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教育”大讨论】N0:02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

常青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文字编辑:常青</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39498797</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和教育”大讨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这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模式,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我们来分析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在传统课堂上,教师通常是知识的权威拥有者,采用 “填鸭式” 的教学方法,将知识单向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听讲、做笔记、完成作业,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标准答案去学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动力往往来自于外部的压力,如考试成绩、家长和老师的期望等,而不是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我发展的追求。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成为知识的容器,而非知识的创造者和应用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孟国泰正是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他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深刻批判与反思。他指出,传统应试教育“一刀切、满堂灌、填鸭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导致“把不同的人培养成相同的人”,培养出“有文凭无创新”的人 ,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他提出“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理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上图:孟国泰教育专家的“三标课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孟国泰“从个体出发”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自信心的影响不是简单的“鼓励”二字,而是一场由外而内、又由内而外的系统重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孟国泰先生说:“教育是用一颗心点亮另一颗心。”当我们把“初心、慧心、恒心”注入课堂,学生的“四学”就不再是口号,而是一条自我照亮、自我加速的光之路。今天,你点亮了孩子的心灯;明天,那盏灯将照亮世界更远的远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然而,新时代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要求。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社会需要的是具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例如,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前沿领域,需要大量能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来推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这些能力的培养,显然不能依赖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他们天生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去发现和理解世界。当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时,他们可以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主动寻找学习资源,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这种主动学习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不仅仅满足于掌握已有的知识,而是勇于突破和创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孟国泰“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心教育”思想中“觉察—唤醒—回归”的三重递进,是通过“三标课堂”为激发学生自主能动性提供了清晰的内在路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教师在课堂上在尊重学生个体的基础上,来觉察学生个体的内心,让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起点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唤醒学生个体的内心,使其心理由“我要学”递进为个体潜能的发挥,帮助学生识别其独特心理能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将教学活动回归为学生个体自觉性的层次,使其学生个体的能动性的可持续生态构建“自我—学习”的生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例如,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有趣的实验现象引入新的知识点,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和提出不同的观点,营造开放、包容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除了传统的学科课程外,还应增加实践课程、跨学科课程和选修课程等。实践课程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跨学科课程有助于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选修课程则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评价体系上,要改变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通过课堂表现、小组合作、项目成果、学习态度等多方面的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潜力,鼓励学生在各个方面都积极进取,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此外,教育信息化也为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互联网和各种数字化学习工具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在线课程平台、电子书籍、教育软件等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的学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总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新时代所需人才的关键。通过转变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评价体系以及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等手段,我们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加有利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