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黑峰

碧波千里

<p class="ql-block">7月12日,聚力户外一行37人在群主若雪、领队李勇的带领下重游张家口大黑峰。</p> <p class="ql-block">去年我们曾经游历过这里,感觉没有尽兴,所以今年又来了。不过若雪说今年的路线有所改变。这岂不更好!</p> <p class="ql-block">大黑峰位于张家口怀来县水口山林区内,山坡为600多亩的原始次森林,山顶为高山草甸,气候地貌与大小海坨类似,所以北京人比保定人更热衷于爬这座山,好像也没听到保定其他户外群爬过这里,聚力户外群有着太多秘不外宣的独家线路。这里夏季平均气温25摄氏度,是理想的避暑旅游胜地。不过今天我除了在山顶感觉到了舒爽,无论是上还是下,都很闷热,不知是气候反常——毕竟今年全国各地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还是这里反常—-就这么热!</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座山时,就快到目的地了。周围的山都郁郁葱葱,我很好奇,这么雄伟的一座山是怎么做到寸草不生的?</p> <p class="ql-block">途中经过大名鼎鼎的鸡鸣山。它孤峰独秀,巍峨峥嵘,郁郁葱葱,气势雄伟,<span style="font-size:18px;">秀丽壮观,有“参天一柱”之称。我对群主说,“只到过鸡鸣驿,不曾爬过鸡鸣山。”若雪说,“鸡鸣山很漂亮的,以前组织过,回头咱们再组织爬一次”。鸡鸣山</span>是在十多亿年前的一次大地震中推挫而成,海拔1128.9米,占地17.5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我虽没到过鸡鸣山,但对这座山仰慕已久。《怀来县志》载:唐贞观年间,东突厥犯中原,边民不得安宁,太宗李世民亲征,驻跸此山,夜闻山上有鸡鸣声,故称鸡鸣山。</p><p class="ql-block">北魏、唐、辽、元、明、清历代,都在鸡鸣山上兴寺建观,最盛时有寺庙108间。山中最古老的道观为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481年)的碧霞元君殿,最大的寺院为坐落于半山腰的永宁寺。</p><p class="ql-block">鸡鸣山自古即为名山,传说北魏文成帝、唐太宗、辽圣宗、萧太后、元顺帝、明英宗等都曾登临此山,观赏北国风光。清康熙皇帝从1696年~1706年曾两次登鸡鸣山,他休息过的“卧龙石”至今完好无损。</p> <p class="ql-block">每次的户外远足,我对途中美景的喜爱总是胜于目的地。不过,这次除外。</p> <p class="ql-block">“下花园”、“碾沟风景区”这些标志一出现就马上到了——今天目的地的名称繁多,让人一头雾水,而且“引线”好像超长,迟迟不能抵达。其实这些名称跟大黑峰都是划等号的,前者是它的官方名称——“下花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它也是我们河北省第一条健身步道。大黑峰是户外人对它的称呼。从沿途的牌子可以看出这里曾经是旅游景区,风景很美,不知为何废弃了。</p> <p class="ql-block">绝大多数来这里的户外大巴都止步这条公路以外,因为道路狭窄且路况不太好,让人误以为里面不好会车和掉头。游人只好迎着毒辣的太阳步行进山。而我们贴心的司机一直把我们送到了景区废弃的停车场,很多外地人不知道里面还有一个宽敞的停车场。我们的群主和领队厉害吧👍他们对这里门儿清!</p> <p class="ql-block">途中戳着这样一个标志,才知这么偏僻的地方过去曾经是两个县政府的旧址。</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那个废弃的停车场,不要说我们一辆大巴,十辆八辆都没问题。</p> <p class="ql-block">环穿正式开始了,山高林密。大黑峰海拔1977.6米,是张家口怀来县最高峰。山体覆盖着原始次森林和高山草甸。</p> <p class="ql-block">攀升缓慢,今天我们的攀升没有难度,只有不到500米。沿途高大乔木以白桦林为主,林下灌木和花草也一片葳蕤、物种多样。良好的生态让热爱大自然的我们无比欣喜,一路充满欢声笑语。。。</p> <p class="ql-block">乌头遍地都是,那景象非常壮观!</p> <p class="ql-block">同行的愚见大哥堪称群里的植物学家,一边走一边给我科普,可惜我这个学生不合格,狗熊掰棒子,一路学一路忘。。。</p> <p class="ql-block">年纪越长,越深切体会平淡即真,所以对素朴的小花越加偏爱。这种类似卷耳的小白花不知它的芳名为何。。。</p> <p class="ql-block">我现在已经不为日渐衰退的记忆力而烦恼了,爱就爱了,何必非要知道她的芳名呢。。。</p> <p class="ql-block">耧斗菜。花那么美,不知为何叫她菜?真能当菜吃吗?我感觉一叫她菜,就庸常化了,无形中降低了她的咖位,当然好处在于更接地气了。不过,不管怎么说,看来名字不单对人很重要,于花来说亦如此。</p> <p class="ql-block">遗世独立的你,我刚刚在芦芽山见到你的仙姿,没想到你又跟到了这里。。。这真是我的荣幸!</p> <p class="ql-block">这只是一株打了籽的草,但愚见大哥把它拍的很美!</p> <p class="ql-block">又见宽叶苔藓,我对它充满了敬意,第一次见识到它的美丽、坚韧与自信,是在浑源莲花山,也是愚见大哥拍的。很少人会注意到它,但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袁枚却为它写了一首五言绝句《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赞美了苔藓在阴暗潮湿环境中顽强生长的生命力,以及“即使渺小也要绽放光芒”的积极精神。 ‌</p> <p class="ql-block">过去以为苔藓只能贴地长,看来需要修正认识了,愚见大哥拍的这张图片很显然它已经初离地面。。。</p> <p class="ql-block">鹤舞。</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大片的重楼。。。</p> <p class="ql-block">最让人喜出望外的是紫斑风铃。在其它地方很少见到的紫斑风铃,这里却比比皆是,我把它称之为今天最美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它的花朵是垂着长的,所以要拍到理想的照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匍匐在地上,对着一朵朵精致的小铃铛🔔拍了又拍,但总觉着没有拍出它们的仙姿美态,可怜了我今天穿的淡蓝色的牛仔裤,又要报废一条新裤子了,顾不得了。。。</p> <p class="ql-block">凉风吹来,它们摇曳生姿,好像听到了悦耳的铃铛声。。。</p> <p class="ql-block">那是来自风铃的温柔与爱‌、感谢与感恩‌、远方的祝福‌、坚强与百折不挠‌、无穷的灵感与创造力‌。。。有这么多美好寓意的风铃带给我们的永远是快乐、温暖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以后我的花园里可能要增加风铃了。。。</p> <p class="ql-block">那么仙气,那么俏皮,好似咕嘟着嘴的少女,娇嗔又可爱,活泼又害羞。。。</p> <p class="ql-block">多少美好的词加在它身上都不为过!遇到它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缘分!</p> <p class="ql-block">因为风铃,我在半山腰停留了很长时间,因为喜爱,因为不舍,好想停留下来,守候在它的身边。有很多人称呼我为“花痴”、“花仙子”,我承认,冥冥之中我与花草有缘,也许前世我与它们一样,同处于一个花园、一个苗圃、一面山坡。。。</p> <p class="ql-block">但是路痴的我也不敢掉队,这里山峦起伏、连绵不断,掉了队再不认识路可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所以我一步三回头的走了。。。希望还能遇见你们!</p> <p class="ql-block">直到这株草的出现,我才从惘然中振作起来,这分明是金莲花打的籽。</p> <p class="ql-block">四下张望,就见到了金莲花们的倩影。。。虽然不多,但弥足珍贵,这也告诉我们:马上就要登顶了。</p> <p class="ql-block">直到密林中出现了参差的巨石,垭口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过了这里,一下子豁然开朗,出气仿佛都匀实了,因为这段上山路中林子太密了,见不到阳光,生怕窜出个野生动物来。。。</p> <p class="ql-block">山梁是典型的高山草甸,草木茂盛,繁花似锦。我们在此开始休整、吃午饭。。。爱得瑟的继续得瑟!</p> <p class="ql-block">这是愚见大哥用无人机拍的几个视频,从中能看到就餐的环境美的不要不要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从右首密林爬上来的。</p> <p class="ql-block">山顶有三条路,去年我们是沿着右面的路走的,在山梁上走一段路程然后下切。这次我们是从挨坐着吃饭的我最近的这条路走的,这条路美的让我词穷,你去想象吧,最美的天路!</p> <p class="ql-block">无论走哪条路都很美!</p> <p class="ql-block">沿途鲜花相伴、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令人惊喜的是在山梁上刚走了没多远,又发现大片的风铃,多到难以想象。风铃这种植物怕热,可以想见此地的清凉。这里牛粪很多,说明这里的野草繁盛肥美,是牛儿们喜欢的地方,这里颇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我只顾拍花草们,不幸踩到了地雷——一滩牛粪。</p> <p class="ql-block">瞿麦。以前爬山偶有见到的瞿麦数量少且低矮,这里有很多且高大许多。</p> <p class="ql-block">我给瞿麦起的名字是“披头士”,因为它碎状的花朵太适合“披头散发”这个成语了。</p> <p class="ql-block">开得恣肆,个性十足。</p> <p class="ql-block">颇似刺儿菜,不知是不是?多的可以做插花。</p> <p class="ql-block">野韭菜、黄花菜多的想开饭店🏨</p> <p class="ql-block">山梁上遇到雷阵雨,刚穿上雨衣就脱掉了,善解人意的老天爷!</p> <p class="ql-block">远山如黛,如水墨画一般。</p> <p class="ql-block">走到这个有木质平台的这里,就该走步道下降了。。。</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多,我们陆续回到了大巴,一天的行程结束,全程八公里,用时六个小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