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点燃火焰,而非灌输知识。” ——苏格拉底 今天是2025年六月七日,也是高考的第一天,胡老师作为班主任,去送他的第一届学生高考。<div><div><br></div></div> 天空灰蒙蒙的,下着大雨,家长早早带着孩子来到了考点,胡老师也在这里开始了他的工作。 胡老师 查看工作有关信息 胡老师在检查自己学生的签到情况 分发为学生准备的香囊<div><br></div> 之前看过有人这么形容高考“高考如一座桥梁,,现在的孩子们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场人生的大考决定了我们未来人生的走向,意义十分的重大。<br><br> 但是在高考前,胡老师给他的学生们说,人生的容错率大到他们难以想象,九年前,他参加了他的第一次高考,七年前,已经在中南大学读到大三的他选择重新高考,最终考入了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 工作后的照片 和学生拍的毕业照 在考场外等待时,胡老师表达了他对于教育的一些看法<div>”教育从来不是看分数是多少,孩子考的怎么样,重要的是让孩子对人生有感悟,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自己改称为什么样的人。他们才十八岁,未来的路还有很长,我自己经历过。近几年来,有很多志愿填报的机构在向家长贩卖着一种焦虑。不可否认,高考确实是改变人生的最公平的路,但是人生的路的宽度与广度远超我们的预期。“</div> "现在很多家长都很看重孩子的学习,其实作为老师吧,我们可能更加希望孩子们能够心理健康,成绩只要能够达到让他们自己在将来回想起来能够满意就行。我个人来说就希望孩子们在生活中能够拥有一些自己的爱好。我之前问过很多孩子,高中毕业了想要学什么,那些有自己的爱好的和目标的和其他孩子来对比的话,回答有很大的区别。而且哪怕说未来他不选择从事这一行,有个爱好作为纽带,可以认识许多特别纯粹的朋友。我个人就很喜欢相声。“ 就在下午考完数学后,我以为胡老师会回家早早休息,但是令我意外的是,他回到了自己大学母校,陕西师范大学,参加学校相声社的活动。 其实我能够遇到胡老师,也是通过相声。<div><br></div><div>我的班主任刘思远老师,他们两个是学校的同事,都喜欢相声,平时在教学的时候,偶尔也会给学生们讲一下,将相声与知识点相融合,达到加深记忆的作用。</div><div>通过刘老师介绍,我才去跟拍胡老师高考送考<br><div><br></div></div> 胡老师在学校参加活动 相声演出 和刘老师一起演出 胡老师和刘老师的合照 <div>相声演出结束之后,胡老师说“未来我们班上也会有去陕西师范大学读书的学生,那个时候,我们不光是师生,也是师兄和师弟师妹。”</div> “我感觉这特别像一种师道的传承,我们原来是老师,毕业后,我们是朋友,工作后,我们又是前辈和晚辈,而同样的,我的学生,也会是别人的老师,朋友,和晚辈。“<div><br></div><div>”我们家从我太爷爷开始就是当老师的,最早太爷爷在村子里教私塾,爷爷后来在村里教书,再后来爸爸进教书,和教书的妈妈结婚,现在我和我老婆也在教书。我们家在老家那边,谁提起姓胡的一家都得夸一句有福之家,我们村好多家,从爷爷到孙子,都当过我们家家人的学生。“</div><div><br></div><div>”说实话,这行其实挺辛苦的,现在的孩子和我们那时候很不一样了。但是我一看见孩子们我就高兴,就感觉我一直年轻,带班带了三年了,孩子们身上不光有我当年的影子,还有我原来同学的,我希望他们能好。“</div> 刘老师,胡老师,和我的同学徐周驰恒预备老师的合影。 胡老师和他的同学的的合影,他们有本科在读的,有研究生在读的,有留在陕师大任教的。其中右二是和我在一个中学的学长,我在初二的时候听过他讲相声,现在六年过去了,再一次见到他,听他讲相声时,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初中的语文老师。学长声音变得更加厚实,也不见了当年的稚气,多了些稳重。 陕西师范大学相声社的同学们,好几位我的高中同学,将来,他们也会成为老师。 未来的某一天,他们还会像这样一起合影留念,但是那个时候,这些大学生有的已经走上了工作的岗位,开始培养别的学生,也会有新的人加入。教育就像点燃火焰,像是一个周而复始传承的过程,在这期间,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加入到教师队伍中。 我的同学向我展示着她拍的拍立得,原来高中她就特别喜欢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