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支》1568篇

顺其自然

<p class="ql-block">在老辈人嘴里,“开支”可不是简单的发工钱,那可是带着热气儿的生活仪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发薪,不过是手机屏幕上数字的悄然变动,冷冰冰的,少了仪式感,缺了数钱时那唾沫星子沾着纸币的幸福味儿。这就好比吃已加工好的瓜子仁儿,哪比得上自己一颗颗的嗑来得香,少了过程中的滋味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想当年,开支日是咱们“有力量”的工人阶级,隆重的“狂欢节”。寅吃卯粮的日子里,这一天比过年还让人盼得心急。我那时候在财务部门工作,负责导演过每月开支这一热闹的场面。开支从取钱时的准备开始,就像解一道生活的算术题,整钱零钱得算得精。整钱多了分不开,零钱多了招人烦。把各部门工资表总额中的角和分,分别加总,各个总额就是应提取的零钱,这样才能分配顺利。</p><p class="ql-block">取钱时,财务人员更是使命感满满,各部门一路绿灯,司机班出车,保卫科出人,漂亮的女出纳走在中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权贵千金出行呢!工资取回来,财务科门口跟赶集似的,里三层外三层全是人。一个车间百十号人,工资总额才四五千块钱。各部门,各车间的代表围在那儿,眼巴巴瞅着钱堆,嘴里念叨着:“这几千块要是我一个人的该有多好,这辈子可不愁了!”八十年代初,月工资几十块钱是常态,两千多人的中型国企,月工资总额不过十万多元。出纳员拿个大包,蹬个自行车就能把全厂工资跎回来,再看如今,这点钱也就是国企高管一个月的工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给退休人员开支趣事更多,对住在京城的退休人员,要求他们领取退休金时,可以由子女凭个人图章和签字代领,但绝大多数老人们,即使是路途再远,交通再不方便也都是本人来领,一是对子女不太放心,钱攥在自己手里才是最踏实的,二是想通过领取退休金这个机会,与老工友们聚一聚,毕竟聚一次少一次了。开支日,财务科门前像养老院,老头儿,老太,大人,小孩的,来了百十号人。推轮椅的,拄拐杖的,颤颤巍巍的往楼上爬的(三层无电梯),将财务科堵了个水泄不通!我们特意找来了长排椅,楼道两侧坐满了人。老友相见分外激动,人多加上耳背,嗓音一个比着一个大,聊天的声音快把屋顶掀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住在京城外的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则通过银行信汇给当地银行,或农村信用社,退休人员去这些部门在领回来。汇给国家市级银行,基本上没出过什么问题,但汇给农村信用社,常常会出现延迟收到的情况,一些退休人员或家属经常来信反映,有时几周,有时几个月,有时甚至一年都收不到汇款,而且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态度粗暴野蛮,就说是没收到钱,退休人员及家属干生气毫无办法。为此,我们曾专门安排了一组人员负责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从汇出银行着手调查,一直追到外地汇入方农村信用社,结果是出现了奇怪的现象,你追查的紧了,当地信用社就表示收到汇款了,你刚一放松,退休人员们又收不到汇款了。后来通过警方介入,以及双方上级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挖出了问题的根源: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存在故意截留,挪用这笔退休资金,转手放贷的犯罪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老工人发退休金也有奇葩的事情发生。企业规定,退休人员或家属领退休金时,需携带本人图章和签字,缺一不可。一次一个老工人从石景山一路换车,颤颤巍巍的来到了位于朝阳区的原单位,领钱时,忘记了带本人图章,女出纳员一根筋,任凭对方如何解释都以规定“需携带本人图章和签字,缺一不可”,为由拒付退休金。老人急的差点背过气去!本人都站在这里了,签个字或按个手印,下回补上图章不就成了吗!事情最后虽然妥善的解决了,但暴露出当时的财务人员业务能力的不足,以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欠缺,当然,八十年代中期,以人为本的理念还未产生,各单位人员普通存在着服务意识差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开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