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斌堪的美篇

樊斌堪

<p class="ql-block"><b>闪光的记忆——</b></p> <p class="ql-block"><b>2025年7月15日我们一行四人:樊斌堪、李冬莲、田荣华、高海坤,乘抚顺——宁城一肯中公社五家村的辽D——CR169次直达车,回到49年前我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也就是1976年我们下乡的地方,昭盟宁城县一肯中公社五家大队,我被分配到四队,重温第二故乡的热土。</b></p> <p class="ql-block"><b>爱永在</b></p> <p class="ql-block"><b>当车轮行驶在通往宁城的大道上,当我们的脚步踏进五家这熟悉的土地,多少泪水默默留下来……这里是我们49年前青春时光洒在这片土地的见证者。回首往事,那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就在眼前,历历在目……时光越是遥远,越是那样的清晰。</b></p> <p class="ql-block"><b>年轻的老支书鲍喜志,还是那么精干,那么具有活力,连任30年的村支书,他把毕胜的精力都投身于五家大队的发展壮大,让村民们共同走向富裕的道路。持续探索,多元化发展,力促集体经济再上新台阶,使乡村振兴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如今的五家大队,产业兴旺、生态优美、村民富足。</b></p> <p class="ql-block"><b>这是当年我们四队种地的必经之路,现在已经是非常漂亮的公路。</b></p> <p class="ql-block"><b>这是现在的大队部,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工作环境………</b></p> <p class="ql-block"><b>参观200多头西门塔尔牛🐮场,100多头驴🫏场,很是壮观。这所牛场的发展目标是明年将达到千头牛场!</b></p> <p class="ql-block"><b>这是五家大队第五小队孙明玉的家,一家六口人盖的400多平的二层小楼,还有三个大棚,真是今非昔比啊,新农村,新气象,新面貌,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飞跃性提高。两天的时间让我们看到了五家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面貌。</b></p> <p class="ql-block"><b>当年四队会计如今已经83岁了,他们也都过上了富裕生活,我们来到李会计家里,他们一眼就能够叫出我们的名字,好样的乡亲们,衷心的祝福你们身体健康!!!</b></p> <p class="ql-block"><b>一队老乡姓刘,全家人非常热情,给我们带小米、当地的酱。</b></p> <p class="ql-block"><b>走在五家的土地上,当年下乡的情景历历在目……</b></p><p class="ql-block"><b> 问起当年我们熟悉的小队队长,会计,民兵连长,房东等,回答大都是三个字:没有啦……那种失落感让人心酸。</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还记得我们到来的第一天晚上正在下着雨,老乡们赤脚为我们抬箱子,安排在乡亲们家里,那一幕幕深深的印在每个知青的记忆里。</b></p><p class="ql-block"><b> 晚上摸着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路仨一伙俩一串的去小队记工分,昏暗的15瓦白识灯泡💡坐着一屋子人,由队长、会计统计着白天每个人都干的什么活,根据干的活计工分。男同学一般的能计8~10个分,而我向来都是6个分,一个分值1.6分,可见我的日收入……</b></p><p class="ql-block"><b> 热乎乎的豆腐三分钱一块,没有钱用粮票换豆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与能歌善舞的蒙古族姑娘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这是一座7千头猪🐷的养猪场,壁垒森严。控制一切外来入进,即便是送饲料车也是从围墙外面用机械输送的。</b></p> <p class="ql-block"><b>这是一肯中公社所在地,我们就住在这里,这是一家集饭店、旅店为一体很有规模的宾馆。这里住宿条件非常好,价位不高,用餐方便,经营者朴实厚道,服务周到,令人流连忘返。</b></p> <p class="ql-block"><b>当年我们就在这里不远的地方赶集,狗肉6角一斤,鸡蛋🥚7分钱一个,杏7分钱一斤。</b></p> <p class="ql-block"><b>高海坤当年下乡在一肯中公社孟家大队,当我们驱车来到孟家时,老乡们还清晰的记着当年知青在这里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几十年,好多人都不在了,知青们在这里的足迹和故事大家还是知道很多呢。</b></p> <p class="ql-block"><b>正是有了苦涩酸甜,才构成缤纷多彩的知青生活,也正是苦难过后,如今变成了美好,记忆也变成了思念。</b></p> <p class="ql-block"><b>见了你们格外亲!!!</b></p> <p class="ql-block"><b> 阿斯哈图石林</b></p><p class="ql-block"><b> 阿斯哈图石林位于克什克腾旗东北部,是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九大园区之一。阿斯哈图石林主要是是在第四纪冰期的精雕细琢及岩浆活动、冰盖卸载、气候变迁、风蚀作用、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其形态和成因在全球都具有代表性,是目前世界上独有的花岗岩地貌景观,被称为世界地质奇观,经过多年发展,景区已成功打造出了“地质奇观,北方石林”这一独特品牌。</b></p><p class="ql-block"><b> 2017年3月2日,景区荣升为赤峰市第一家标准化景区;2018年10月29日,景区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9年10月30日景区成为首批“内蒙古自治区华侨文化交流基地”单位。</b></p><p class="ql-block"><b> 2023年4月14日,景区荣获“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荣誉称号。</b></p><p class="ql-block"><b> 目前景区主要由仙境区、天柱区、鲲鹏区、石城区和石堡区五个景区组成。</b></p> <p class="ql-block"><b> 城市风光</b></p><p class="ql-block"><b> 这是由两组垂直节理切割而形成的四个花岗岩石柱。单个石柱长3——4米,高5米。排列错落有致,远看似一栋栋高楼林立。</b></p> <p class="ql-block"><b> 团结敖包</b></p><p class="ql-block"><b>“敖包”是蒙古语,汉译为土堆,石堆。敖包祭祀是当地蒙古族的古老习俗,是崇拜苍天万物理念的见证。祈求长生天降福,祝愿大草原水草丰美,五畜兴旺。通过祭祀活动,不仅继承了祖先神圣的精神信仰,同时也传承了蒙古族古老的文化,这座敖包是当地的蒙古族、汉族共同祭祀的敖包,故被称为“团结敖包”,每年农历6月18各民族共同祈祷风调雨顺,同时促进民族团结,共同发展。</b></p> <p class="ql-block"><b>看这吃相,吃烤肉还不算过瘾,再来一个一个羊腰子满嘴冒油……</b></p> <p class="ql-block"><b>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需要党建引领,资源整合,产业创新,人才培培育,政策保障等。</b></p> <p class="ql-block"><b> 叉车石</b></p><p class="ql-block"><b> 花岗岩岩体中水平节理发育,垂直节理倾斜,底部由于重力而倒塌,石体长约6米,宽约4米,形如托举重物的叉车。</b></p> <p class="ql-block"><b>我们返回时从克什克腾旗经由巴林左旗、通辽返回的,行驶在中国北疆风景大道上。一路上观光牧场,蒙古包,牛群、羊群,随时都可以品尝烤肉,烤串等美味佳肴。</b></p> <p class="ql-block"><b>在返程的路上,行驶在牧区靠边停车,品尝新鲜的烤肉。</b></p> <p class="ql-block"><b>这是宁城打虎石水库,当年好多知青都参加了这座水库的建设,非常艰苦,肩挑,人扛,挑灯奋战,当年大会战,老乡给做饸络面🍜炸酱那个香啊,粘火勺。如今留给后人是这美丽的风景区。</b></p> <p class="ql-block"><b>人生路上美好的遇见。让我的美篇化作永恒的珍藏,定格这温暖的回忆,让美好永不褪色!</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