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赤颈鸊鷉</p>
<p class="ql-block">赤颈鸊鷉(pìtī)(学名:Podiceps grisegena),是鸊鷉目鸊鷉科的一种中等游禽,体型略小于凤头鸊鷉,却比其他鸊鷉种类更为健壮。它们广泛分布于全北界,从斯堪的纳维亚至西伯利亚皆可见其踪迹,冬季则迁徙至伊朗及北非等地。每年5月至7月是赤颈鸊鷉的繁殖期,它们通常在湿地中营建漂浮的巢穴,以适应水环境的生活。在中国,它们主要于东北地区的湿地繁殖,每年在承德山桃后湖,都会有三对赤颈鸊鷉如期归来,繁育后代。由于种群数量持续下降,赤颈鸊鷉已被列入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保护工作刻不容缓。</p> <p class="ql-block">赤颈鸊鷉育雏期间,亲鸟展现出极强的捕食能力与育雏本能。它们擅长游泳与潜水,常在水下灵活穿梭,捕捉小鱼作为主要食物来源,同时也捕食水生昆虫及其他小型水生动物,以确保雏鸟能获得充足营养。在育雏初期,亲鸟会将幼鸟背在背上,随着雏鸟成长,逐渐引导它们学习潜水与觅食技巧。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赤颈鸊鷉卓越的生存适应能力,也展现了其作为父母的细心与耐心。</p> <p class="ql-block">赤颈鸊鷉妈妈负责背小崽,四只小崽都在妈妈身上趴着,等待爸爸捕食后投喂。</p> <p class="ql-block">爸爸抓了一只蜻蜓,游向妈妈和小崽。</p> <p class="ql-block">妈妈累了,伸个懒腰,活动一下筋骨,就把小崽子们都扔水里了。</p> <p class="ql-block">喂食</p> <p class="ql-block">爸爸抓了一条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