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 "古韵优雅" -王金春书法

妙文堂-武石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谚语言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明苏州和杭州在中国的地位,乃人间天堂。它主要指的是自然资源和人文风光之壮丽优美,风景之宜人,地灵之人杰,是啊,这里曾出了唐伯虎、祝允明、文徴明、徐祯卿四大才子而有 "江南才子" 之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昆山是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位于上海与苏州之间,地理位置优越‌‌,其历史可追溯到西汉之初,有 "娄邑"和"鹿城" 之称谓,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城。这里拥有多处古镇,如被誉为 "中国第一水乡" 的周庄古镇和 "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 之称的锦溪古镇,而千灯古镇则是 "百戏之祖" 昆曲的发源地。这些古镇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江南水乡风情和历史文化的体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昆山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昆山市图书馆原馆长的王金春1962年便出生于这江南水乡的昆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王金春字推之,号菜根道人,山阴樵客,别署洗心斋、半就斋、日损斋,自幼便喜爱书法,他真、草、隶、篆四体皆能,尤以篆隶书用功最深,隶书以《张迁碑》、《西狭颂》、《鲜于璜》、《石门颂》等经典为研摹对象,篆书以《说文解字》、《散氏盘》为范本又取法吴昌硕。其作品中融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展示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深厚造诣和个性化表达‌。</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王金春先生的书法作品曾入展第六届全国展、第八届全国展(获提名奖)、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和全国首届楹联书法展、全国第五届中青展、全国首届、三届扇面书法大展、全国首届(获提名奖)、三届行草书大展及第一、第三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中国书法名城联展、怀素行草书作品展、国际书法大展等三十余次,并获得多次奖项,同时入书上典发表过不少作品。出版有《王金春书法作品选集》、《王金春临集王圣教序》、《水墨云峰.王金春》、《五体书法三字经》等作品集行世。</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由于先生的篆隶书作品尤为引人注目,我于二O一四年交流了先生一幅我特定尺寸的篆书作品。其作品古朴典雅,疏密相宜,自然潇散,大小有致,字形无论窄长还是宽短,或放或收都恰到好处,既不显大又不觉小,字与字、行与行布局合理,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这是先生功夫的体现。作品中 "集" 对应的是 "柳" ,先生变 "柳" 为上下结构,不但不显雷同反而很协调,一个密集一个疏朗形成对比。"封" 和 "还" 同感,一个浓重一个轻淡。下边的 "宰" 对应的 "田" 又形成强烈的对比,先生将 "宰" 的宝盖处理成半包围与 "田" 字对应,一大一小自然天成,让人有一种舒服之美感,构思巧妙,技艺娴熟。中锋、侧锋、逆锋,变化多端,既稳健又灵动,使线条富有韵律之美。醇厚的浓墨、清雅的淡墨、质朴的干墨、润泽的湿墨,让他运用得淋漓尽致,使作品更显层次之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金春先生曾在苏州文联举办个人书法展、上海古籍书店博古斋画廊小型作品展、尤其是2024年由 "自在书院" 主办的 "王金春隶书《金刚经》长卷特展" 在自在阁三楼隆重展出。他通过隶书作品形式展现了佛教经典的哲学思想和精神内涵,成为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他力求把握并加强自己的书法语言风格与形体特色‌,进一步巩固了他在书法界的地位‌,得到了昆山市委、市政府、市文联的表彰。是啊,先生的作品达到了气韵生动的境界,有着深厚的造诣和独特的艺术视角,其作品不仅是对传统书法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对古典艺术的崇尚,同时灵活运用现代审美和书法技巧,使作品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之美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先生虽已过花甲但对艺术创作却正当年,愿先生在未来的书法领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传递出丰富的情感与深远的影响。</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