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古村探秘(37)仙霞古道

海洋之心

<p class="ql-block">摄影、文字:海洋之心</p><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三星Galaxy S22(手机)</p><p class="ql-block">航拍:DJImini4pro</p><p class="ql-block">自驾车辆:奇瑞(2.0L瑞虎5)</p><p class="ql-block">人员组合:一人一车</p><p class="ql-block">行驶里程:2000千米</p><p class="ql-block">合计费用:人民币3000元</p><p class="ql-block">出行时间:2025.05.11__05.19(9天)</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5.05.18,昨晚住宿江郎山村,原计划今天游览江郎山,因为今天下雨,又是大雾,能见度极低,所以放弃游览江郎山,遗憾的是已经是第二次放弃江郎山游玩了。差不多八点钟来到仙霞古道的一个节点:龙井村,准备从龙井村出发往北徒步经过仙霞关,去往保安乡,这段路是仙霞古道的一小段,继续上次没有完成✅的徒步之旅。</p> <p class="ql-block">仙霞古道,古称江浦驿道、浙闽官道,其历史大多认为可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p> <p class="ql-block">两晋隋唐时,仙霞古道成了北上中原的交通要道。唐、宋后,仙霞古道成为宽2米至3米的“七尺官道”,是跨越仙霞山脉而沟通钱塘江和闽江水系的陆路连接线。</p> <p class="ql-block">仙霞古道北起江山县城,途经清湖、石门、峡口、保安、廿八都诸地,翻越仙霞崇山峻岭,直至福建浦城县,全长120.5公里,江山境内达75公里。</p> <p class="ql-block">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古道沿线现存四十余处文物点,有烟萝洞摩崖石刻、清溪锁钥门亭、黄巢起义遗址、戴笠故居、水安桥、东岳宫、德春堂药店等。其中仙霞关为唐末黄巢农民起义遗迹,岭上设四关,皆以条石砌成,每关设双重拱券顶大门,关墙高4米至5米,周围崇山峻岭,峭壁深谷,“千盘难度鸟,万岭欲藏天”,号称天设之雄关。</p> <p class="ql-block">仙霞古道开辟的历史,要追溯到唐朝末年。公元878年,唐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率十万大军挥戈浙西,转战浙东,后又取道仙霞岭,劈山开道700里,直趋建州(现福建建瓯)。开山劈路后,旧时“岭水之山峭峻,车道不通”的仙霞山形势大变,成了“操七闽之关键,巩两浙之樊篱”。</p> <p class="ql-block">仙霞古道关雄峡险,从仙霞关至枫岭关,道道险关扼守着这条从唐朝到近代浙、闽间唯一的商旅要道,为浙闽赣三省要冲,素有“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自古道修筑以来,战事频繁,烽火不断。</p> <p class="ql-block">明有叶宗留领导的农民起义,闽、浙种靛和烧窑农民的起义,清有以杨管应为首的饥民起义,光绪年间有刘家福领导的九牧起义,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侍王李世贤的部队也曾在此活动过。中国革命战争时期,仙霞岭上又留下过共产党红军、游击队的足迹。1935年至1937年间,工农红军挺进师在粟裕、刘英的领导下,建立了根据地,组织山区农民开展斗争。</p> <p class="ql-block">宋高宗南渡后,浙闽两省间商旅交往明显增多。时任“浙东保宁军节度使”的史浩,招募民夫“以石甃路”,此后经历代修葺,仙霞关遂成“东南锁钥”、“入闽咽喉”。元朝大力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泉州是当时世界最大海港之一,江浙不少货物通过泉州运往世界各地。丝绸作为当时最重要的出口物资之一,通常经钱塘江水系再走仙霞古道这一海上丝绸之路陆上运输线,沿闽江水系,最后运至海港。</p> <p class="ql-block">据古书记载,“凡自浙入闽者,由清湖渡舍舟登陆,连延曲折,逾岭而南至浦城县城西,复舍陆登舟以达闽海。”据此可知,仙霞古道构筑了穿越浙闽的大陆桥,促进了商品物资交流,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陆上运输线最重要的路线之一。</p> <p class="ql-block">仙霞古道、雄关、胜景,沿途的江郎山、仙霞岭、枫岭和梨岭等,或因险峻,或因秀美,或因其为省界象征,曾吸引不少文人墨客,于此观山揽胜,赋下不少赞美仙霞的诗篇。张九龄、王安石、陆游、朱熹、杨万里、辛弃疾、徐霞客等等文豪纷纷慕名来游。在仙霞古道景区里,有一座50多米长的碑廊,其中陈列了26块诗碑,镌刻了历代文人名士途经仙霞古道时留下的20篇诗文。</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仙霞关,早已没有了昔日重兵把守的威严气势。随着现代公路相继通车,“战略要塞”都已成为悠悠往事。然而,古道上留下的关隘、壕沟及遗迹、遗物,成为游人缅怀、凭吊、观赏游览的胜地。重走千年古道,更是成为不少驴友的经典徒步线路。</p> <p class="ql-block">介绍完仙霞古道的历史再叙说一下徒步攻略,虽然仙霞古道路程长达120公里,真正能徒步的就25公里,最热门的就6公里,而且没有环线。今天因为下雨我没有完成6公里徒步,中途走到关帝庙就折返了。</p> <p class="ql-block">仙霞古道徒步路线主要分为保安乡—仙霞关—龙井村—廿八都—浮盖山段,全程约25公里,建议1-2天完成,适合初级徒步者。</p> <p class="ql-block">‌保安乡至仙霞关‌:建议提前一天抵达保安乡住宿,次日清晨出发。仙霞关现存四道关卡(第一至第四关),全程6公里,青石板路保存完好,缓坡易行但需注意湿滑。‌‌</p> <p class="ql-block">仙霞关至龙井村‌:途经四个关卡后抵达龙井村,可稍作休整。此段为古道精华,沿途历史遗迹丰富。‌‌</p> <p class="ql-block">龙井村至廿八都‌:约9公里,部分路段被205国道覆盖,可选择徒步或乘车。廿八都为三省交界古镇,建议留宿体验慢生活。‌‌</p> <p class="ql-block">廿八都至浮盖山‌:全程10公里,前4公里沿国道行走,后6公里为上山古道,终点为观音石和聚仙亭,往返需2.5小时。‌‌</p> <p class="ql-block">从福建方向出发的徒步者可选择:福州—浦城—观前古村—渔梁驿—枫岭关—廿八都—保安乡—仙霞关—龙井村—清湖古镇,耗时2-3天。‌‌</p> <p class="ql-block">当晨曦的第一缕金光刺破浙闽赣交界处的云海,海拔1200米的仙霞岭上,那些被马蹄和战靴打磨出凹痕的36000级石阶便开始无声地诉说。这条始建于唐代的军事走廊,不仅是黄巢起义军南下的秘密通道,更是见证过宋元鏖战、明清更迭的立体史册。每一块青石板的裂纹里,都藏着中原王朝与东南沿海的血脉勾连。</p> <p class="ql-block">总行程2000千米:无锡,震泽古镇,太湖古镇,徒步湖州陆羽古道小环线6.2千米,徒步天字古道环线8千米,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诸暨市十四都村藏绿古建筑群,诸暨边村天元塔,溪北古村,斯宅千柱屋,史家庄花厅,李宅村古建筑群,卢宅景区,佛堂古镇老街,佛堂古民居苑,徒步乌珠岭脚爱心环线6.5千米,兰溪古城,游埠古镇(兰溪市)龙游民居苑,铁路遗址公园,刘伯温故居(实际只是一处三清观),西坑村(松阳) ,陈家铺村,平田村,塘后村,呈回村,松庄村,杨家堂村,后畲(she)村,膳垄村,横坑村,车前村,徒步南尖岩景区,红色古镇王村口镇,独山古寨,大柯古村,红色古村姚岭,福罗淤古村,徒步仙霞古道(半程),廿八都古镇,徒步齐云山9千米(安徽休宁县),渔梁古街(安徽歙县徽城镇),从皖南川藏线东入口出发回无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