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北路上的故事(五)利顺德饭店 旅店业的唯一国保

水木山人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美篇号:34150727</b></p> <p class="ql-block">  解放北路上的酒店有多家,利顺德饭店不是最大的,因为还有丽思卡尔顿酒店;但要说历史悠久,那就没有别家可比了。据说,利顺德饭店是中国现存的最早涉外酒店,是中国还在营业的酒店中、唯一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还是“中华老字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据资料介绍,利顺德饭店从1863年创建、到目前的160多年间,至少九度易主、八次改扩建,经历了从客栈到商业酒店再到豪华酒店,最终成为现代新型酒店的演变全过程,堪称世界酒店业发展史的一个活样板。</p> <p class="ql-block">  1860年,天津英租界建立。1863年,英国传教士约翰·殷森德就在英租界创立了利顺德饭店的雏形——“泥屋”。</p><p class="ql-block"> 约翰·殷森德是英国圣公会首位来津的传教士,同时也是位商人。1860年天津开埠后,1861年4月‌,殷森德从上海乘船抵达天津。在传教和办学的过程中,他注意到外国侨民对住宿和餐饮的需求。1863年年初,殷森德与英国驻津代理领事吉布逊签订了一份租约,以600两白银的价格租下了英租界29号地块约8万平方米的土地,租期为99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随后,殷森德雇佣工人在租地的南端,建造了简易的单层泥木结构英式平房,作为客栈和货栈,专门接待侨民,提供住宿、餐饮和存货服务,当时被称为“泥屋”,这就是利顺德饭店的前身。</span>“泥屋”是天津英租界最早的建筑之一,比较简易的原因,是与当时租界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建筑技术条件限制有关。</p><p class="ql-block"> 殷森德巧妙结合自身姓氏的中文译音与儒家经典《孟子》中“利顺以德”的格言,将客栈命名为“利顺德”,寓意道德与利益并重。‌‌</p> <p class="ql-block">  下面两张照片是我近日所拍,前面深色建筑是利顺德饭店的老楼,后面浅色建筑是利顺德饭店的新楼,远处的是海河东岸的高层建筑。</p> <p class="ql-block">  随着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来到天津,租界内建筑渐多。1886年夏,利顺德饭店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英租界工部局董事长<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津海关税务司、英籍德国人德璀琳</span>成了利顺德饭店的第一大股东,他联合其他股东,决定对“泥屋”进行翻新改造。他舍弃了原有的简易平房设计,将“泥屋”从单层泥木结构平房改建成三层砖木结构维多利亚风格楼房。这一变革性的举措,奠定了今天利顺德饭店的基础,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p><p class="ql-block">  新的利顺德饭店设有英式田园风格木外廊,转角处建立了五层塔楼,整座建筑立面造型明快,功能齐全。在天津众多的国外风格建筑物中,极少见到这种中世纪伦敦地方传统色彩的外形结构。饭店内接待旅客的大堂,配以宫廷式的宽阔楼梯和冬季取暖的壁炉,一改过去“泥屋”的简陋,在当时堪称豪华。 </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张照片是网上搜来的利顺德饭店老照片。当时的利顺德饭店周边还是一片野地,没有任何建筑。这应该是利顺德饭店从平房改扩建成楼房之后不久的实景,饭店已经具有今日老楼的形状了。</p> <p class="ql-block">  下面也是网上搜来了的老照片,原照片说明拍摄于1909年。照片中的建筑是利顺德饭店。照片左下侧是维多利亚公园,可以看到海光寺大钟还在(照片中间下边)。</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张老照片中说明拍摄于1910年,照片中的建筑是利顺德饭店。照片右侧围墙是英国球房(现天津市人大常委会)的围墙,围墙与球房建筑现在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  据资料介绍,利顺德饭店外廊木柱设计成“四棱抹斜角,每隔一定距离就有横向的凹线脚装饰”,这种建筑风格在天津现存的租界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p><p class="ql-block">  利顺德饭店改扩建时还加入了不少中国元素,如外墙的灯笼花砖,是中国传统花砖砌筑方法的一种,表面形状类似灯笼的骨架,故得此名。这种砌筑方法出现于中国的明清时期,到清代末期极盛,而这正是利顺德饭店改扩建的年代。这种做法多用于民间建筑的檐口、窗口等位置,利顺德饭店早期建筑的窗拱和窗台等处的砖线脚均运用了此种砌筑手法。</p> <p class="ql-block">  下面6张照片是我近日所拍,前面3张是利顺德饭店外墙的砖砌形状。第1张中的砖砌圆形,大约就是上面说的灯笼花砖。利顺德饭店外墙砌砖的多种花样,特别是砖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  下面3张照片拍摄的利顺德饭店木质外廊,也是很有特点,在解放北路上是唯一的存在。由于有树遮挡,不能在合适角度拍摄,只能在墙下拍摄这种变形很大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1924年-1929年,利顺德饭店在老楼北侧扩建了一座约2500平方米的四层大楼,扩大了营业面积。</p><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张网上搜来的老照片中,中间是1924年扩建的四层新楼,新楼右侧是老楼,新楼左侧建筑是瑞隆洋行大楼(在《解放北路上的故事(三)》中有介绍)。上面两张老照片中,都看不到这栋四层的新楼。</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张老照片中,左侧是戈登堂,右侧是利顺德饭店,中间可以看到上面说的四层新楼(路灯杆的左侧)。</p> <p class="ql-block">  利顺德饭店一直是西方工业文明登陆中国的桥头堡。中国的第一代发电机、电话、电报、电灯、电梯、手摇计算机、自来水和消防设备,大多由利顺德引进。</p><p class="ql-block">  1879年,中国第一部电报机在利顺德饭店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最早的营业性电报线路的诞生,促进了天津乃至中国与世界的联系。</p><p class="ql-block"> 1897年,利顺德饭店再次引领潮流,成为中国饭店业中最早使用电风扇的先驱。</p><p class="ql-block"> 1904年,天津迎来一项新的交通革命——电车运营。利顺德饭店也积极参与投资,支持电车在天津的起步与发展。</p><p class="ql-block"> 1905年,利顺德饭店率先引进了暖气调温装置,这一举措在中国尚属首次,为后来的暖气普及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1924年,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推出了革命性的自动电梯,而利顺德饭店有幸成为首批使用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组照片均为近日所拍。下面三张照片拍的是利顺德饭店老楼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  入口处的木质转门已有百年历史,现在仍然能正常使用。我就是经过这扇转门进入到老楼大堂的。</p> <p class="ql-block">  下面两张照片拍的是利顺德饭店老楼大堂,还保持着原来的格局。虽然比现在高档酒店的大堂小得多,但在当年已经是足够豪华的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这里已经不再接待旅客,需要入住的,要去台儿庄路上的新楼正门大堂办理手续。</p> <p class="ql-block">  大堂通往客房的楼梯,宽敞中显示着豪华。</p> <p class="ql-block">  客房外的走廊装修,也尽显古典豪华。</p> <p class="ql-block">  大堂里的老式家具,古香古色。</p> <p class="ql-block">  大堂里摆设着百年文物:钢琴、橱柜、落地钟、老式电话。</p><p class="ql-block"> 据说饭店内还珍藏着赵四小姐当年曾弹奏过的钢琴,因历经百年风雨,其音色已不复往日悦耳,让人感叹时光飞逝与岁月沧桑。</p> <p class="ql-block">  百年前的老式壁炉,曾陪着人们度过寒冷的冬天,如今成了摆设,供游人参观。</p> <p class="ql-block">  1924年安装的那部奥的斯电梯、历经沧桑依然在,其电梯门还是原有的推拉式防盗门。曾有许多历史名人在这部电梯中留下足迹,见证了利顺德饭店与众多历史事件的联系,也彰显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  下面照片也是网上搜来的、利顺德饭店老楼夜景。</p> <p class="ql-block">  1987年,利顺德饭店具有现代风格的新楼建成。至此,老楼与新楼、近代与现代两种风格融合的建筑群构成了今日利顺德大饭店的整体格局。</p><p class="ql-block"> 下面这组照片是我近日所拍,下面这张照片拍的是利顺德饭店新楼。新楼座西朝东、面向海河,门前是临河的台儿庄路。</p> <p class="ql-block">  新楼的大门是利顺德大饭店的正门。</p> <p class="ql-block">  进门是接待旅客的大堂,宽敞明亮。</p> <p class="ql-block">  下面照片拍的是新楼面向泰安道的侧面,展现了中西融合的现代风格。照片左下角的大球处是原英国球房(现天津市人大常委会)的围墙。</p> <p class="ql-block">  新楼与老楼之间有一透光穹顶覆盖的大厅,称作维多利亚花园,也是早年就存在的老建筑。</p> <p class="ql-block">  维多利亚花园大厅两侧各有一条走廊,连接着老楼与新楼。</p> <p class="ql-block">  1996年,利顺德大饭店新楼北侧的公寓大楼:利顺德大厦落成,至此一座现代大酒店配套完整了。</p> <p class="ql-block">  下面照片中,左侧是利顺德大饭店新楼,右侧是利顺德大饭店公寓大楼:利顺德大厦。</p> <p class="ql-block">  下面照片是网上搜来的利顺德大饭店夜景。照片是在海河东岸隔河拍摄的,高楼是利顺德大厦,矮楼是利顺德大饭店新楼。</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美篇号:34150727</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