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 称:云哥驿站</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38151166</p> <p class="ql-block">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皖南农村,每个妇女都掌握着一门基本的技艺——做千层底布鞋。这门手艺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家人的穿着需求,更是一种传统的传承和情感的纽带。在那个时代,农村生活简单而朴素,妇女们用她们的双手,为孩子和家人编织出一双双温暖的千层底布鞋。</p> <p class="ql-block"> 做千层底布鞋需要耐心和细致。首先,妇女们会准备好各种材料:布料、线、针、顶针等。布料通常是棉质的,因为它柔软舒适,透气性好。线则是用棉线或者麻线,结实耐用。针要细小锋利,才能穿过厚厚的鞋底。</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就是制作鞋底的过程。妇女们会将多层布料用浆糊粘在一起,然后用针和线密密地缝合。这一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为每一针都要扎得牢固,不能有丝毫的疏漏。鞋底的厚度取决于需要的耐磨程度,一般来说,千层底布鞋的鞋底都比较厚实,以保证鞋子能够经久耐用。</p><p class="ql-block"> 鞋底制作完成后,就开始缝制鞋面。鞋面的布料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有棉布、绸缎、格子布等各种花色。妇女们会根据家人的脚型和尺寸,裁剪出合适的鞋面形状,然后用细腻的针法将其缝在鞋底上。为了让鞋子更加美观,她们还会在鞋面上绣上一些花纹或者图案,这些细节之处展现了妇女们的心灵手巧。</p> <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年代,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母亲亲手制作的千层底布鞋。每当新学期开始或者过年的时候,孩子们都会收到母亲送的新布鞋。这些布鞋不仅仅是一双鞋子,更是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和祝福。穿着母亲做的布鞋,孩子们在田野里奔跑嬉戏,感受着土地的温暖和亲情的呵护。</p><p class="ql-block"> 千层底布鞋虽然朴素,但却蕴含着农村妇女们的智慧和勤劳。她们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人创造了温暖和舒适。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些布鞋成为了家庭中最珍贵的财富之一。</p><p class="ql-block">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千层底布鞋逐渐被现代化的制鞋工艺所取代。如今,在皖南农村,已经很难看到妇女们亲手制作千层底布鞋的场景了。但是,这门技艺和那份浓浓的亲情,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p><p class="ql-block"> 每当我回想起那个年代,脑海中总会浮现出母亲坐在炕上,一针一线地缝制布鞋的身影。那密密麻麻的针脚,仿佛是她对家人无尽的关爱。千层底布鞋,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农村妇女们的坚韧和奉献。它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或许已经远离了千层底布鞋的温暖,但那份朴素的情感和传统的技艺,却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珍惜。它们是我们心灵深处的一份宝藏,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最初的美好。</p><p class="ql-block">(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