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刘秉荣</p> <p class="ql-block"> (六)“唯我彭大将军” </p> <p class="ql-block">9月11日,中共中央领导人随红3军到达甘南的俄界,与先到此的红1军会合并于当日再次致电张国焘,令其速率左路军北上。而张国焘再次拒绝了中共中央的命令。</p> <p class="ql-block">面对张国焘的分裂行径,中共中央于9月12日在俄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到会的有毛泽东、刘少奇、张闻天、王稼祥、博古、凯丰、邓发、叶剑英、林伯渠、李维汉、杨尚昆、彭德怀、聂荣臻、李德等20余人。由毛泽东报告了关于同张国焘的争议及今后的战略方针。毛泽东严肃地指明了张国焘、陈昌浩的机会主义、军阀主义、分裂主义的错误和危害。会上作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决定》。时彭德怀等人主张要开除张国焘的党籍。毛泽东说:“不可,目前红军中广大指战员尚不了解真相,如此则引起部队的混乱,这个决定也暂时发到中央委员一级。” </p><p class="ql-block">会议还同意彭德怀关于缩小部队编制的意见。彭在发言前,向毛泽东讲了自己的想法,他说现在1、3两军只剩下不足6000人了,而且有的连队也只剩空架子,为了充实战斗单位,准备继续战斗,部队须要缩编;为了保存干部,发展新区,也必须缩编。只有缩编,才能充实部队的建制。为此,他建议将红3军编入红1军。毛泽东听了彭德怀的建议后,对彭德怀从大局出发的态度很感动。他对彭说:“张国焘拉山头,背叛中央,要拉1、3军团南下,你却提出把3军团编入1军团。这是对张国焘最有力的批判。不过,3军团是你老彭从平江起义时建立的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突然撤销番号,3军团的指战员们恐怕不好理解,我也有些舍不得。”彭德怀说:“为了照顾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历史,必须保存1军团。”彭德怀又接着说:“红1军团是红军的一面光荣的战斗旗帜,把3军团编入1军团,3军团的同志是会理解的,思想工作由我去做。”毛泽东对彭的提议很赞赏。彭德怀还建议中央红军当神速进军西北,为了出奇制胜,不要打中央红军的旗号,把一方面军改为抗日先遣队陕甘支队,以此作为对外的名称,让敌人以为我们不过是一支游击队。张国焘分裂红军后,他一定会野心勃勃,必然自封为中央军委主席,宣称自己是中央红军总司令总政委,树大招风,风头由他出去。毛泽东听后点头说:“对,我们就叫抗日支队,叫蒋介石根本想不到我们原来就是中央红军主力部队。”毛泽东建议彭把他的意见在会议上提出来。这样,在俄界的会议上,彭德怀提出了缩编红军的建议,他说:“团不设营,每团4个步兵连,1个重机枪连。每连3个步兵排,1个轻机枪班。团以上不设师,直属军,军改为纵队。”</p> <p class="ql-block">会议采纳了彭德怀的建议,将北上的红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即北上抗日先遣队”,由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林彪任副司令员,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任副主任;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彭德怀、林彪组成的“五人团”,作为全军之最高领导核心;成立编制委员会,以李德为主任,叶剑英、邓发、蔡树藩、李维汉为委员,负责部队的编制工作。由于军事行动急促,改编没能进行,人马又继续北上。</p> <p class="ql-block">会后,毛泽东、林彪、聂荣臻率红1军主力经岗岭村折向达拉沟,向瓦藏寺(今旺藏寺)前进。彭德怀亦率军委纵队和红3军北上,于9月13日抵硗碛寺(今勾吉寺)和庶地(今次畦沟口),并宿于松林之中。9月14日,中共中央再次致电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令其服从中央北上,而张对中央电令置若罔闻,继续坚持其南下主张。并于是日22时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李富春:令红1、红3军南下。彭德怀遂复电于陈昌浩,称“后会有期”。 </p><p class="ql-block">尔后,彭德怀率军委纵队和红3军继续向瓦藏寺前进。红军从俄界启程后,即进入藏民聚居地区。彭德怀、李富春要求各部队遵守民族政策,但由于藏族上层反动分子的造谣和威胁,说红军是流窜过来的,已溃不成军,不堪一击;红军是来掠抢寺院的,见藏民就杀,就抢。因此,早在红军到来之前,藏族群众就实行坚壁清野,藏匿了粮食,赶着牛羊,逃离了村庄,躲进了树木蔽日的山林。红军来到藏区人地两生,语言不通,吃住都遇到极大的困难。</p> <p class="ql-block">从俄界到腊子口,是原始森林区。这里峰峦叠嶂,森林茂密,道路崎岖难行。特别是隘关栈道,行军更是艰难。由于地形的限制,这些栈道都是修筑在河岸上和危崖上,且只能容一人通过。行人走在上边,心惊胆战,稍有不慎,失脚后便无法救援。藏族上层中的反动分子为迟滞红军的行动,早在红军到来前,就拆掉了栈道上的木板。为修整栈道,行军速度非常缓慢。</p><p class="ql-block"> 9月16日,彭德怀率红3军和军委纵队由崔古仓向腊子口前进,路过一片原始森林时,忽然大雾迷蒙,暴雨如注。指战员们冒雨前进。入夜后天气漆黑一团,人马咫尺亦不能辨认,结果迷失了方向。指战员们只好在森林的泥水里一直坐到天亮。</p> <p class="ql-block">这时,天险腊子口摆在了红军面前。腊子口位于岷县以南(今迭部县东北)的迭山,属岷山的山脉,是川西北进入甘肃内地的唯一的通道,为甘肃南部的天然屏障。其地势是由东西两座陡峭入云的山崖对峙而形成的一条长约30米、宽仅8米、高达约500米的刀劈斧斫般的隘口,敌军鲁大昌部凭险而守。</p><p class="ql-block"> 当日24时,毛泽东、林彪、聂荣臻就夺取腊子口的部署致电彭德怀,次日,红4团一举夺取天险腊子口。</p><p class="ql-block"> 9月18日,毛泽东等到达哈达铺。彭德怀率军委纵队和红3军于第二天抵达。尔后,彭德怀、李富春、林彪、聂荣臻致电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称:“我们执行中央正确路线,连日击溃鲁大昌师,缴获甚多,于昨17日占领距岷州哈达铺各30里之大草滩、占扎路、高楼庄一带,前锋迫击岷州城,敌人恐慌之甚;此地物质丰富,民众汉回各半,十分热烈的拥护红军,3个半月来脱离群众的痛苦现在改变了;请你们立即继续北进,大举消灭敌人,争取千百万群众,创造陕甘宁苏区,实现中央战略方针。”</p> <p class="ql-block">9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哈达铺的关帝庙里召开了常委会,彭德怀参加了会议。毛泽东作了形势和红军整编问题的报告。毛泽东感慨地说:“同志们,今天是9月20日,再过几天是阳历10月,自从去年我们离开瑞金,过了于都河,至今快1年了。1年来,我们走了2万多里路,渡过了千难万险,过了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西康、四川,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过了腊子口,现在坐在哈达铺的关帝庙里,安安逸逸地开会了。这本身就是个伟大的胜利!”毛泽东说到此时,会场上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毛泽东又说:“目前,我们的人是少一点,只有七八千人。大家不要悲观,我们现在比起1929年初红军上井冈山时的人数还多哩。”说到此,毛泽东大声说:“同志们,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会场上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p><p class="ql-block"> 为适应新的形势,中央决定部队改编,依据俄界会议决定,正式组成“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由毛泽东兼任政治委员,彭德怀任司令员,林彪任副司令员,叶剑英任参谋长,张云逸任副参谋长,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任副主任。下辖3个纵队。红1军改编为第1纵队,红3军改编为第2纵队,军委直属部队改编为第3纵队。林彪兼第1纵队司令员,聂荣臻为政治委员;彭德怀兼第2纵队任司令员,李富春为政治委员;叶剑英兼第3纵队司令员,邓发为政治委员。</p> <p class="ql-block">为了使红3军指战员对改编有正确的认识,彭德怀召开了军团的干部会议,会上,他讲了整编的意义。并要求大家从大局出发。果然,3军团的一些同志对3军团番号的取消怀有惋惜之情。彭德怀听后说:“我和大家一样。对红3军团是有很深的感情的,我们的红3军团的旗帜是无数烈士鲜血染成的。红1军团和红3军团都是红军,把红3军团编入红1军团是革命的需要,我们绝对不能像张国焘那样争个人兵权,把英雄的四方面军,当作为向党、向人民争权争地位实现个人野心的工具。” </p><p class="ql-block">但是到了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有人把红3军团的这次整编也说成是彭德怀的阴谋。彭德怀对此回忆说:“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为了照顾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历史,必须保存1军团。我提议部队进行缩编,取消3军团,充实1军团,中央同意了这一建议,我坚决执行了缩编计划,这些难道不是事实吗?难道这些事实也是‘只顾个人小局而不顾党的大局’吗?难道这也是‘伪装’或‘阴谋’所能解释得了的吗?” </p><p class="ql-block">在哈达铺期间,毛泽东从国民党的报纸上了解到陕北有相当大的一片苏区和相当数量的红军,于是,决定陕甘支队开赴陕北。</p> <p class="ql-block">当下,毛泽东主持召开了红军陕甘支队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行动方针与任务的报告,指出:民族的危机在一天天加深,我们必须继续行动,完成北上抗日的原定计划。首先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从现地到刘志丹创建的陕北革命根据地不过七八百里的路程。大家要振奋精神,继续北上。 </p><p class="ql-block"> 9月23日,中共中央机关和陕甘支队从哈达铺出发,第1纵队在前,第2、第3纵队跟进。虽然部队生活得到了改善,但是部队穿戴还是五花八样。9月26日,彭德怀率陕甘支队突破渭河封锁线,进抵榜罗镇。榜罗镇是通渭县南部的一个集镇,居住着几百户人家。在这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常委会议,彭德怀参加了会议。会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进一步研究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问题,正式决定改变俄界会议关于到靠近苏联边界的地方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按照在哈达铺就已经确定的行动方针,到陕北去会合红25、红26军,建立革命根据地。 </p><p class="ql-block"> 9月29日拂晓,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陕甘支队从榜罗镇出发,向通渭前进。时通渭城有国民党军1个团守卫,准备堵截红军,他们见红军势大,无法抵挡,稍一接触即弃城而逃。红军遂占了通渭城。 </p> <p class="ql-block">10月6日,毛泽东、林彪、聂荣臻率第1纵队到达了甘肃省的张易铺。在这里,毛泽东、林彪、聂荣臻致电彭德怀、彭雪枫、李富春,部署了陕甘支队近期行动,指出:要从固原、镇原之间向环县方向转进,选择适当时机、地点与追敌作战。并要彭德怀率队7日由马莲川经张易铺同毛泽东等一起向青石咀东进。 </p><p class="ql-block">次日,毛泽东等从张易铺出发,继续北上,跨过了西(安)兰(州)公路,翻越六盘山。在这里消灭了东北军的2个骑兵连。</p><p class="ql-block"> 10月13日,陕甘支队到达环县苗家庄、真家湾一带宿营。当日下午3时,毛泽东致电彭德怀:“1纵队明(14)日拟经河连湾到洪德城及其以东地区宿营。2、3纵队明日应经河连湾南端进至洪德城东南地区宿营。据12日由环县来人称,环县有敌35师两团,曲子镇有敌多少不明。该日晨环县尚未到骑兵,但昨今两日骑6师有到达可能。追我之敌今日可能到毛家川、连家川之线。明日我军到达及通过洪德城、环县之线,须准备与可能来之骑兵作战。敌小则消灭之,敌大则钳制之,而从其间隙乘夜通过该线。”次日,陕甘支队到环县河连湾、洪德城时,毛泽东又致电彭德怀:“2、3纵队必须乘夜通过洪德城、环县之线,明日到耿家湾(不含)以南地区宿营,后日与1纵队取平行路东进。” </p><p class="ql-block">10月16日,陕甘支队第1纵队到达木瓜城一带宿营。</p> <p class="ql-block">10月19日,陕北飘起了第一场纷纷扬扬的雪花,陕甘支队第1纵队指战员迎着飞雪到了吴起镇。当时百姓因不知来了什么队伍,都跑散了。红军指战员看到破旧的墙上随时可见的“打土豪、分田地”、“中国共产党万岁”等标语,分外亲切。特别是一间窑洞门口挂着“赤安县第六区苏维埃政府”的牌子,知道这里是苏区无疑了。当天,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等在镇上宗湾子关帝庙后的油房院住下。当毛泽东等到吴起镇后,彭德怀也率第2、第3纵队到达了该地区的王畔子村。</p> <p class="ql-block">至此,中央红军经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走过了11个省,终于找到了落脚点。第二天,彭德怀赶到了吴起镇,和毛泽东一起研究了敌情。</p> <p class="ql-block">这时,东北军和马鸿宾的3个团的骑兵来犯,毛泽东立即命令彭德怀打退追兵,不要把敌军带进根据地。于是,彭德怀指挥人马奋起迎战,在吴起镇西南的胜利山上,将马鸿宾的第35师骑兵团打了个措手不及,纷纷溃逃。而东北军白凤翔部又来侵犯,其骑兵先头团又被红军打垮,掉头逃命。接着,彭德怀又指挥人马把东北军另外3个团也同时击溃。如此,使得敌军追击人马在一段时间内不敢再侵扰。毛泽东很兴奋地赠诗彭德怀:“山高路险沟深,骑兵任你纵横。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p> <p class="ql-block">彭德怀看到毛泽东写给他的这首诗后,即将末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然后将诗还送了毛泽东。彭德怀对此回忆说:“有人说在1935年党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以后,彭德怀在大部分时期仍然反对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并且在党内、军队内进行分裂活动,这些莫须有的罪名,究竟有什么事实作根据呢?是完全没有事实作根据的。相反,在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击败追敌骑兵后,承毛泽东同志给予夸奖:‘山高路远沟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我把最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将原诗退还毛主席了。从这诗中也可以看出,我们之间不仅没有什么隔阂,还表现了相互信赖。” </p><p class="ql-block">当中央红军刚到陕北,10月1日,由刘志丹指挥的陕北红26军和徐海东指挥的鄂豫皖的红25军组成的红15军团,一举消灭了东北军王以哲的第67军、何立中的110师大部,何立中受重伤而死。10月25日,红15军团又在榆林桥将东北军的615团包围聚歼,团长高福源被俘。与此同时,东北军129师参谋长张文清率兵驻守的甘泉城被红军包围,红15军团以接连的胜利迎接中央红军的到来。10月30日,毛泽东、张闻天、彭德怀率陕甘支队离开吴起镇,向下寺湾前进。11月7日到达了甘泉道佐铺红15军团司令部。这时,徐海东从前线赶来,大家见面,那种高兴之情,难以言表。毛泽东听了徐海东的汇报后,指示徐海东,先按红15军团的部署,打下张村驿,再考虑下一步的行动。当晚,徐海东赶回前方,指挥部队一举攻克张村驿,歼敌军300余人。接着又扫除了张村驿附近的白色据点,缴获大批粮食。张村驿战斗之后,红15军团在富县西北与中央红军会师。</p> <p class="ql-block">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彭德怀出席在延安举行的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这是六中全会主席团成员合影。前排左起:康生、毛泽东、王稼祥、朱德、项英、王明。后排左起:陈云、博古、彭德怀、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1月3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决定成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任命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彭德怀、林彪、徐海东、程子华、郭洪涛、聂洪钧为委员,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统一指挥作战。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恢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的番号,下辖两个军团,原第1、第3军团编成第1军团,第15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红一方面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叶剑英任参谋长,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全军共1.1万多人。在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时,彭德怀仍然提出为保留井冈山的旗帜取消红3军团建制的意见,将原红3军团列入红1军团序列,将红10团、红11团、红12团编为红4师,红13团编入红1师。</p> <p class="ql-block">直罗镇战役于11月20日打响,彭德怀协助毛泽东指挥了此役,将东北军第109师和106师的各1个团全歼,此役的胜利,使红军打破了敌军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为中共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一个奠基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全文刊载完,谢谢您的关注阅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刘秉荣,天津宝坻人,1965年入伍,同年12月入党。先后在某军炮团、军政治部、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武警部队政治部宣传部任记者、编辑、主编、文艺创作室主任。总参《贺龙传》编写组成员,国家一级作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6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中国工农红军全传》《八路军新四军全传》《红一方面军纪实》《红二方面军纪实》《红四方面军纪实》《贺龙全传》《彭德怀传奇》《朱声达将军传》《唐子安将军传》《红海忠魂》《魂飘重霄九》《西路军魂》《国民政府秘史》《北伐青史》《辛亥革命秘史》《天变》《杨三姐告状》《洪湖血浪》《刘家友传》《新编拍案惊奇》《菜刀记》《东方武警》《南疆擒魔》《英雄赞歌》《尘烟滚滚唱英雄》《共和之殇》《新军阀大战》《洪湖曲》《屹立》《善书》等70余部著作,在报刊发表作品数百篇,总字数5000余万。《贺龙元帅》获全军第五届图书奖,《贺龙全传》获全国长书金奖等奖。其中《中国工农红军全传》、《八路军新四军全传》、《贺龙传》等53部3878万字是红色经典著作,2023年8月经“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审核向其颁发了“个人创作出版红色经典主题著作字数之最(累计)——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证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文提供:刘秉荣</p><p class="ql-block">编 辑:李国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