设计阶段,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完成,核心设计内容是桥位比选、初步桥型方案研究、主要技术标准确定、估算工程量与投资、对地质、水文、环保、用地等进行初步调查和分析。(2)初步设计阶段,在可研报告评审或批复后,根据确定的设计标准和桥位,对方案设计进行深化和具体化,核心设计内容主要有桥型方案深化与优化、基础选型设计、上部结构方案设计、结构分析与验算、专题研究深化、编制更精确的工程概算等,成果有《初步设计文件》(含说明书、图纸、概算表等),为下一阶段设计提供详细指导。(3)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并编制详细的施工技术文件,核心设计内容有:详细施工图绘制、施工组织设计配合、详细计算书编制、详尽的工程数量清单、详细的工程预算等,成果有全套《施工图设计文件》(含施工图纸、施工说明书、工程量清单、预算等),作为施工承包商进行投标和现场施工的法定依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月26日,我召开南京长江二桥筹建办公室工作会议,重点讨论了南京长江二桥初步设计招标相关安排。会议议定:抓紧开展二桥初步设计标书编制调查,可比桥型选择铜陵长江大桥、江阴长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上海杨浦大桥、上海徐浦大桥、广东虎门大桥等;起草二桥初步设计招标文件,4月10日发招标文件,5月25日投标截止,6月中旬评标结束;97年2月完成二桥初步设计及初步设计审查,5月至8月开展二桥技术设计,97年9月开始施工图设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月27日至28日,我与南京长江二桥筹建办的同事赴安徽铜陵交通局、铜陵长江大桥管理局、安徽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调研铜陵长江大桥。铜陵长江大桥是安徽省铜陵市境内连接郊区东西两岸的过江通道,位于长江水道之上,是国家“八五”计划的重点工程,是当时世界上同类型第三位大跨径桥梁,也是安徽省境内第一座长江大桥,线路全长2592米,主桥长1152米,为七孔连续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桥面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00千米/小时,于1991年12月15日动工兴建,1995年10月1日大桥全线贯通,1995年12月26日通车运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为大桥题名,所印刻字挂于桥塔横梁之上。时任铜陵市市长汪洋是大桥建设的主要推动者。</p> <p class="ql-block">1995年12月26日通车运营的铜陵长江大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月3日,我与南京二桥筹建办的同事赴江阴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调研。时任江苏省交通厅副厅长兼江阴长江大桥副总指挥周世忠指出,江阴长江大桥是中国内地第一座跨径超过千米的特大型悬索桥,对南京长江二桥建设有借鉴作用;南京长江二桥筹资与设计是重要的两块工作,要同步推进;设计招标时间不能太长,选择桥位受河势影响,勘探工作非常重要,大桥与地质、施工关系密切,应请专家做顾问;大桥初步设计要做得较详细,施工招标以扩大初步设计为蓝本,要找可靠的施工单位,允许控制下的分包。时任江阴长江大桥副总工程师洪维玲告诉我们,南京长江二桥是斜拉桥,招标选择设计单位余地较多,应重视资质审查、人员配备、设计费测定、设计时间等,要求设计人员在现场,设计完成时间、方案比较选择等应在标书上写明。时任江阴长江大桥指挥部工程部经理游庆仲建议,南京二桥主桥97年底开工时间非常紧张,招标找一个好的设计单位非常重要;设计单位的选择要考虑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关键是落实到具体设计人员;业主要注意设计工作节奏,阶段性提要求,方案、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逐步推进,重视中间检查;要考虑设计监理审查图纸;工程施工是扩大初步设计招标还是施工图招标,必须事先考虑。游庆仲是我大学同班同学、兄长,毕业后就在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江阴长江大桥指挥部等单位工作,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这次手把手给我传授真经,我感激不尽。游庆仲后面历任江苏省长江公路大桥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助理兼计划处处长、润扬长江大桥建设现场指挥部副总指挥、苏通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现场总指挥、江苏省交通厅副厅长、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江苏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等职,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次,是我国知名的公路桥梁和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专家,也是我们大学同班同学的骄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江阴大桥B标工程的大桥南塔及南锚体工程,于1996年1月18日正式开工,照片为挖土施工现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月4日,我与南京二桥筹建办的同事赴上海远东桥梁公司调研,苏洪雯总经理、朱之轨副总经理接待并介绍了相关情况。上海远东桥梁公司前身是上海市政府的大桥建设指挥部。上海南浦大桥是上海市境内连接黄浦区与浦东新区的过江通道,位于黄浦江水道之上,为上海内环高速架路组成部分之一,始建于1988年,1991年12月1日通车运营,线路全长8364米、主桥全长836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总造价8.2亿人民币,采取委托设计、施工招标方式建设。上海杨浦大桥是上海市境内连接杨浦区与浦东区的过江通道, 位于黄浦江水道之上,为上海内环高速架路组成部分之一,始建于1991年5月1日,于1993年10月23日通车运营,线路全长8354米、主桥全长1172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总造价为13.3亿人民币。上海杨浦大桥没有招投标,将南浦大桥队伍移植过来,采取议标方式建设。上海徐浦大桥是上海市境内连接徐汇区与浦东新区的过江通道,位于黄浦江水道之上,为上海外环高速公路组成部分之一,始建于1994年4月,计划于1997年6月通车运营,线路全长6017米、主桥全长1074米,宽35.95米,桥面为双向八车道城市快速路,工程总投资20亿人民币。徐浦大桥成立了总承包公司,成员以参加南浦、杨浦两条建设的单位为主,施工单位从杨浦大桥过来,采取议标方式建设。苏洪雯总经理、朱之轨副总经理建议,建设单位应将精力放在前期、设计、施工承包单位管理上,要控制投资,按时、按质、高效率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91年12月1日通车运营的上海南浦大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93年10月23日通车运营的上海杨浦大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96年的上海徐浦大桥建设施工现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月8日下午,我召开了南京长江二桥筹建办公室工作会议,专题讨论了设计招标事宜:设计单位必须在6月底前明确;抓紧起草设计招标文件,提出招标主要内容;邀请投标设计单位初步考虑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交通部一公院、交通部二公院、上海市政设计院、四川交通设计院、湖南交通设计院等;招标邀请函4月25日发出,5月5日确认,5月10日卖标书、现场答疑、踏勘,5月10日至6月20日做投标方案,6月20日至30日评标定标;详细确定合同内容,主要框架写入标书;原则上考虑设计监理单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月9日上午,我与二桥筹建办的同事从南京飞赴广州,下午赴虎门大桥技术咨询公司调研。4月10日上午,我们赴虎门大桥公司调研,受到虎门大桥公司曾苏总经理的热情接待,全面了解了虎门大桥建设情况,并参观了大桥建设工地。虎门大桥是中国广东省境内一座连接广州市南沙区与东莞市虎门镇的跨海大桥,位于珠江狮子洋之上,为莞佛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特大型悬索桥,也是珠江口首座跨江大桥,线路全长15.76千米,主桥全长4.6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20千米/小时,工程项目总投资额30.2亿元人民币。虎门大桥由香港实业家胡应湘投资兴建,于1992年10月28日动工建设,计划于1997年6月建成通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虎门大桥建设施工现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月10日晚上,我们向正在广州开会的交通部公路管理司设计管理处处长王钰、副处长姚为民、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王开山等介绍了南京长江二桥设计调研和招标的准备情况,得到了悉心指导和帮助。4月11日上午,我们拜访了广东省交通厅计划处处长黄伟中,了解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对大型交通基础设施设计工作的指导政策,深受启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月17日上午,我就南京长江二桥设计招标相关问题,专程拜访了我大学时期桥梁课程的授课老师、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邵容光教授。邵教授是我国著名桥梁工程专家,1955年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毕业,1985年至1987年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合作进行桥梁科学研究,长期从事桥梁工程和结构设计原理方面的教学、科研和设计工作,其研究成果在润扬长江大桥、沪宁高速公路等多项工程中得以成功应用,曾荣获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桥梁大奖。邵老师见到我特别高兴,就像当年辅导我桥梁工程课程作业,给了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详细指导意见,使我受益匪浅,至今仍历历在目。2018年8月8日,恩师邵容光教授在南京逝世,享年85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恩师邵容光教授(右)荣获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桥梁大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月19日,我在南京长江二桥筹建办组织讨论二桥设计招标文件,邀请了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桥梁专家赖国麟、交通厅港航工程专家黄岩、交通厅建设管理专家王绍坤等参加。专家们对南京长江二桥设计招标文件进行了认真的审议,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和建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过严格认真的南京长江二桥设计招标投标评审,最后确定:牵头设计单位,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是项目的总体设计单位及南汊主桥的设计者,并承担项目的总体规划、关键技术攻关(尤其是南汊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和总体协调工作。联合设计单位,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等,参与桥梁设计,具体负责北汊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及部分引线勘察设计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7年4月17日,交通部批准项目初步设计;9月23日,国家计委批准项目开工报告;10月6日,南京长江第二大桥正式开工。南京长江二桥设计工作的最大成就,在于成功攻克了628米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的众多关键技术难题,标志着中国桥梁设计能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为中国后续苏通大桥、泰州大桥等更大跨度桥梁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基础和技术储备。</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