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那坡田野里的棕背田鸡

<p class="ql-block">今年六月,我和摄友从昆明自驾到广西那坡,在鸟导的指引下,我们来到那坡的田野里,拍摄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棕背田鸡,此时棕背田鸡正在田里觅食……</p> <p class="ql-block">棕背田鸡不善鸣叫,即使在繁殖季节也是如此。杂食性,吃蠕虫、软体动物、昆虫和沼泽地植物的种子,主要以各种水生昆虫为食。啄食时动作迅速,双翅下垂,尾竖立并频繁摆动,也能在人类生活区附近的开阔地觅食。</p> <p class="ql-block">棕背田鸡是一种中等体型并具明显栗色和近黑色的田鸡。雄雌同色。头颈和下体深烟灰色,顶和枕部颜色较暗,头侧颜色较淡。上体自额部至尾部,包括两翼的表面、内侧飞羽均为橄榄色。尾上覆羽缀有白斑,飞羽为黑褐色。颏部和喉部为白色,胸部及腹部中央呈暗灰色,并具有暗橄榄褐色的横斑。虹膜红色;嘴偏绿,嘴基有红色斑,到繁殖期时这个红斑更为鲜艳;脚和趾为暗红色或砖红色。</p> <p class="ql-block">棕背田鸡是高地物种,生活在海拔1000-3600米处,也可生活在较低地带,在中国云南为海拔400-2500米,在中国西藏为海拔2500米以下。栖息于水稻田中或其周围的小片树林、小片的沼泽地和林中小溪,有树遮荫的岸边和有草的池塘,通常在植物浓密处隐蔽,在开旷地觅食。</p> <p class="ql-block">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林缘地带,有时也出现在林中草地和河流两岸的沼泽及草地上。在水稻田、溪流、沼泽、草地、苇塘及其附近草丛、灌丛、湿草地附近地带活动。</p> <p class="ql-block">棕背田鸡是留鸟。喜欢在一边有植物覆盖,另一边有开阔草地的溪流活动,其生活习性很像红脚苦恶鸟。常在早晨和傍晚出来到开阔的草地上活动,晨昏从隐蔽处出来在草地上觅食,遇到危险时则急速往草丛或水边奔跑,到水边后或是进入水中游泳或潜水,或是飞到水域的对岸隐蔽,有时在受到威胁时常常压低头部和尾部在地面上奔跑,或躲藏于草丛或灌丛中。</p> <p class="ql-block">繁殖期为5-8月。5月中旬至8月底在印度繁殖,8月上旬在泰国西北部。营巢于稻田地和附近水域岸边草丛与灌木丛中的地面上,也在离水域不远的森林中的林下灌木周围的潮湿地面上,或建在灌木上、树上,离地面1-2米,最高为7米,也建在被水稻田包围的、或水稻田与水稻田之间的小片沼泽地中。单配制,两性共同筑巢。巢粗放,用细树枝和杂草松散搭成。每窝产卵5-8枚,雌雄轮流孵卵。</p> <p class="ql-block">在自然的这个神妙莫测的世界中,像棕背田鸡这样的生命存在,不仅给世界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景象,还默默支撑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他们是水中的猛虎,飞行的舞者,流淌的河流,沉淀的大地,所有自然元素汇集于此,本应结下美满和谐、相依相偎的情谊。</p> <p class="ql-block">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生存状况直接反映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p> <p class="ql-block">棕背田鸡被称为“生态平衡的守护神”,因其栖息于湿地环境,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棕背田鸡被誉为“大自然的舞者”,因其独特的羽毛色彩和晨昏活动的习性,常被赋予优雅与生命力的象征‌‌。让我们祝福棕背田鸡在那坡的大自然中健康成长!</p> <p class="ql-block">这是拍摄现场录制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特别说明本文鸟儿习性等来自百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