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16 年8月下旬——九月初,随大丰民企商会考察团赴白俄罗斯、波兰、捷克、奥地利进行商贸和参访活动。一路随拍,浮光掠影,聊作备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3)</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战时期,德国纳粹进行了反人类的种族灭绝大屠杀。其中,建立在波兰奥斯维辛的集中营,1940--1945年,就屠杀了130万人,其中90%是犹太人,其他有波兰人,苏联红军战俘等。高峰时每天杀死6000多人,不折不扣是臭名昭著的杀人工厂,残暴令人毛骨悚然,血腥罪行灭绝人性令人发指。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号集中营正门,标有“劳动使人自由”的德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号集中营正门,运送犹太人的专用铁路直通营区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被从各地运来的犹太人,刚下火车就被纳粹党卫军甄别挑选,年轻力壮的被强制在集中营工厂劳动,老弱妇孺则被分期处死。来此的人平均存活期不到三个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电网隔绝了人们求生的希望,骷髅标牌指示着死亡之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阴森恐怖的毒气室,对囚犯谎称为“浴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阴森密闭的毒气室,屋顶是投放“齐克隆B”(氢氰毒剂)的小窗口。纳粹谎称让人们洗澡,用乐队演奏轻松优美的乐曲,诱骗驱使裸体的人们进入浴室。当人们进入浴室,发现此浴室非“浴室”,当大门紧闭、屋顶小窗口投下毒气罐后封闭盖上时,人们已灭顶绝望逃无可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堆积如山的已用完的毒气罐,一罐用量能毒死600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焚尸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浴室”被毒死的人被拉到这里,金牙齿会被拔下,有纹身的皮肤被剥下制成台灯,尔后推进焚尸炉,化作一缕青烟。油脂被制成肥皂,骨灰被制成肥料卖给农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参观现场,我真实的看到了当年纳粹用剥下的</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带纹身图案的人皮所制作的台灯灯罩</b><b style="font-size:20px;">,也拍下了照片。看了令人毛骨悚然、头皮发麻、不寒而栗。不忍展示,把它删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被毒死焚化的人所留下的皮箱、皮鞋、搪瓷缸、碗等堆积如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被强制剃下的人的头发,用来编织袜子、地毯。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集中营时,发现纳粹没有来得及运走或销毁的</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头发竟有7吨多</b><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战结束后,彻底清算纳粹罪行。1947年4月16日,在一号集中营区保存基本完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南侧,搭起了一个小的绞刑架,时任集中营的指挥官鲁道夫.胡斯在此被执行绞刑。正义得到了伸张,130万冤魂得到些许安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参访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过程中,令人悲愤窒息、痛彻心扉。我们似乎仍然能够听到70多年前绝望无助痛苦的呻吟和悲愤的呐喊,惨绝人寰的暴行令人毛骨悚然。环顾当今世界,战争的阴云仍然挥之不去。沉重的历史在告示人们:珍爱和平远离战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谨以此小白花为亡灵祈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捷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访捷克属途经,仅逗留半天、宿泊一夜。早期,从抗战影片中给我留下印象的是捷克轻机枪。如下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捷克波西米亚的玻璃器皿和水晶制品举世闻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前 我曾随中国锻造协会代表团参访过捷克的玻璃制品工厂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旗下位于捷克的斯柯达轿车工厂。到过曾发生“布拉格之春”的布拉格广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说到捷克,不能不提及捷克的啤酒。捷克的皮尔森、百爷啤酒闻名全球。捷克人有一种说法:在捷克你可以批评任何事情,唯一不能批评的就是啤酒。啤酒不仅是饮料,(捷克人把它当饮料)更是捷克人的骄傲。捷克人是世界上最爱喝啤酒的民族,以 2020 年统计为例,捷克每年人均啤酒消耗量为 181.7 公升,高居世界第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皮尔森公司的地下酒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前我随中国锻协参访捷克时 ,曾参观过该公司宛若地下迷宫般的储酒库,主人热情好客请我们开怀畅饮。啤酒口感确实与众不同,清冽醇厚含有果香,奈何我没那个酒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次,我们途经的是捷克第二大城市——布尔诺。布尔诺(Brno)是捷克南摩拉维亚州首府,是最重要的工业城和铁路枢纽。是捷克仅次于布拉格的工业中心。机械工业发达,定期举行布尔诺国际机械工业博览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布尔诺自由广场,通向火车站的有轨电车叮叮当当缓缓驶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雕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下榻的酒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广场附近的狭窄街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自由广场上矗立着1681年修建完工的佩斯特柱,柱顶是圣母玛利亚的塑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造型奇特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时钟雕塑,当地人喜欢称之为“公鸡钟”或“火箭钟”,更有人戏谑地称之为“阳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钟高达6米,材料是南非花岗岩。有趣的是每天11点整时,它会敲响12响,会随机在钟身的7个洞里滚出一个布尔诺城市纪念水晶球。这里有一个历史故事。1645年,瑞典军队进攻布尔诺,捷克人顽强抵抗,瑞军久攻不下,损兵折将。瑞军指挥官下令,如到12点钟还攻不下就撤退。聪明的布尔诺人在11点时就敲响钟声12下,瑞军以为到12点了,按指令选择了撤退。2010年,为纪念布尔诺的坚韧不拔精神,设计制作了这座广场时钟雕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奥地利(1)</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维也纳位于多瑙河畔,是奥地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欧洲主要的文化中心,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维也纳金色大厅音乐厅,团队原定要在此听一场音乐会,不巧这天无演出安排,遗憾的只能在外面拍张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奥地利国家歌剧院,已有150多年的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夜幕下,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塑像,金光闪闪熠熠生辉。因塑像涂金又称“小金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享誉世界的经典代表作《蓝色多瑙河》,一曲天籁,响彻全球,经久不衰,耳熟能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维也纳第三大音乐厅,有幸在这里欣赏到一场精彩绝伦的高雅音乐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不愧是世界音乐之都,看似街头的流浪艺人,其音乐素养也是一流、专业水准,还自己出版竖琴CD。</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地坛绿植上的时钟可不是装饰品摆设哦,走时十分准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街头各种风格迥异的建筑和修葺得造型奇特的绿植,好似凝固的音符、跳跃的旋律,美不胜收赏心悦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奥地利(2)</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参访中东欧四国的最后一站是奥地利维也纳的美泉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美泉宫”是哈格斯堡之前的“夏宫”,这里有着皇帝用于庆祝重大场合的房间,曾经的弗兰茨皇帝,【奥地利帝国及奥匈帝国皇帝(1848年12月2日—1916年11月21日)】伊丽莎白皇后还有其他重要历史人物都曾居住于此。美泉宫是欧洲最漂亮的巴洛克建筑群之一,从1569年起就被哈格斯堡王朝占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弗兰茨皇帝于1830年出生于美泉宫。美泉宫共有1441个房间,其中的45个房间可供参观。宫殿内部均为洛可可式风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神童”莫扎特(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6岁的时候,就曾在美泉宫的镜厅创作音乐。拿破仑也曾在Vieux Lacquer房间召开会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独具一格的风格和恢宏的家具装饰,该宫殿成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因宫内房间繁多,受篇幅所限,不便一一展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有各种让人目不暇接的喷泉、雕塑、纪念碑、树木以及各种奇花异草、绿植走廊;同时这里也是一个重要的纳凉处。有帝国马车博物馆,太子花园,桔园音乐厅,迷宫,动物园,棕榈屋和沙漠体验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经典电影《茜茜公主》的外景就主要取之于此,尽显浪漫与尊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不愧是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年轻一代,在蓝天白云下、茵茵绿地上,听着音乐,练着类似中国的瑜伽功,随性用餐,充满着浪漫温馨的氛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短暂的中东欧四国的参访时间转瞬即逝。尽管此前我因商务到访过其中的国家,但每次到访都有新的感受。我想 ,欧洲人来我们中国,也一定充满着惊喜和新奇。这让我想起了习主席所提的世界各国文明互鉴的论述。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大家园,在历史的长河中,各国的历史、经济、科技、人文、艺术、文明各领风骚、交相辉映,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各国都不应夜郎自大、自我陶醉、歧视排外,而应在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同时,交流互鉴,兼收并蓄,这样,才能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文明的共同进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