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神韵放歌</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刘振友诗影集</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刘振友</i></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此集</b>是以短诗配照片图片的形式辑成的,收入212首短诗,按诗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情怀表;二.感抒记。情怀表是激情、情怀的阐发和表达;感抒记是对世事、对人生生活感悟的抒发、凝识和记录。照图是以诗的内容选取的,可以映衬诗所表达内容的情景意境,诗照相映成辉,神韵放歌······</p><p class="ql-block"> 集中两部分的每部大致是以诗的内容和照图景的春夏秋冬顺序编排,不是按本人年龄顺序的照片而编,所以并非简单的影集。再说本人的照片历程也不完整,由于当时的条件和家庭情况,16岁前是没有照片的,记得上高中时学校用照片,母亲才给了点儿钱到镇子街上的照相馆照了一张小正面照,这可能是我的第一张照片。那时的状况和生活也只能同浓浓的乡情一起深深地留在记忆中了。后来照片渐渐多了,现在更是随时可拍。</p><p class="ql-block"> <b>诗,</b>不论是抒情还是抒感都离不开人生所走过的道路,离不开实实在在的生活。我的人生生活无外乎学习、工作和生存,对生活中那些值得记住纪念、激发情感的事件和对社会奉献取得了成绩成就之时,都会有情可抒,有感可发。</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 1, 1);">这里</b><span style="color:rgb(1, 1, 1);">就简述我在学习、工作和对社会奉献中所取得的成绩成就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工作业务方面:</b>1978年通过高考我入牡丹江师范学院读大学,专业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p><p class="ql-block"> 1982年毕业到大庆市大庆中学(省重点高中)任教至1995年底。在校工作十三年中教过千余名学生,有700多人升入大学,所教班级学生的成绩几次名列学校、全市第一。教学中创造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学导联绎式教学法”,取得了好效果,并得到上级认可和推广。先后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在全市中学课堂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1989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首批教学能手。曾参加《高中“政治经济学常识”教学参考》的编写。</p><p class="ql-block"> 期间,共有20篇学术论文和教育文章在《中国教育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教育探索》《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10种报刊上发表。最高的:<b>一是</b>教育教学文章《“效愚”与晓理》发表在1988年(33岁时)8月18日《中国教育报》三版“普教专刊”上。后来该文被评为二等奖,名单公布在该报同年12月17日三版上: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我为二等奖第一名,是黑龙江省最高获奖者。<b>二是</b>教学论文《怎样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哲学术语》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1985年(30岁时)5期上。<b>三是</b>教学论文《“辩证唯物主义常识”课本中所体现的归纳和演绎及其辩证关系》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1985年8期上。<b>四是</b>教学论文《谈课堂教学“积极情感氛围”的创设》发表在《教育探索》杂志1995年4期上。等等。</p><p class="ql-block"> 共有20篇论文、文章在全国、东北地区、省市级评选中获奖。最高的:<b>一是</b>教学论文《依据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获“1989年全国(首届)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文评选二等奖”。此次评奖由国家教委德育司、《政治教育》杂志社、《中国教育报》社、《光明日报》社、《文汇报》社等联合举办,共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43名,我的论文被评为二等奖,是黑龙江省最高获奖者。“获奖名单”在《政治教育》杂志1990年5期上公布。本人获奖后“大庆广播电台”《大庆日报》报道了相关消息。该论文后来发表在《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3期上。在以后的几年中该文又多次获奖并被多次收入出版物。<b>二是</b>教学论文《中学生政治观点缺乏辩证性的倾向与教育导向》获“1992年全国中学思想政治课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优胜奖”。此次评选由中国教育学会与国家教委中学教材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共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36名,优胜奖9名,本人的论文被评为优胜奖。“获奖名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1992年5期上公布。后该文发表在《牡丹江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3期上。再后该文几次获各种评奖。<b>三是</b>论文《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运用“学导联绎式”教学法及其体会》获“东北地区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经验交流会优秀论文奖(1990年)”。 该文曾发表在《牡丹江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4期上。后被收入《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全书》(1993年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b>四是</b>论文《谈在课堂教学中辩证地处理师生间的情感关系》获“大庆市(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1993年)”。是由大庆市政府、大庆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组织评奖,“获奖名单”在《大庆日报》1993年3月16日三版上公布。该论文曾发表在《大庆师专学报》1992年1期上。等等。</p><p class="ql-block"> 1996年初我被调入大庆市教育局工作,走上教育行政管理岗位。曾任职多个科室,主抓过多种工作。曾起草各种材料如《调研报告》《实施方案》等文件几十种,达40万字。文章《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展望》发表在1997年5月30日《大庆日报》上。调研报告《大庆市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报告》被市政府评为“1999年度市级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p><p class="ql-block"> 本人曾任省职业教育学会理事,省教育学会会员,市教育学会理事,市中学政治教研会副会长等。</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综合荣誉方面:</b>自走上社会工作,我已获得了40项各级各类荣誉称号。最高的:<b>一是</b>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部关工委评选的“全国中华魂主题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14年获得)。<b>二是</b>由黑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选的“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2011年获得)。<b>三是</b>1988年被评为“大庆(首届)十佳青年”。《大庆日报》、大庆广播电台、大庆电视台均报道宣传了我当时取得的成绩成就情况。后陆续被评为“大庆市青年模范标兵”“大庆市优秀教师”“大庆市科教兴市先进个人”“全省教师培训工作先进工作者”“全省教师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市教育系统人民满意公务员”“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曾任大庆团市委委员,大庆市青联委员并任文教界别组组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文学创作方面:</b>本人钟爱古典诗词及其创作,十多年中有多篇诗词作品在不同出版物上公开发表。最有代表性的:<b>一是</b>2010年由东方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行诗词集《心采》,该书收入诗词276首,尤其是该书稿得到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仁珪先生的肯定和推荐,并为该书作序。<b>二是</b>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行《盛情畅思—刘振友诗词集》,共收入诗词200首。两本诗词集面向全国发行,全国书店均有销售,并被多家图书馆收存。均被“百度网站”收入,建立“百度百科专项词条”,分别对书的内容、作品、作者进行介绍和宣传。互联网上对两书的销售引领、介绍推荐达数百条。<b>三是</b>2011年11月11日《大庆日报》在“书香大庆”栏刊登了介绍我诗词创作及作品发表情况的《生活,与诗词有关》一文,做了报道和宣传。<b>四是</b>现在成书的这本《神韵放歌---刘振友诗影集》系以电子软件制作,短诗衬照片图片的形式集成,共收212首诗,这种方式是我的最新尝试。<b>五是</b>2004年在中华诗词学会“全国征诗”中获二等奖,作品收入《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书。</p><p class="ql-block"> 我现在是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大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大庆市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全国心潮诗友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社会认可方面:</b>二十多年来,我的传略和成就情况被10多种出版物如《词典》《名人志》《名家传略》等收入。其中有国家人事部人才中心编辑出版的《中国人才词典(第一卷,2000年出版)》《中国专家大词典(第13卷,2002年出版)》。也被收入《华夏英杰(丛书,2001年出版)》,并获金牌。近几年也得到全国各类社会机构和社会组织的授奖,有“民族之光”“教育专家、名人”“诗词名人”等称号,并获得“中华名人杰出成就金奖”“共和国金鹰奖”等等。一些组织直接聘请我为副会长、理事、特邀评论员,邀我参加全国性大型活动。</p><p class="ql-block"> 当然,每当上述这些成为事实,成绩成就取得之时,我会激动,更会兴奋,就像在人生长河中出现的波澜和浪花。这可能就有了情感的激发,就有了创作,有了诗词作品。这是主要的,生活更是丰富多样五光十色的,有许许多多的事件,可能是一次旅游观光、一次回乡探亲、一次游玩赏景、一次逛街购物,一次亲友相聚、一次赏月追思、一次节日欢欣,一顿饭、一杯酒等等,都可能睹物思感,眺景抒情,激发创作的欲望,表达我真实的情感。这情感中蕴含着对工作事业的热情执感,对人生生活的欢情理感;也蕴含着深深的爱情、欣子情、亲情、友情、乡情等等,更蕴含着对人生的思索、道路的回望、世路的坎坷、人生的波折,前行的信念、胜难的办法、智毅的不折、坚定的步履、生活的流歌等等。都可能会成诗成记,记录自己的人生生活,也会凝结成经验表达出道理或形成希望与愿景。《神韵放歌》就是集于由此,应情应感而生。</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神韵放歌》是一本记录性、归结性和纪念性的集子,更是情怀感悟的抒发和表达,是对人生生活的些许认识,从这个方面看她又是一本激励性、引领性和创建性的集子,传播的是正能量。我愿通过我的诗照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和时代气质。</p><p class="ql-block"> 诗言志也言情,照表感也表理。真心希望读到 <b>《神韵放歌》</b>的您能同我诗照中所言一道表志抒情,波澜起伏跌宕,留下美好······</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诗中会,在照中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b>刘振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2014年10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注:2014年,将自己的照片集起来,每幅照片配古风体小诗,合成一集。这是为这本《神韵放歌——刘振友诗影集》写的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