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砚斋的美篇

断砚斋

<p class="ql-block">书</p><p class="ql-block">谓“未发行”邮票,旨在牟取暴利。</p><p class="ql-block">本人认为它是臆造票的理由有三:第一,苏联从解体到该票在</p><p class="ql-block">市场上出现已6年整,在此期间无论是官方发行的邮票目录,还是</p><p class="ql-block">OA</p><p class="ql-block">资深集邮家从未披露过此事。1998年莫斯科出版一本《俄罗斯</p><p class="ql-block">(1857-1991)专业咨询目录》对每套乃至每枚变体或变异邮票均</p><p class="ql-block">有详细记载,但对这枚“未发行邮票”却只字未提。第二,根据苏联</p><p class="ql-block">T</p><p class="ql-block">解体的政治气候,设计这种票也不合乎逻辑。由于戈氏“改革”的政</p><p class="ql-block">治需要,后期苏邮上的列宁像愈来愈小,解体当年4月22日发行</p><p class="ql-block">的“列宁诞生121周年”纪念邮票(苏邮总目编号为6313)就是明</p><p class="ql-block">证,后者主图采用一幅绘画作品,描写列宁在日内瓦图书馆读书时</p><p class="ql-block">的情景,列宁的头像仅有火柴头一般大。在苏联发发可危的严峻形</p><p class="ql-block">势下怎么可能设计出一个高大列宁形象来纪念十月革命节呢?第</p><p class="ql-block">三,邮票色调、纸质粗糙又无齿孔,这几个特点更使造假者暴露无</p><p class="ql-block">遗了</p><p class="ql-block">但是,最能骗人的莫过于说该票的俄罗斯《集邮》杂志1997年</p><p class="ql-block">第2期做过报道,更有甚者说在该期封三刊登过彩色样票,这便使</p><p class="ql-block">那些不可能接触该杂志的人因无法核实 信以为真。为了弄清事</p><p class="ql-block">实真相,我决心查个水落石出。首先,我给莫斯科邮友写信询问此</p><p class="ql-block">事,他的回答是闻所未闻。几经周折我终于在北京国家图书馆查阅</p><p class="ql-block">到了1997年第2期俄文《集邮》杂志目录,结果是既未见该票的踪</p><p class="ql-block">影,也未见报道此事的文字。至此,“苏联1991年的未发行邮票”原</p><p class="ql-block">形毕露,一切为兜售该票所编造的谎言就不攻自破。</p><p class="ql-block">《文化导报》(1999.2)</p> <p class="ql-block">总经理代办斯韦特兰娜,当我们问她:“你们俄罗斯邮局为什么 不卖苏联邮票”时,她的回答言简意赅:“因为我们是俄罗斯邮 政,只卖俄罗斯邮票。原苏联邮票早就被清仓查库处理掉了。"从 其回答中找不到任何靠苏邮“发挥经济作用”挽救俄罗斯经济危 机的影子。 </p><p class="ql-block">最后,有一点是清楚的,李文称邮商手中的那件东西是“印样” 也好,是“样票"也好,把它吹捧为“珍贵邮品”,并宣扬“为广大集邮 者带来获得这枚珍贵邮票的良机”,其宗旨只有一个:诱使广大集 邮者掏腰包去购买假票,希望大家擦亮眼睛。如果大家都提高识别 真伪的能力,那些“珍品”就会成为废品。 </p><p class="ql-block">附件:莫斯科集邮协会鉴定委员会专家谢尔盖 ·波兹纳希尔 科先生于1999年12月8日对该票所做的书面鉴定书译文全文 如 下 : </p><p class="ql-block">面呈鉴定之1991年纪念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74周年的无 齿票纯属伪品。该周年前曾准备了邮票图样,但由于众所周知的 1991年8月事件,邮票未曾印制。此外,现存在邮票发行贸易中心 的邮票与面呈的样品毫无共同之处。雅科布斯先生于1994《集邮 新闻》中发表的文章对此已做出结论,何况现在在莫斯科俱乐部中 该伪品的价值不超过5美元,而同一时间任何一枚无齿票价均不 少于80美元。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鉴定人 谢尔盖 · 波兹纳希尔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