崮上草原蒙阴行

岁月风铃

<p class="ql-block">  崮上行,始于对沂蒙山的向往。这片位于山东南部的神秘山脉,由沂山与蒙水交织而成,曾因《沂蒙山小调》和《沂蒙颂》中红嫂的深情吟唱而深植人心。此次随团踏上蒙阴这片土地,才真正领悟到,这里不仅有红色记忆的回响,更有秀美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一处尚未被大众广泛认知的宝藏之地。</p> <p class="ql-block">  “崮”字初识,源于儿时课本中的“孟良崮战役”。亲临其境,方知其意:四面峭壁陡立,山顶却平坦如砥,是为“崮”。沂蒙七十二崮,三十二崮在蒙阴,而岱崮镇,正是这片奇峰林立之地的代表。跟随导游的脚步,我们走进了第一站——藏于群山腹地的军工厂遗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踏入山洞,斑驳的墙壁上,“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标语赫然在目,讲解员娓娓道来的介绍瞬间将我们带回了上世纪六十年代。这座始建于1965年的兵工厂,在幽深的山洞中默默运转了十五年,为国家生产了大量机枪大炮等常规武器。昏黄的油灯、陈旧却保养完好的机器、锃亮的枪管,仿佛在低声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而沂蒙六姐妹的故事,也正是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展开,成为红色历史中不可磨灭的一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走进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这里,是四至五亿年前地壳断裂抬升所造就的石灰岩地貌,是中国第五大地貌类型,具有极高的科研与观赏价值。在博物馆中,一幅幅地质图卷徐徐展开,讲述着这片土地从远古到今日的沧桑巨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出了山洞,我们购买了当地特产蜜桃,价廉物美,品种众多,原来这里是中国蜜桃之乡,特殊的地形地貌种植出来的桃子,咬上一口,汁多味甜,爽 !</span></p><p class="ql-block"> 在众多崮中,最负盛名者,当属梭子崮。它是唯一一座可乘景区公交直达山顶的崮,而山顶的“崮上草原”,更是令人神往。曾踏足蒙古草原的辽阔,也曾漫步坝上草原的绿意,而“崮上草原”却别有一番风味。登顶远眺,群崮环列,山风拂面,心旷神怡。据说,从右侧崮顶可遥望泰山,岱崮之名,便由此而来。山下层层梯田,果园葱郁,山巅凉亭静立,山花烂漫,与同游邂逅的邻居囡囡姐姐夫妇坐于山顶绿色草原之上,开心快乐地谈笑风生,好不惬意。导游为夫妻同游的摄影留念,看着他们摆着各种姿势的笑意盈盈,那是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最完美的诠释,心中涌起几分感动。也许,旅游的意义也在于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远处,传来熟悉的旋律:“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为人民求解放……”婉转悠扬,似从历史深处飘来。此刻,真想放声高歌一曲《沂蒙山小调》,以应此情此景。崮上行,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礼赞,更是对红色记忆的致敬,对这片土地深情的回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