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炎炎夏日,暑气正盛。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呆在家里空调房或是出去游历世界。但有这么一群初中语文教师,从祖国的四面八方相聚蓉城,参加名师优课———2025年“教师核心能力深度训练营余映潮班的培训”活动。</p><p class="ql-block"> 7月16日早晨8:10,150多名教师与余老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8点30分,来自乌鲁木齐市的映潮班班主任康金娥老师主持了开班典礼仪式。康老师隆重地向全体学员老师介绍了全国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p> <p class="ql-block">随后,全体老师起立,在庄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入班宣誓仪式。</p> <p class="ql-block"> 接着,康老师经过与学员沟通交流后决定了班干部与小组长人选,并且告知了“优秀班干部”“学习标兵”“优秀学员”评选办法,得到所有老师的支持与肯定。</p> <p class="ql-block"> 8:30分,余老师开始了今天上午的第一场讲座,题目是《优秀语文教师的专业追求》</p> <p class="ql-block"> 《优秀语文教师的专业追求》报告中,余老师字字珠玑。"优秀教师是在自设的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句话如警钟长鸣——原来专业成长从不是被动等待,而是主动与自我较劲:在教学与教研的自我训练中打磨能力,以"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定力深耕课堂。</p> <p class="ql-block">余老师讲道:教学需克制弱点、不懈努力,理念与技术上,零碎提问易耗时降效,要减少碎问、优化设计,借多层朗读等推进教学。科学简明教学理念是基石,要关注语言学用、技能训练等多方面,明确教学标高,精准把优秀教师在“艰苦环境”中成长,教学与教研能力的自我训练至关重要,高效课堂教学是研究重点,长期订阅学科专业杂志是进修良策握重难点,反思课堂“八个关注”。</p> <p class="ql-block"> 余老师讲到成为优秀语文老师的八个建议,成为我们所有人奋斗的目标。从"科学简明的教学理念"到"辩证思考的敏锐观察",既指明了方向,更揭示了"大道至简"的教育本质。尤其"克制弱点的不懈努力"一句,让我反思平日课堂中是否纵容了"碎问成堆"的低效行为,顿生警醒。</p><p class="ql-block"> “做优秀的语文教师,是一种美好的奋斗目标,也许要用毕生的教学经历去实现。”当余映潮老师这沉甸甸的话语落入耳中,如重锤击心。</p> <p class="ql-block"> 讲座结束后,余老师紧接着趁热打铁,亲自示范了一堂课《大自然的语言》</p> <p class="ql-block"> 余老师以“板块式教学”串联课堂:速读环节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梳理文章脉络;略读6-10段时,借“首先”“第二”等词理清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提炼出设问引领、例证丰富等特点;精读第一段则聚焦四字词语、层次划分和段落作用,将现象到规律的逻辑顺序讲得透彻,也将考点“首段的作用”自然而然融入到了课堂。</p><p class="ql-block">这种设计既让学生把握整体,又深入细节,流程流畅且高效。</p> <p class="ql-block"> 余老师亲授的《大自然的语言》示范课,更让我们见识了"润物细无声"的板块式教学艺术。将能力训练与语言学习自然融合,在解析第一段时,既点出四字短语的韵律之美,又引导学生领悟"春夏秋冬"的写作逻辑,更以"层次划分""逻辑顺序"的探究,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触摸思维的温度。这种教学,打破了我们对"知识传授"的固有认知——原来语文课堂可以如此优雅而高效,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自然生长能力。</p> <p class="ql-block"> 示范课讲完,余老师又开始了第二场讲座《高效教学的关键技能之一:利用课文教学资源》</p> <p class="ql-block"> 余老师的每次讲座和示范课之后,康老师的点评,引导老师们深入理解余老师“板块式”教学艺术对教材处理的高度与深度。</p> <p class="ql-block"> 这场讲座,则如一把钥匙,打开了新课标落地的实践之门。"学习任务""实践活动"八个字,道破了课堂高效的核心:让学生在具体任务中动起来,听说读写思的能力便会在课文资源的浸润中自然养成。余老师以《春》《孤独之旅》等课文为例,演示如何从文本中提取教学资源,让我们明白"教材不是教本,而是学本",教师的智慧正在于将课文转化为学生可感、可做、可悟的实践载体。</p> <p class="ql-block">下午2:00整,学员观摩课《荷叶.母亲》</p><p class="ql-block"> 湖北 童丽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童老师的“板块式”教学设计很有特色,有自己的创意。她入课及时,前期的铺垫很到位,让学生齐都课型特点、作家作品风格并即时将重点知识批注在书上,稳扎稳打。又通过美文美读,自己范读并确定感情基调,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朗读支架(梯子),学生在多次的朗读中渐入佳境。其次让学生微写美文,童老师给出写作思路,学生自然的写出了一篇篇别样的文章。学完课文后,童老师拓展延伸,让学生自创小诗,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想象。</p> <p class="ql-block">学员观摩课《荷叶.母亲》</p><p class="ql-block">新疆 黄羽馨</p> <p class="ql-block"> 黄老师上课先从题目入手,点出了荷叶与母亲的联系,顺势介绍作家作品、背景、文体知识,提示学生将重点批注在书上。接着,以话题方式,让学生自由朗读填写表格,第一次小结。随后,又以表现手法为突破口,让学生赏析文中优美词句且做批注,同桌合作,一人朗读,一人赏析,做第二次小结。最后,让学生仿写,黄老师给出范例这把梯子,学生乘梯而上,进入高阶,做第三次小结,这种板块式的设计,也符合学生一课一得的学习要求,这点值得表扬。</p> <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做课结束,余老师即席评课。余老师评课说的第一句话是:评课首先讲“教学理念”,每一堂课的教学理念是什么,先要弄清楚。其次余老师讲到高效的阅读教学要具备的多项要求。</p><p class="ql-block"> 我们以往评课总囿于"优点缺点"的表层,而余老师却以"先备课再评课"的专业姿态,从好的教学理念、教程观察,教学评述,还要有新的教学创意等维度深入剖析,让我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评课!</p><p class="ql-block">余老师强调“面向全体,省时高效”才是课堂真谛。这彻底颠覆了我们对“热闹课堂”的执念。他揭示的“碎问成堆”这一课堂顽疾,正是我们教学效率低下的症结所在——匆忙推进进程,吝于给予学生实践时间。而“人人参与,受益面最大,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的朴素真理,更如清泉涤荡迷雾:教学之“优”,不在于教师展示的深度,而在于学生参与的广度与习得的厚度。</p> <p class="ql-block">余老师高龄而神采奕奕的身影,边听边记、思维如电的功力,以及“不知商城门朝哪开”的纯粹专注,这是教育家精神的灵魂闪耀——以超强的专业能力与敬业精神,将毕生光阴熔铸于教研圣坛。这映照出我的渺小,也点燃了内在的渴望:成长为一个更优秀的语文老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余老师的师者之道,将成为我们今后教学路上永恒的灯塔——指引我们以更深的定力、更真的热爱,在语言深处耕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望一日学习,余老师以七十八岁高龄全程激情授课,更让我们明白:优秀教师的"优秀",从来不只是技巧的精湛,更是人格的丰盈与对教育的赤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感恩这场相遇,让我们在教育的征途上,遇见更清晰的自己。</p><p class="ql-block">感恩各位老师的砥砺前行!感恩名师优课团队的辛勤付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