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七月十二日清晨自济南驾车出发,午后抵达烟台,与儿子同游国家5A级旅游蓬莱阁与八仙过海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蓬莱阁,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迎宾路7号蓬莱水城景区内,地处丹崖山上,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历代屡加修葺,没有经过重建,至今历经964年仍保持北宋原貌。(视频来源网络)蓬莱阁是由白云宫三清殿、吕祖殿、苏公祠、天后宫、龙王宫、蓬莱阁主体建筑、弥陀寺等几组不同的祠庙殿堂、楼阁、亭坊组成的建筑群体,统称为蓬莱阁, 总占地面积32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96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铁宝在山东为官的时候书写下了“蓬莱阁”这三个字。</p><p class="ql-block">蓬莱阁自古有“人间仙境”之美誉,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北武汉黄鹤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江北第一阁”。</p> <p class="ql-block">蓬莱阁一层有《八仙过海》的浮雕,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烟台气温宜人,26℃的凉爽微风拂面,更添几分惬意。</p> <p class="ql-block">此地素有“人间仙境”之称,传说中八仙渡海之地便在此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踏入景区,一座刻有“八仙过海”的石牌坊巍然矗立,雕工精美,象征着进入这片神话之地的门户。</span></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八仙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据传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受邀参加蓬莱仙岛盛会,归途经东海时,吕洞宾提议不用舟船,各凭法器渡海。八仙分别以暗八仙法器:杖、花篮、扇子等宝物横渡东海,途中因蓝采和的花篮被龙王之子抢夺引发冲突,最终八仙合力击败龙王,在观音调解下平息纷争,成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历经数百年流传的民间故事中,塑造的八仙群体各自的身份反映了传统社会的完整阶层群体,有男女老少代表,有贫富贵贱美丑的代表,通过人物身份和过海八样法器(称“暗八仙”:宝剑,葫芦,花籃,漁阳筒子,芭蕉扇,莲蓬荷花,云板坂,洞箫)的多样性,构建了中国传统社会修道不问出身,“众生皆可修道”的平等理念。他们虽然出身各异,境遇不同,但在遇到对手龙王阻挡发生冲突时,他们团结协作大败龙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故事,体现了“多元协作,和而不同”的传统处世哲学,人物贴近民众生活,民间故事成了具有传播力的道教文化载体。</p> <p class="ql-block">“八仙过海”的传说起源于唐、宋、元时期的民间故事和文人记载,在明朝通过《东游记》等文献定型,属于集体创作的神话传说,而非某个人在特定时间“发明”的作品。“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作为成语,也随故事流传逐渐成为人们的常用语!</p> <p class="ql-block">穿行景区中,仿佛穿越千年,耳边似乎响起铁拐李、吕洞宾等八位仙人踏浪而行的传说。沿途可见多块介绍八仙祠的牌匾与石碑,文字间流露出浓厚的道教文化气息,让人不禁驻足细读。</p> <p class="ql-block">八仙过海景区</p> <p class="ql-block">传说的八仙过海处。</p> <p class="ql-block">站在栏杆旁远眺,只见帆影点点,涛声轻拍礁石,恍若置身画中。古塔静静伫立于海岸线尽头,诉说着古老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神话传说。</p> <p class="ql-block">远处碧海蓝天相接,海市蜃楼最佳观景点的标牌静立古城墙边,继续前行,来到海边观景点。</p> <p class="ql-block">八仙过海雕塑,八仙手拿各自神器,神态自若,刻画得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看到网上这位游客制作的蓬莱阁景区参观游览视频,非常详细的介绍了景区的古建筑群及其历史故事。借用来作为蓬莱阁景区游美篇的总结。</p> <p class="ql-block">此次旅程虽短,父子同行,共赏山海奇景,聆听仙道传说,在这“人间天堂”,留下了一段温馨且难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夜幕将至,离开蓬莱阁建筑群,回望那飞檐翘角在夕阳下熠熠生辉的数百年宫殿,心中满是对古建筑艺人的敬仰。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古阁,曾吸引无数文人墨客登临赋诗,如今依旧庄严矗立,见证着数百年的历史沧桑。</p>